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导演去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她,称赞电视剧《西游记》的艺术成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在这众多赞美《西游记》的微博中,有一条来自知名媒体人的格外触目:《西游记》是“四大名著”电视剧里拍得最好的,人物性格鲜明饱满,情感浓厚。
不知发布这条微博的媒体人,有没有遭到电视剧《红楼梦》粉丝的围攻,但这条微博,的确让我认真思考了两部名著电视剧的差异。差异的确有,而且非常大。
如果把《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红楼梦》一定是远超《西游记》的,一方面,是因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的确高超,另一方面,中国人一向重历史,重写实,瞧不起幻想奇想,把后者列为“怪、力、乱、神”,而《西游记》恰巧就是“怪、力、乱、神”。这种地位,势必影响到两部书的各种待遇,在两部书被影像化的时候,这种待遇就显得格外明显。
1980年代,央视确定要拍《红楼梦》电视剧之后,随即成立了高标准的剧组,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担任编剧和顾问,演员从全国进行选拔,服化道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精英,演员人选初步确定之后,就对他们进行封闭式训练,从表演、仪态、文化修养各方面进行培训,并邀请大学者给他们讲课。为了更好地体现原著风貌,还在河北修建了一座大观园。这种拍摄方式,当时罕见,此后也不大可能重现。
而《西游记》的待遇就惨淡了许多,拍摄经费紧张,演员拿着很低的片酬,还曾差点因为经费原因中断拍摄,剧组只有一部摄像机,后期特效制作设备非常简陋,买了特效制作机器,却买不起配套的软件,特效都是土法上马,就连吊威亚技术,都是杨洁导演到香港去现学的,以至于在拍摄过程中常常出问题,让演员受伤。即便这样,剧组的主管单位,仍然怀疑剧组是借拍电视剧之机游山玩水,曾经去剧组进行调查。
差异于是出现了。这差异不是出现在剧组的待遇上,而是出在一个更为关键的环节。那就是,创作这件事,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劳动,在创作中,需要民主,但更需要集中,需要独断专行,需要杀伐决断,独立创作比集体创作,更容易发挥创作智慧,个人风格,即便有偏差,但一定更具特色。
但《红楼梦》作为地位超高的经典,却没能免于集体决定和集体创作。它万众瞩目,它投入巨大的资金,它也就必须更慎重,听从更多人的意见,它所依据的稿本,是集体决定的,演员是集体决定的,剧情和台词,是由编剧执笔集体商议决定的,必须一字一句都有出处,一颦一笑都有来历。
而《西游记》的瞩目程度没有这么高,编剧和导演反而有了更多的自由,加上它本来就是神话剧,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
于是,电视剧《西游记》里,出现了很多原著里没有的情节,人物形象、人物关系、故事情节,都经过大幅度的改写,例如,原著中唐僧和孙悟空是一种控制和被控制、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电视剧中,他们却师徒情深,师徒情成了取经故事的一条副线,给整个故事带来更多情感力度。更别提那些花妖狐媚、狂魔神鬼,都是有很大发挥余地的。所以,电视剧《西游记》,在塑造人物上,的确更成功,故事更饱满,对白更精炼,在很多地方,升华了原著,符合时代精神。
电视剧《红楼梦》却太慎重了,慎重到沉重。它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它太想反映时代了,太想呈现深邃的世界观了,于是采用了事件堆积的方式,来构架整个故事,整个故事更像是由一件又一件事累积出来的,“贾雨村发家”、 “元妃省亲”、“秦可卿丧礼”、“黛玉葬花”、“抄检大观园”,所有经典场景都没有错过,一块又一块,方方正正,典雅华美。但副作用就是,它的故事不是流动的,所以没有故事流,观众没法沉浸其中,在故事流里游泳。
也正因为这样,整个故事看似以宝黛钗的爱情为主线,但宝黛钗却并不是主角,他们只是出场较多,在几个重大的事件块里担任了主要旁观者和主要参与者。整部戏里也没有真正的主角,而是群像群戏,群戏是不利于观众代入的,但它实际上也并不希望观众代入,它是一个重大的创作任务,观众的私欲,其实不在考虑范围内。
这就是《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最大差异,也是《红楼梦》的缺憾所在。曹雪芹在西山黄叶村里最孤独的创作,最后由一项盛大的集体再创作来影像化,其中的执拗、热情,就消失了。
《红楼梦》播出之初,也曾遭到批评,包括剧情、表演,甚至一些细节,例如,在某一个场景里,王夫人从嘴里抠出一个荔枝核。但在我看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集体意志的产物。所以,李少红版的《红楼梦》尽管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但它却更像是个人创作,对人物的理解,都更具风格,你说它像鬼片也好,人物妆容吓人也罢,但它毕竟更接近“个人创作”这个血脉。它拍得好不好见仁见智,但它可以这样被拍出来才是重点。
但时间过去,87版《红楼梦》成了时代记忆,青春记忆,它再难复制,也就被神化了。我也在一遍遍重温它,一遍遍回想它所勾连的往事,却也在遗憾,它要是更多温度,更多流动,更多主观色,或许更有魅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