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正在参与本话题

《红楼梦》剧组三十年聚会 “这可能是剧组最后一次聚会了。”

6月17日,87版《红楼梦》三十年后再聚首的活动将在北京举行。主办方邀请了包括导演、主要演员在内的百余位台前幕后的主创重聚,追忆当初的青葱岁月。 活动的主要负责人红楼宝玉文化传媒总经理艾兰透露,“2017年是87年30年聚首。这可能是剧组最后一次聚会了。” 艾兰猜测,或许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次超过百人的大聚会,是多年来聚的最齐的一次,“80年代的剧组中间,红楼梦是唯一一个会定期聚会的剧组。他们自称同学,就像一个大学校一样,但依然会有很多人销声匿迹,再也找不到了。” 图为 《红楼梦》元、迎、探、惜,四春30年首次同框。
查看全文
《红楼梦》剧组三十年聚会  “这可能是剧组最后一次聚会了。”

你认为87版的红楼梦是经典,且不可超越吗?

赞同
红学专家打磨剧本,演员学习原著,音乐美妙绝伦,筹备到播出耗时四年,整个剧组真诚用心,是经典之作。
反对
现在来看,这部剧事无巨细,人物缺少铺垫,剪辑也比较松散,很多演员台词不行,都是后期配音,谈不上“不可超越”。

87《红楼梦》:再难复制,也被神化

韩松落
杨洁导演去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她,称赞电视剧《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在这众多赞美《西游记》的微博中,有一条来自知名媒体人的格外触目:《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电视剧里拍得最好的,人物性格鲜明饱满,情感浓厚。 不知发布这条微博的媒体人,有没有遭到电视剧《红楼梦》粉丝的围攻,但这条微博,的确让我认真思考了两部名著电视剧的差异。差异的确有,而且非常大。 如果把《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红楼梦》一定是远超《西游记》的,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的确高超,另一方面,中国人一向重历史,重写实,瞧不起幻想奇想,把后者列为“怪、力、乱、神”,而《西游记》恰巧就是“怪、力、乱、神”。这种地位,势必影响到两部书的各种待遇,在两部书被影像化的时候,这种待遇就显得格外明显。 1980年代,央视确定要拍《红楼梦》电视剧之后,随即成立了高标准的剧组,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担任编剧和顾问,演员从全国进行选拔,服化道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精英,演员人选初步确定之后,就对他们进行封闭式训练,从表演、仪态、文化修养各方面进行培训,并邀请大学者给他们讲课。为了更好地体现原著风貌,还在河北修建了一座大观园。这种拍摄方式,当时罕见,此后也不大可能重现。 而《西游记》的待遇就惨淡了许多,拍摄经费紧张,演员拿着很低的片酬,还曾差点因为经费原因中断拍摄,剧组只有一部摄像机,后期特效制作设备非常简陋,买了特效制作机器,却买不起配套的软件,特效都是土法上马,就连吊威亚技术,都是杨洁导演到香港去现学的,以至于在拍摄过程中常常出问题,让演员受伤。即便这样,剧组的主管单位,仍然怀疑剧组是借拍电视剧之机游山玩水,曾经去剧组进行调查。 差异于是出现了。这差异不是出现在剧组的待遇上,而是出在一个更为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创作这件事,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劳动,在创作中,需要民主,但更需要集中,需要独断专行,需要杀伐决断,独立创作比集体创作,更容易发挥创作智慧,个人风格,即便有偏差,但一定更具特色。 但《红楼梦》作为地位超高的经典,却没能免于集体决定和集体创作。它万众瞩目,它投入巨大的资金,它也就必须更慎重,听从更多人的意见,它所依据的稿本,是集体决定的,演员是集体决定的,剧情和台词,是由编剧执笔集体商议决定的,必须一字一句都有出处,一颦一笑都有来历。 而《西游记》的瞩目程度没有这么高,编剧和导演反而有了更多的自由,加上它本来就是神话剧,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于是,电视剧《西游记》里,出现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都经过大幅度的改写,例如,原著中唐僧和孙悟空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电视剧中,他们却师徒情深,师徒情成了取经故事的一条副线,给整个故事带来更多情感力度。更别提那些花妖狐媚、狂魔神鬼,都是有很大发挥余地的。所以,电视剧《西游记》,在塑造人物上,的确更成功,故事更饱满,对白更精炼,在很多地方,升华了原著,符合时代精神。 电视剧《红楼梦》却太慎重了,慎重到沉重。它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它太想反映时代了,太想呈现深邃的世界观了,于是采用了事件堆积的方式,来构架整个故事,整个故事更像是由一件又一件事累积出来的,“贾雨村发家”、 “元妃省亲”、“秦可卿丧礼”、“黛玉葬花”、“抄检大观园”,所有经典场景都没有错过,一块又一块,方方正正,典雅华美。但副作用就是,它的故事不是流动的,所以没有故事流,观众没法沉浸其中,在故事流里游泳。 也正因为这样,整个故事看似以宝黛钗的爱情为主线,但宝黛钗却并不是主角,他们只是出场较多,在几个重大的事件块里担任了主要旁观者和主要参与者。整部戏里也没有真正的主角,而是群像群戏,群戏是不利于观众代入的,但它实际上也并不希望观众代入,它是一个重大的创作任务,观众的私欲,其实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就是《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最大差异,也是《红楼梦》的缺憾所在。曹雪芹在西山黄叶村里最孤独的创作,最后由一项盛大的集体再创作来影像化,其中的执拗、热情,就消失了。 《红楼梦》播出之初,也曾遭到批评,包括剧情、表演,甚至一些细节,例如,在某一个场景里,王夫人从嘴里抠出一个荔枝核。但在我看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集体意志的产物。所以,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尽管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但它却更像是个人创作,对人物的理解,都更具风格,你说它像鬼片也好,人物妆容吓人也罢,但它毕竟更接近“个人创作”这个血脉。它拍得好不好见仁见智,但它可以这样被拍出来才是重点。 但时间过去,87版《红楼梦》成了时代记忆,青春记忆,它再难复制,也就被神化了。我也在一遍遍重温它,一遍遍回想它所勾连的往事,却也在遗憾,它要是更多温度,更多流动,更多主观色,或许更有魅力。
查看全文

87版红楼梦三十年发展史

90后看87版版红楼梦:这剧我给101分

90后学生清欢:家里六个兄弟姐妹都爱看红楼梦
02:25
90后晋江写手凌晨笔缘:87版红楼梦我给101分,现在中国很难出这种剧
01:46
90后林同学:因为这部剧我才了解红楼梦这部小说
01:26

导演王扶林:说经典过了,作为电视剧的水平只是及格

新周刊
一部《红楼梦》,三十年前投拍时,它让很多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2007年,新版红楼的选秀有全球规模,进行得热闹红火。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导演王扶林,曾经历过种种冷遇和磨难,也收获无数赞誉和推崇,静观当时的红楼选秀,他感慨地说:“这就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发展轨道。由最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几万人报名选秀。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 但,30年前拍《红楼梦》时,他也有幸见证了许多今天的人无法想象的人和事。 比如那个豪华庞大的顾问团。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潘、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钟惦斐……大师云集,空前,也绝后。《红楼梦》拍摄了4年,播出时,已有若干人的名字划上了黑框。这些大师没有任何报酬,却热情地贡献了他们的学识和意见。 比如作曲王立平,已成名的他,对当年寂寂无名的王扶林说:我愿意把全部的精力和最黄金的创作年华奉献给《红楼梦》。而后,他穷尽几年时间和精力,写出经典的《红楼梦》诸曲。 比如那些从全国各地选来的年轻演员们,在漫长的时间里,熏染着与《红楼梦》有关的一切,渐渐地,他们,和一个遥远时代里的男男女女融为一体,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精神世界里,仍然走不出大观园。 *****第一个影视城***** 《新周刊》:每个行业的开拓者,都会遇见今天的人无法想见的困难。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导演,你当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王扶林:《红楼梦》要拍宁荣街,要拍大观园。当时国务院有规定,按照财务的规定,不能建亭台楼阁,不能动钢筋水泥。可是《红楼梦》要建宁荣街,怎么可能不动钢筋水泥呢?但财务司就是不批。我们就联系了一个企业家,就是黄宗江的弟弟黄宗汉。他当时是一个电视机厂的厂长,他的管理机制在那个年代是非常超前的。 还有荣国府,是在赵云的故乡——河北正定县建的。那时是一个很落后的县,这个戏一拍完,正定县就翻身了。它的市容、商业,整个的经济都带动了起来。大观园在北京也给宣武区带去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当时遇到的都是现在的影视剧组根本不会遇见的情况。现在一个剧组需要1亿元的经费,他们肯定第一想到的是找企业家投资。不存在树立项目、不存在领导批准等等问题。 所以这些问题在80年代初期,《红楼梦》是首当其冲的。《红楼梦》拍完以后,有人意识到,要用戏来带动影视城的建设。在《三国演义》的时候这个思路就很明确了,用戏来带动建设影视城。拍完了戏留下了一批建筑。 《新周刊》:听说当时很多人并不愿意来《红楼梦》剧组? 王扶林:当时拍《红楼梦》请这个不来,请那个不来。理由一,中央电视台和你王导演要拍《红楼梦》,能拍得出来吗?这样的经典谁能碰?所以他们不来。理由二,你到底要拍几年能完?当时说的是拍两年,实际上拍了4年才完。这么长的时间耽误在这一部电视剧里,我还不如多拍几部别的戏。 再说这部电视剧的结果成败也很难说。比如摄像。当时我们找了很多个摄像师,都不来。后来我就想到我们电视剧团有一个摄像师,他是广播学院表演系毕业的,也懂得表演。之前他也为电视剧团拍了一些电视剧,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去找他的时候,他说您别找我,我现在要忙着把家安下来,我都快30了,对象还在湖北,我要是跟着您一去拍几年,我的婚姻大事都耽误了。 我说这样,你来摄像,我把你的女朋友调到剧组来当场记。因为她也是湖北儿童话剧团的一个学员。但是我当时还给他说了一个条件,只有当《红楼梦》拍完了才能结婚。他就终于答应了。后来调进来的这个场记,就是演探春的东方闻樱。 《新周刊》:当时全国上下都在关注这部戏的拍摄,你当时的压力也很大吧? 王扶林:压力太大了。当时很多人都质疑我是否能拍好《红楼梦》,我自己也质疑自己。我没干过古典戏,电视台也没拍过古典戏,也没太研读过名著,我们能不能找一个名家来合作?于是就找了越剧电影《红楼梦》的导演岑范,我们把他当作专家来接待。但是他走的时候没有表态,意思就是觉得我们根本不行,他不敢接手。后来我们又找了电影厂的导演,让他们来指导把关。当时请的是成荫,但是没多久他就病故了。现在我们的专家顾问里面依然有他的名字。 那怎么办呢?那么就我了。我当时确实一方面感受到领导的信任与尊重,另外一方面也是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自己刻苦。我提了一个条件,给我一年读书。于是我租了外面的一个办公室,去外面读书,研究材料,一年当中看了很多很多。 我研究了一年最多只是懂了一点的皮毛。后来讨论剧本的时候,写剧本的三个都是红学家,一说起来,这个人跟她是什么关系,这个里面有什么潜在的含义。举个例子,我们都管那条街叫荣宁街,红学家说不对,应该叫宁荣街,因为宁是兄长,荣是弟弟。后来我们在正定县写牌楼的时候,幸好发现得早,把这个改过来了。所以一开始讨论这三个红学家剧本的时候,我基本插不上嘴。 《新周刊》:那时候你们有一个庞大的顾问团? 王扶林:这个庞大的顾问团是给我们撑腰啊。因为太多人觉得我们不行,看不上我们啊。所以弄这么一个顾问团托着,告诉大家我们不是胡来的。这些顾问大部分也都真的出了主意。而且经常来剧组。不像现在很多所谓顾问,都是挂名的。道具是不是这个朝代的?拜月有什么规矩?都找他们问,他们也很热情。这些顾问大部分都是直接或多或少地对于电视剧《红楼梦》起过影响的。而且那个时候他们是没有报酬的,最多是吃一个工作餐就完了。因为那个时候制片主任也没有权利去报销。 *****当年那一场“海选”***** 《新周刊》:一千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贾宝玉,一千个林黛玉,但是最后你们选的角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你当时是怎样的标准呢? 王扶林:选演员的时候,我就叫他们既是在选林黛玉,又不是在选林黛玉,只是在选一个能在贾府里活动的角色就好了。分为几个基本类型:小姐、媳妇、婆子、丫鬟,丫鬟里面分为大丫鬟、小丫鬟、贴身丫鬟,当然你一开始能选出来林黛玉更好,但是这几乎不太可能,因为你还不知道林黛玉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呢。 那个时候我们自己对林黛玉也不甚了了,我们也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认为林黛玉是一个娇滴滴,整天悲天悯人的形象。我说这样不行,我要求所有人立刻开始读书。把所有认为可以演角色的人集中起来,办一个学习班,在这个学习班里我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读书。我既认识书里的林黛玉,也要认识现实里的林黛玉,了解每个人的习性和特长,表演上的潜力。 经过耳鬓厮磨的40天,大家应该是比较了解了。你没读过《红楼梦》我就现在给你读,你读不懂也没关系,我也很多地方不懂。我让专家辅导你。当然你也别想着哪个顶尖你演哪个。你要演一个你合适的。我在旁边帮你看。你认为你行你就演给我看。我认为你不是林黛玉你是晴雯,那么我就告诉你你不适合做林黛玉,你适合的是演晴雯。然后你去作准备,再来一遍,就这样选了三个晴雯出来。这样选出来的,比看一眼就说“你是林黛玉,你是贾宝玉”要细致多了。 《新周刊》:在培训期间,你慢慢看出了和确定了每个演员的角色? 王扶林:我看出了他们每个人到底是适合哪个角色,以及表演上的潜力。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表演的。我选的时候就告诉这些副导演们,要看重的是她们表演的潜力而不是她们现在的经验。或者她是戏曲演员,她身上有戏曲的程式化的东西,这些我都不怕。但是你要有一个演员的潜质,我才能对你进行培训啊。 经过这样的选拔之后,角色和演员就好像谈恋爱一样。陈晓旭和林黛玉谈恋爱,她们合适就在一起继续下去了。不合适就只有分开。这是《红楼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现在管这个叫“海选”。 《红楼梦》当时也小小地登了一个广告,希望宝玉来报名,那是因为宝玉确实是找不着了。当时登的也非常的谨慎,在一个小报上登了一个小小的广告,这样就找到了。其他演员都是副导演去各个地方的戏剧团体和单位找到的。 《新周刊》:《红楼梦》当时的歌曲和演唱,直到今天仍然非常的经典,当时在确定作曲的时候有过什么争议吗? 王扶林:王立平当时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曲家。他跟我说:“我知道你们不能完全相信我是否可以写好,但是我愿意把我创作的黄金年代放在《红楼梦》上。我先为你们写一个《红楼梦》的主题曲,你们请顾问团的专家听一下,如果可以我就继续地写下去,如果不可以我立刻就走人。” 我说这个可以接受。当时的文艺部主任听说了这个消息以后,就给台长写了一封信。说王是一个写流行音乐的作曲家,怎么可能会写好一个古典名著的主题曲呢?台长当时就把这封信拿给我看了。 我说我选他有几个理由:第一,他有基本功底。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第二,他的音乐深受青年人的喜爱。我说这个理由非常重要。因为一部作品如果得不到青年人的喜爱的话,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们的古典名著的音乐也可以流行的话,有什么不好?第三,他愿意把他全部的精力和他最黄金的创作年华奉献给《红楼梦》,就以这样的决心我就觉得他肯定可以写好。台长听了跟我说,这封信你就不用管了。 当时一个演员都没有定,就先把作曲的给定了。这也是少有的。但是我认为这是必要的。结果这个主题曲拿准了《红楼梦》的时代精髓。所以学习班我们一开办,就给大家放了《红楼梦》的主题音乐,让大家进入到这个红楼梦的气氛里去。 *****经典名著的经典改编论***** 《新周刊》:1987年《红楼梦》开始在央视正式播出的时候,当时社会上有什么样的反应? 王扶林:播完了之后,评论是毁誉参半,歌颂的有,比如说周汝昌先生就给我们提了字,说是“首尾全龙第一部”。就是说它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像京剧和越剧等等都是截取的几个片断。这个电视连续剧,是首尾全龙的。但是他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就说这个是首尾全龙。冯其墉的评价是“红楼梦长”。就是说这个戏比较长,影响也会很长。也有人说我们拍得很不容易,很多红学家都写了文章。观众看得很多,但是也有批评的,指出不足的。所以我的总结是毁誉参半。 到什么时候情况好了呢?到电影出来的时候,8集的电影出来以后,《红楼梦》电视剧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大,一直到现在。现在的定论是把《红楼梦》定义为经典。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对《红楼梦》的评价,我觉得作为电视剧的水平来说,它只是及格。作为小说来说它是经典。我拍别的戏就不可能有这个结果。但拍《红楼梦》就有,因为它本身就是经典,人们关注它,你说小说经典可以,但是说这个电视剧经典,说过了,不实事求是。 现在拍?现在有现在的优越条件,当时有当时的优越条件。时代背景都不一样。这个戏要按照现在的三天一集的速度想拍成经典,恐怕就是急功近利了。 《新周刊》:《红楼梦》拍到后四十回故事的时候,没有完全按照高鄂的续写来拍,你们当时是不是参照了红学家的一些看法? 王扶林:拍摄《红楼梦》,我希望是完全按照小说里来。书里该是怎样我就怎样去拍。所以我说拍《红楼梦》你别说你这个导演怎么能耐,你想发挥一下,一发挥你就是错,你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小说用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好的。就这样你还不一定能表现得出来。你别想再出什么花样了,你根本出不过曹雪芹的。 作为一个导演他总是想出新的,想表现出一个导演他独特的东西,表现出他独特的风格什么的。但是《红楼梦》不行,《红楼梦》你只有老老实实地体现每个字。 *****当年那一场“海选”***** 《新周刊》:拍完电视剧《红楼梦》,这些演员后来好像很少有人红起来,有人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你们当时选角色的时候,太注重古典的特质,比如身高和长相的考虑。你怎么看? 王扶林:比如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他拍完了《红楼梦》就自觉改行了。他考了深圳大学的影视专业。为什么呢?因为我对他说,你适合演贾宝玉这个角色,就说明在今天这个时代,你不适合演别的角色。你的外形、长相和气质,都是娃娃脸,还有体形比较矮,都不太适合在文艺界里发展,最多演几个小角色,你改行就是对了。当然他改行没有和我说,但是我觉得他改行改对了。他后来在四川电视台很了不得啊,得了很多的奖。 陈晓旭,我说你要是什么角色都能演的话,你就不是林黛玉了。因为林黛玉这个角色太特殊了,你在80年代、90年代找一个林黛玉这样的形象,太难了。陈晓旭当时演林黛玉的时候连40公斤都不到,就算一个女孩子再怎么瘦,连40公斤都不到,这么瘦弱太难找了。那么她还能演别的角色吗? 所以我是这么认为的:你要是太适合演《红楼梦》的角色的话,演其他的,你就够呛了。后来陈晓旭出去做生意,还没有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谈判的对手都知道是林黛玉来了,心里不由得都要让她三分了。 选演员是《红楼梦》最大的特色。当然我可以选高大的、成熟的演员,有可能也比他们演得更好,但那样的话你怎么表现“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把两个人在床上互相咯吱表现得那么稚气可爱,一点不会让人产生肉麻、下流的想法?
查看全文

作曲王立平:站在80年代中期的节点上对红楼梦进行了大普及

上观新闻
一部作品究竟怎样才能算作经典? 王立平认为,最主要的是要看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在社会上有着怎样的意义和影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和评价。 “经典是经过长时间历史沉淀、经过广大人民群众检验而被社会公认的。经过30年的时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考验,87版《红楼梦》站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间节点上、面对几代人的跨度、在审美和认知的层面、对红楼梦进行了一次历史上空前的大普及,并且做到了在不同的人群中求得最大的公约数,也就是雅俗共赏,这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境界,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追求。” 未来,超越87版《红楼梦》的版本会不会出现? 王立平坦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辉煌,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局限。拍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一群人,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用自己的才华、汗水和最大的努力,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筑起了一道高墙。不是为了让后人不可超越,而是让后人超越起来没那么容易。《红楼梦》还会传承很多很多年,还会重拍很多很多次,希望每一次都会比前人有所进步,只要有足够的智慧、 足够的敬畏、足够的虔诚、足够的努力,希望总在前面。”
查看全文

87版红楼梦也曾被大批:电视剧改编水平不及高鹗

  • 被指糟蹋古典名著 导演王扶林“筹拍《红楼梦》时,央视既没拍过古典作品,也没拍过文学名著,大家怀疑能不能拍成、拍好。” 该片在送审时曾有不少观众致信中央电视台要求停播,理由是“不能糟蹋文化瑰宝”,当时在学术与评论界争议也很大,最后,《人民日报》出来力挺,央视顶着强大的压力才得以如期播出。
  • 高鹗是狗尾续貂,但电视剧改编水平不及高鹗 参加87版红楼梦播出后学会研讨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虽然,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学者丁维中认为:“红”剧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咯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
  • 演员被批评 认为陈晓旭形象太悲,与林黛玉的形象相差太远 电视剧刚播时,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并没有被观众肯定。很多观众表示陈晓旭形象太悲了,与林黛玉的形象相差太远;还有人说陈晓旭天生“龅牙”;更有离谱的说法,说陈晓旭鼻梁过高,根本不是大家闺秀,充其量只能当丫环。 林黛玉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美好形象,她虽尖酸、刻薄、乖僻、爱耍小性儿,但可爱可怜是没说的。电视剧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不仅没有利用原著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必要的影视表现手段,充分挖掘她复杂悲凉的内心世界,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电影导演、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在座谈会上提出,电视剧 《红楼梦》人物总谱铺排失当,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实际的情况是邓婕扮演的凤姐压倒了一切。如果挑剔论之,宝玉离神采飘逸的气质还有距离,孩子气有余,才子气不足;作为“亘古未有的一人”、一个“异样的孩子”,贾宝玉的呆意、呆念、呆论,是挖掘人物深层意识的钥匙,遗憾的是电视剧并没有捕捉到。
  • 结局湘云被逼为娼、王熙凤暴尸遭红学专家批评
  • 编剧周岭:不可避免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有很多缺憾 周岭不无遗憾地说,“现在回忆起来,毕竟是20多年前的作品,是一个时代转换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着那个时代的痕迹,有很多缺憾。那个时候‘文革’结束不久,左的思潮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比较保守。按照当时的一个要求,这个作品只能拍成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品,它的浪漫主义部分简直匪夷所思,这种新奇的想象力都没有表现,不可以表现,甚至连梦都不能写,绛珠仙草,神瑛使者,太虚幻境的故事都没有,更不要说所谓迷信色彩的东西,统统不许出现。这就使作破的完整性就受到很大的影响。”

台长:“出了事,我担着” ——87版红楼梦的流言

南方周末
不少观众今天视87版《红楼梦》为经典,对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和欧阳奋强扮演的贾宝玉尤其难忘。但在当年,情况远非如此。 1987年4月27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委员邓力群接见剧组主创;5月2日,电视剧《红楼梦》在中央一套播出。6月20日到6月24日,中国电视剧艺委会、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电影报》、《中外电视》杂志4家单位,召集红学界、影视界、评论界及观众代表38人,召开了为期4天的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对宝玉基本肯定,对黛玉,则是压倒性的批评意见。 当年的会议纪要写道: 欧阳奋强那带有一定脂粉气的清俊脸庞和眼神嘴角透出的聪明灵气,与宝玉的外形是接近的,尤其是他与女孩子如此亲近,与黛玉如此缠绵又不失 “纯真”二字,十分难能可贵。但如果挑剔论之,宝玉离神采飘逸的气质还有距离,孩子气有余,才子气不足;作为“亘古未有的一人”、一个“异样的孩子”,贾宝玉的呆意、呆念、呆论,是挖掘人物深层意识的钥匙,遗憾的是电视剧并没有捕捉到。 林黛玉是曹雪芹浓墨重彩着力刻画的美好形象,她虽尖酸、刻薄、乖僻、爱耍小性儿,但可爱可怜是没说的。电视剧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不仅没有利用原著提供的丰富材料和必要的影视表现手段,充分挖掘她复杂悲凉的内心世界,展示她美好真挚的情感追求,反而将一个“妒”字移为黛玉的主要性格特征,使人反感…… 电影导演、陈凯歌的父亲陈怀恺在会上提出,电视剧 《红楼梦》人物总谱铺排失当,导演应千方百计保一线人物,不应让宝、黛、钗逊于凤姐儿,而实际的情况是邓婕扮演的凤姐压倒了一切。 伟大的作品对所有的二度创作者都一视同仁,谁能让活人扮演的角色肖似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以至于成为他们的化身?演员是每一个《红楼梦》电视剧改编者必要走的独木桥。 ******“我就是你们在大海里要捞的针” 87版《红楼梦》曾想约请刘晓庆、张曼玉出演凤姐,但支出超过剧组的承受能力。无奈,以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胡文彬、中央电视台台长戴临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阮若琳为首的剧本领导小组取得共识:金陵十二钗全部由没有出过镜的演员扮演,以保证其清纯的形象。 举全国之力的海选随即展开。当时的选手还没有电视秀场,大多数人只能写信自荐。剧组成员每天面对的是麻包装来的小山式的信件,以及做着明星梦的痴男怨女们热切的表白:“看了《大众电视》上关于挑选演员的条件,我觉得我非常符合,我跟你们要求的一模一样。”“你们千万莫失良机!赶快坐飞机来看看我,我就是你们在大海里要捞的针……”“我生活中就跟林黛玉一样,忧愁、多病、爱哭、而且还有小心眼……”“我长得跟女孩子一模一样,而且也特别喜欢跟女孩子在一块玩,我还特别喜欢女孩子的东西,有时我也爱抹口红……我是真正的贾宝王。” 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都曾经是当年的毛遂自荐者。 陈晓旭凭着一首合辙押韵的自创小诗进入剧组的视野:我是一朵柳絮/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地将我遗弃/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我是一朵柳絮/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欧阳奋强从四川进京毛遂自荐,是因为导演说可以报销机票。那时,欧阳奋强还没坐过飞机。等他的定妆照出来,剧组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禺击节赞叹:千古绝唱,勿可代替。如此之高的评价,一则因为欧阳奋强的定妆照极其传神;二则因为以往两百年间,戏剧里的贾宝玉都是配角,而且都由女子反串。 ******恢复后四十回的战斗锋芒 跟曹禺一起挂顾问之衔的各位都是大家:王昆仑、王朝闻、朱家溍、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吴冷西、周扬、周汝昌、杨宪益、钟惦棐…… 而87版《红楼梦》最初的提议者也是一个“小人物”——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只拍过一部电视剧《敌营十八年》的中年导演王扶林。 王扶林想拍《红楼梦》有两个诱因,一是1980年代中期他去英国访问,发现根据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在当地很有市场。当时,国内的电视剧刚刚起步,拍名著自然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之路;二是在电视剧开拍之前,王扶林的夫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红楼梦》的连续广播剧,吸引了大批听众。与王夫人合作过的红学家胡文彬因而成为王扶林与红学界的联系人。 1982年,在中国红学会第三次年会上,王扶林向红学家提出想拍《红楼梦》。许多代表提议由推荐写过《红楼梦论稿》等红学专著和小说《风萧萧》、《黄梅雨》的红学家蒋和森写剧本。 蒋先生不敢怠慢,为写剧本,每天跟学界友人切磋到夜间一两点。但学者的严谨不一定适合电视剧的节奏,剧组在华侨大厦等剧本等得心急火燎,每天开支几万块钱,蒋先生的剧本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无奈之中,胡文彬再次推荐了三位新编剧:写过电影《谭嗣同》剧本的吉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刘耕路、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周雷、淮北师院年青教师周岭。三人分工明确,对《红楼梦》素有研究但缺少创作经验的周雷负责前40回的改编;党支部书记出身的刘耕路负责改编矛盾丛生的中间40回;“脂批派”的坚定拥护者、创作能力较强的周岭负责改编后40回。 当时,红学界有一个红极一时的革命口号“恢复后四十集的战斗锋芒”。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周岭对后四十回进行了大胆改编:探春替郡主远嫁,史湘云流落风尘…… 电视剧播出之后,后六集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学者丁维中认为:“红”剧全然改变甚至抽掉了以“理”为基础的金玉良缘和以“情”为基础的木石前盟的对立冲突;这条重线索处理的失当,是导致全剧性失败的关键之一。“红”剧的全部,看不出黛玉哭哭啼啼,吵吵闹闹的深刻原因;中部,宝黛爱情的情节断了线;直到最后,宝钗还在争取“备选”入宫,而贾母竟对木石前盟原想“恩准”,打算选择咯血不止、病入膏肓的黛玉为“宝二奶奶”,如此等等,不仅缺乏逻辑根据,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性质。 参加87版红楼梦播出后学会研讨会的专家们则一致认为: 虽然,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已有定评,多有悖于原著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的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因为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同。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将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终于未能补续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 ******颠覆性改编是组织的决定 伴随着批评,流言四起:87版《红楼梦》之所以对后四十回进行颠覆性的改编,是因为在当时的红学阵营中,周汝昌一派较冯其庸、李希凡一派占明显上风;而冯其庸、李希凡之所以不当87版《红楼梦》的顾问,是因为他们对后四十回的改编相当不满…… 而事实上,《红楼梦》剧组在北京饭店举行成立仪式,同时发布顾问委员会名单,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报都曾发表。当时的顾问名单中并没有冯、李两位。个中原因并不是因为剧本,剧本是半年之后才写好的。李希凡曾公开表示,《红楼梦》不可改编,曹雪芹之所以用小说这个体裁来写《红楼梦》,不是用绘画,不是用诗歌,不是用戏曲,就是因为他找到了小说这个最佳载体,《红楼梦》剧组不可能找一个公开反对改编的学者做学术顾问。红学大家、当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冯其庸要求顾问人选须经他同意,亦被剧组认为是一个不可能满足的要求。至于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也不可能为后40回如何改拿主意,当时他在美国。 今人很难想象,在当时,后40集究竟如何拍是一个有高度风险的政治难题。为了规避风险,剧组曾经想过A版、B版的方案:A版对后40回进行颠覆性的改编;B版严格遵照广为流传的120回本;A版先拍,B版后拍。但到了拍摄后期,运转了几年的剧组已将散场。670万的拍摄经费,在当年是天文数字。但其中,中央电视台投资的七八十万,主要用于建大观园一期,大观园所在的北京市宣武区政府投资近100万,余下由一位山东农民企业家投资,但钱迟迟不能到齐。剧组在北京西山租了一个部队厂房搭景,每搭一个景之前,一定要考虑的因素是这个景可以拍多少场戏。像太虚幻境一类,只能用一次景而且花费不菲的情节,只好忍痛舍掉。三位主角——欧阳奋强、陈晓旭和邓婕拍一集的报酬是300元,剧组经常出外景,一个考虑就是为了给演员们争取到额外的外景补贴。拍到后期,三位主角还是嫌片酬太少,联合起来罢工,要求把报酬从一集三百元提高到一集八百元……A、B版计划很难执行下去。 中央电视台台长戴临风当众决断:就按A版拍,出了事,我担着。 领监制之衔的胡文彬为拍《红楼梦》奔走五年,报酬是每月30块钱的车马费。颠覆性地改编后40集是当时“党组织”的决定,胡文彬没有公开表示反对,但他当年发表在黑龙江大学《求是学刊》上的一篇文章却颇有立此存照的意味:电视剧的作用是普及,而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还是两百年间流传最广的120回本。 在红学界内部对后四十回的改编提出尖刻批评的时候,表现出积极支持态度的冯其庸并未在电视剧《红楼梦》中挂顾问之名,但依然较早撰写长文肯定了电视剧的二度创作。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87版《红楼梦》剧组到香港、台湾地区访问,在当时尚未与中国建交的新加坡举办盛大的“红楼文化展”,冯其庸担带队之职,并以书法家的身份写“红楼梦藏”四个大字的条幅,送给海外友人。
查看全文

30年前《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你看过吗?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贾宝玉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贾宝玉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林黛玉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林黛玉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薛宝钗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薛宝钗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王熙凤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王熙凤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惜春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王夫人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贾雨村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香菱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薛蟠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薛姨妈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30年前的《红楼梦》服装设计手稿
/
鸳鸯服装设计手稿与剧照

“红楼梦”中人今何在?

《红楼梦》开播至今三十年,也让一批演员走进了大众的视角。一部剧,对他们的人生有多大的改变?这些红楼梦中,如今又身在何处? *****“妙玉”饰演者姬玉:与剧中一样已出家*** 姬玉原名姬培杰,曾在剧中饰演带发修行的“槛外人”妙玉一角。与剧中角色妙玉一样,现实中的姬玉也是一名忠实的佛教信徒,被称妙音居士,姬玉一直热心从事佛教文化的宣传弘扬。姬玉女士在传印长老、大安法师和本通法师的座下受了菩萨戒,成为一名持戒精严、希求净土、一心念佛的在家佛弟子。 *****“王熙凤” 饰演者邓婕:因《红楼梦》名满天下***** 当年《红楼梦》的演员中,依旧活跃在幕前的,只有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1984年被《红楼梦》剧组选中出演王熙凤,1987年该剧播出后轰动一时,邓婕饰演的王熙凤成为一代经典,她也由此名满天下,囊括了当年的“飞天”“金鹰”最佳女配角奖。如今,她和丈夫张国立两人,夫唱妇随,已经是娱乐圈一对著名的明星夫妻。 *****“袭人” 饰演者袁玫:“红楼”姐妹聚会特别感伤***** 87版《红楼梦》拍摄时,袁玫是安徽黄梅剧院的“五朵金花”之一,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袁玫想留在北京,然而事与愿违。离开北京的那段时间,袁玫经常自己偷着哭,哪怕事隔多年后,每次与昔日“红楼”姐妹们聚会,她都特别感伤,她说:“我一看到当年同时长大的姐妹们,会有种岁月流逝的感觉,她们很多人留在北京,我却散落在外面。‘红楼梦’像自己娘家,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到彼此在各方漂泊的不易,心底会有很多辛酸,想‘娘家’的感觉是很凄楚的。”   *****“史湘云” 饰演者郭霄珍:重唱黄梅戏***** 当年,是因为一本挂历,郭霄珍入了导演的“法眼”,出演人见人爱的史湘云。拍完《红楼梦》之后,1988年、1989年她连续两年报考中戏,都因文化课成绩不够而落榜。想自费旁听,手头又拮据,后又接演过一些角色,不温不火,无甚反响,无奈回归黄梅戏舞台,现已为黄梅戏老师。 *****两个“迎春”:金莉莉、牟一***** 87版《红楼梦》里有两个迎春。金莉莉以前是杭州郊区人民公社的接线员,没什么表演经验,开拍《红楼梦》后,她狠命读书,一举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立即辞演《红楼梦》,去了中戏上学,结果导演只能再找一个迎春。金莉莉当年是和巩俐、史可、伍宇娟并称的“中戏四朵金花”。    新“迎春”牟一是成都汽车公司劳资科的干事,在街上锁自行车时被《红楼梦》的副导演看中。她后来在北京做过演员,又和丈夫一起经营公司。 *****“贾探春”饰演者东方闻樱:走出“红楼”梦想成真,当上电视剧制片人***** 探春的饰演者东方闻樱最初进组的身份是场记。走出“红楼”的东方闻樱终于梦想成真,当上了电视剧制片人。《省委书记》和《陈赓大将》都出自她之手。 *****“贾元春”饰演者成梅:演完红楼赴美读书***** 成名后的成梅拍完《红楼梦》后还演过几部戏,1992年,她赴美读书,先后拿到广告设计学及摄影学双学士学位。 人到中年的成梅现定居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市,从事保险工作,事业顺利,家庭美满。 ***** “柳湘莲” “香菱”因红楼结缘***** 侯长荣23岁那年,经人推荐报名参演“柳湘莲”的角色,但总导演王扶林看到他寄来的录像带后,非常欣赏,把他当做贾宝玉的角色竞争者之一,但因为欧阳奋强的年龄比他轻,而且侯长荣个子有1.78米,比其他女演员高了不少,站在一起不好看,所以1.71米的欧阳奋强才成了“宝哥哥”。 陈剑月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她能进剧组靠的是“哭功”,因为她被选进组,西影厂却不放人,她就天天找领导哭,搞的领导烦不胜烦。她原先想演袭人,角色几经变换变成了香菱。 侯长荣在剧组就和陈剑月谈恋爱,结婚,而且在三年拍戏期间就已经生了小孩。 *****“平儿”嫁给了“贾芸”***** 饰演“贾芸”的吴晓东在《红楼梦》剧组的所作所为经常被人拿来说道,导演王扶林说:"吴晓东在剧组只干了三件事:演戏,做场记,追平儿。"他在剧组看上了平儿的扮演者沈琳,千方百计讨好,最后也确实喜结连理。 *****“贾惜春” 饰演者胡泽红:广告公司老板***** 胡泽红出身越剧世家,学艺时师从王文娟,她所在的北京红旗越剧团的老师极力把她推荐给了《红楼梦》剧组,成为了“惜春”。胡泽红现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她和丈夫在拍《红楼梦》时就认识,对方从事弦乐演奏,两人恩爱如初。 *****“晴雯”扮演者张静林:演完“晴雯”改名“安雯”***** 张静林原为青衣演员,师从京剧大师张君秋,她当初是冲着黛玉一角去的,结果演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张静林年轻时极为清秀又不失美艳,被人称为“小妖精”,演完晴雯后,自己改名叫安雯。后也出书,做过歌手。 *****“贾琏”饰演者高宏亮:在《红楼梦》剧组和化妆师谈恋爱***** 高宏亮当年可是帅到没朋友的英俊小生,而且屡破禁规,在《红楼梦》剧组就和当年的化妆师胡焰谈起了恋爱。他将贾琏简直演活了,特别是那风流勾魂的眼神。在他心中,自己形象正直伟岸,一直盼望着演柳湘莲,结果却演了贾琏,后一直从事演员工作。 *****“贾瑞”饰演者马广儒:做梦都想演贾宝玉***** 马广儒原先是中央电视台的特约演员,他做梦都想演贾宝玉,可谓“戏痴”,情感上几经动荡,事业上也沉浮不定,加之性格上的因素,后消沉嗜酒而亡,令人喟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