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你我都是陪审员
《十二公民》:你我都是陪审员以及“原点”发福利了
很抱歉让“原点”公众号荒芜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遇到一些事情,让我周期性丧失了写些什么的耐心和勇气。回来再发公众号,是因为看了电影《十二公民》。上次写影评,应该是大学里读文艺理论的时候,那时我是一个莫名其妙的文艺女青年。只是现在我忘记了精神分析,也忘记了结构和解构,这部电影触动了这几年来触动我的经历,也让我觉得它值得一看。
《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国的《12 Angry Men》,在这次本土化的改编中,梗概内容是12位政法大学学生的家长、朋友组成一个陪审团,为学生们《英美法》补考做模拟陪审团。审判的是一起轰动的富二代杀父案。案子主要证据是一件证物和两位证人证言:一把留在现场、极富特征的弹簧刀;一位案发现场的老人,听到父子争吵,富二代高喊“我要杀了你”,之后有人倒地,老人15秒跑到门口看到富二代跑下楼区;另一位住在对面楼里的女证人说亲眼看见是富二代杀了父亲。陪审团从11:1的有罪无罪投票比,到几番讨论争辩后12票认定无罪。
因为是改编,中国没有故事原型中的陪审团,所以影片情节只能发生在了高校《英美法》补考的考场。12个完全生活职业背景不同的人凑在一起,虽然一开始11个人觉得富二代犯罪事实清楚、铁证如山,而且“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是,在一个人的坚持下,他们却慢慢从本来的“铁证”中找出质疑。女证人说透过地铁车厢最后两节看见富二代杀人,那时应该噪音轰鸣,一位楼下的老人能够听清楼上在吵?在清楚地说什么?是谁和谁在说?一样的房型,这位说看见富二代跑下楼的老人曾经中风,他能在15秒从最里面的卧室走到门口打开门?从采访视频中,女证人鼻梁上有眼镜镜脚的压印,她说看见的时候是躺床上睡不着看窗口,这时她是不是会戴眼镜?是不是真看清了?富二代为什么要用带有明显特征的刀杀人、还把刀留在作案现场?....。。
12个中国陪审员争辩讨论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平时我采访报道时,网友会提出的质疑。“证人和那孩子无冤无仇,他疯了要做假证”。很多网友也会问我,公安、证人和谁谁谁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冤枉他?公安和赵作海无怨无仇,赵作海和后来“亡者归来”的“被害人”赵振晌有过经济纠纷、肢体冲突,无头尸的裹尸布又被指认是赵作海家的,杀人动机和收集到的证据都指向赵作海时,为什么没人想到尸体高度腐败、DNA认定不了被害人,就可能存在疑问和冤屈?同样,佘祥林案、张辉叔侄案、呼格案等等,不都证明了“无怨无仇”也存在冤假错案的可能性?且不说主观上有没有陈见和利益驱使,客观上有没有遇到的种种外因干扰、影响,无论是公安还是证人,是人就没有100%,是人就可能犯错误。
也有人说,“如果不是他,那还有谁”?庭审的目的不是证明如果不是被告,那么凶手是谁?而是在于按照现有的证据,到底判断能不能完全证明被告有罪?就像电影里说的,如果不能完全证明,如果还有别的可能,那就“不能因为我们一举手、一句话,把一个孩子推上了死道”。疑罪从无,就是这样的意义,它是一种保护机制,保护一个清白的人免受冤屈。一次错误的判决有甚于十次犯罪,因为它破坏的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对于法律的信仰和信赖,如果法律不再可信,那么他对整个社会也不会有安全感。
在12个“陪审员”当中,有一个是被判8年冤狱,一年半后纠错放出来的。他说,一年半,500多个日夜是用指甲盖一道道在墙上划横线熬过来的。出来以后,你是被宣判了无罪,但你的周边都是歧视和怀疑,你失去了很多平等生活的机会。也许,这个冤案的主角并不算太惨,我脑海里忍不住一遍遍出现我采访过的念斌、赵作海。就是他的那句话“法庭上,证据就算是万一机率有错,对于一个当事人来说,就是100%的灾难”。
我想到这些年做法治报道,每每采访冤假错案、刑讯逼供时,有一些政法系统的朋友会对我讲,错误的概率非常低,有些事情、尤其在早些年上“手段”是没有办法,如果总是不能处置掉案件和治安问题,会令大部分人觉得不安全。这似乎是让人做一个“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抉择。在上海这个走夜路也不比害怕的城市,这个选择听上去是不是挺让人理解和心动的?我也心动了。但是一阵窃喜过后,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我把自己设置在了“受益人”的角色定位上。但是如果换一个位置,如果是我自己被冤枉、被有罪推定了,天呢!世界上哪里还有那个可以满世界战地乱跑的记者?还有那个发牢骚了可以找朋友去酒吧灌黄汤的愤青?那些了解不了解的人都会怎么议论我?我的父母朋友得承受多大的压力和屈辱?如果这一切存在,谁来保证我们只受益不会被冤枉?大家都是人,大家的生活都挺美好,谁有权利来决定一个人必须成为“牺牲品”?
事实上,中国并没有陪审团,没有12个人可以坐在一个屋子里,就案件去讨论种种疑点,然后做出一个裁决。所以,中国的法庭质证格外重要。如果证人不到庭,所有的证据都是一纸文书,如果不能当面问问老人“地铁轰鸣中怎么把父子对话听清晰?15秒你怎么走到门口”,当面问问女证人“你是不是近视眼?你当时有没有戴眼镜?”,而是只能面对两个人签了字的那几句话,很多疑问就不能解答,错误判决的机率就会高很多。首先把被告当作一个清白的人对待,不是为了姑息犯罪,而是启动了一种保护程序。对待任何一个生命吹毛求疵,慎重再慎重,都不为过。因为那个被保护人可能就是你。
影片到最后的时候,有了一个成为“吐槽点”的桥段。就是何冰演的那个从头至尾一直主导“无罪推定”的陪审员,把证件落在了教师,回头去拿,打开一看,他的身份是一名“检察官”。电影院里有嘘声,网上影评也颇多人吐槽。我开始猜想是因为影片为了过审,后来一琢磨不对啊,检察官的身份不就该做这些事儿吗,影片身份设置挺正确啊。那大家为什么吐槽?这个问题或许不该由我来想。而当片尾交待故事进展时,字幕打出“检察院因案件证据不足,决定不予起诉”,心里真的有几分唏嘘。
《十二公民》的人物设置在改编过程中也颇“接地气”。12个人物中,有小贩,他被生计折磨,关心那一箱快化的冰棍甚于关心一个富二代的生死。有北京爷们,在他看来,他的孩子在外来人口涌入中,失去了求学机会和好的资源,所以他对外来的富二代带有偏见。有人仇富、有人不想添麻烦。人活着真的很累,忙生计、忙家庭、忙前程、忙子女,“自家的门前雪”足以心烦,“他人瓦上霜”有什么必要去够它?这个世界确实会让人感到压力,尤其像我们从小就是听着长辈们“防人之心不可无”“人心不可无”的教诲长大,有时候当我们想张口说两句的时候,往往用匆匆低头而过取代,在我们想来,这也算是一种古老却不是失效的人生智慧。《十二公民》强化“公民”这个概念,便是强化我们区别于自然生物的重要两项:“权利”“责任”。时代环境是洪流,躲是躲不掉的。公民是现代社会的组成要件,别人的权利也是我们的权利,对别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一个人睡着的时候,最恨的可能就是叫醒他的人。现在想来,可怕的不是没有陪审团,而是即便有陪审团,我们也找不到影片中的12个人,尤其是那个敢于质疑和坚持的检察官,那个对历史有反思的老人,那个追求公平的保安。
这个世界上并非谁都能做光,照亮寰宇。但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公民来看,或许对自己也是一种尊重。我觉得自己可以做的很少,除了写这么一篇水平不高的影评,我也决定请客看电影,看完了您也和身边人谈谈感受。请你给我留言,我找十个觉得合适的,送上电影票。(很抱歉,票只能送给上海的小伙伴,我买不到其它城市的)
责任编辑:黄睿 SN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