-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26第一财经网
260界面新闻
【#六个字带你读懂5.4%#】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稳” “进”“高”“新”“好”“活”六个关键字,带你读懂一季度经济形势↓↓
【#六个字带你读懂5.4%#】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稳” “进”“高”“新”“好”“活”六个关键字,带你读懂一季度经济形势↓↓
127第一财经网
界面
24界面新闻
【工信部: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925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75.9%,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2.18亿户。#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5G#
【工信部: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925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75.9%,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2.18亿户。#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5G#
739界面新闻
【#3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环比上涨#】#3月70城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3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环比上涨#】#3月70城房价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住房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2%。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
30界面新闻
国家统计局网站
25第一财经网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 [给力]通过流程前置,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给力] “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大幅压缩; [给力]市场多元,企业乘“一带一路”东风出海… [加油]政企合力稳订单、拓市场,中国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 [给力]通过流程前置,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给力] “小单快反”模式,将交货周期大幅压缩; [给力]市场多元,企业乘“一带一路”东风出海… [加油]政企合力稳订单、拓市场,中国外贸一季度平稳开局↓↓
281新浪新闻综合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超10万亿元##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今天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比提升到56.8%。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保持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
【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超10万亿元##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今天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较快增长,在压力下展现强劲韧性。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比提升到56.8%。民营企业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创历史同期新高,规模接近1万亿元,保持最大进出口主体地位。
1316新京报
证券时报e公司
媒体滚动
【#我国外汇储备达32407亿美元#】#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央行黄金储备达7370万盎司#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天发布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16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黄金储备方面,数据显示,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2月末的7361万盎司增加9万盎司。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 展望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北京日报记者 潘福达)
【#我国外汇储备达32407亿美元#】#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央行黄金储备达7370万盎司#4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 国家外汇管理局昨天发布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16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黄金储备方面,数据显示,3月末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2月末的7361万盎司增加9万盎司。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连续5个月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 展望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北京日报记者 潘福达)
第一财经网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63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33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420元,增长2.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8元,增长1.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595元,增长2.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8%;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17元,增长9.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4%;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044元,增长10.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23元,增长13.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7%;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48元,增长3.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4%;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36元,增长9.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统计局)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63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33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420元,增长2.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8元,增长1.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595元,增长2.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0.8%;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17元,增长9.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4%;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044元,增长10.4%,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823元,增长13.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7%;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48元,增长3.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4%;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36元,增长9.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统计局)
界面新闻
北京日报
【新华鲜报丨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反映着实体经济的需求。 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主要金融数据,首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一个个数据展现着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机构也深挖支持实体经济的潜力,带动信贷加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上行。 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在金融体系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的资金需求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消费市场亮点涌现,这些都体现为实实在在的需求。 金融“活水”浇灌到了哪里? 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这意味着八成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了企业。从贷款期限来看,六成以上是中长期贷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融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看,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仍保持在10%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20%,一些资金需求旺盛的领域活力凸显。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消费贷款增势向好。截至2月末,工商银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9亿元。 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显效,房地产市场交易和社会信心出现积极变化,部分城市回暖态势比较明显。 这也从金融领域得到印证,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快。“有的分行3月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体翻了一番,提前还款现象已有明显减少。”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说。 贷款利率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影响着个人的贷款负担。一季度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助力企业和居民“轻装上阵”。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3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专家表示,在金融助力下,“两重”“两新”政策对需求拉动效果持续显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序实施,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实现突破……从“活水”到活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添动力。 下阶段金融将如何发力? “金融部门正多方施策、加大协同,深挖国内有效需求,稳固支持力度。”温彬表示,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稳步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不断增强,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月底,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多家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打好政策“组合拳”,为国有大行补资本,能够增厚银行资本安全垫,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第一季度例会提出,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新华鲜报丨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金融“活水”激发经济活力】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反映着实体经济的需求。 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主要金融数据,首季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15万亿元、新增贷款9.78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一个个数据展现着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也折射出实体经济需求持续回暖。 今年以来,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机构也深挖支持实体经济的潜力,带动信贷加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有所上行。 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为5.89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在金融体系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企业、居民的资金需求出现了更多积极变化。”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消费市场亮点涌现,这些都体现为实实在在的需求。 金融“活水”浇灌到了哪里? 数据显示,一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6万亿元,这意味着八成以上的新增贷款投向了企业。从贷款期限来看,六成以上是中长期贷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融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看,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仍保持在10%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20%,一些资金需求旺盛的领域活力凸显。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9.3%,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与此同时,金融系统积极助力提振消费,消费贷款增势向好。截至2月末,工商银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9亿元。 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持续落地显效,房地产市场交易和社会信心出现积极变化,部分城市回暖态势比较明显。 这也从金融领域得到印证,一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快。“有的分行3月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体翻了一番,提前还款现象已有明显减少。”一家国有大行相关人士说。 贷款利率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影响着个人的贷款负担。一季度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助力企业和居民“轻装上阵”。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3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专家表示,在金融助力下,“两重”“两新”政策对需求拉动效果持续显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有序实施,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实现突破……从“活水”到活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为中国经济发展添动力。 下阶段金融将如何发力? “金融部门正多方施策、加大协同,深挖国内有效需求,稳固支持力度。”温彬表示,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稳步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不断增强,我国宏观政策还有空间和余力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月底,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将发行首批特别国债5000亿元,积极支持多家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打好政策“组合拳”,为国有大行补资本,能够增厚银行资本安全垫,同时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预计未来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的第一季度例会提出,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金融界网站
一财网
环球网
海关总署: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
海关总署: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是49.9%,高于去年四季度,也高于去年同期
市场投研资讯
东南网
兴业研究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