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大婚,王朔为何“扛不住”
最近,有两则关于王朔的消息,一则是作家马原说,每个时代都有文学枭雄,王朔肯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家;另一则,是王朔女儿王咪日前出嫁了,冯小刚、刘震云、陈丹青等大腕云集,王朔自己缺席了。
“文学枭雄”这个身份,对王朔来说,绝对是最精准的定位。肯定有很多人不认为王朔在中国是最好后面没有“之一”的当代作家,但所有人一定认同,当代没有哪个作家可以在“实力+个性”上超越王朔。王朔的独特,是惟一的。
没有王朔的中国文化圈,太寂寞。王朔让这种寂寞持续了很久了。所以,现连王朔女儿出嫁,看新娘,都不如看王朔更有吸引力。然而,王朔偏偏就是没露脸发表“老王宣言”了,让很多人失落,不淡定,吐槽一片。
我注意到,看待王朔缺席女儿婚礼,都是以己度人。以己度人,很有普适性。本来,基于亲情伦理的日常幸福观,也最容易得到普遍共鸣。就连陈丹青这样自由到叛逆的激进文化人,也不例外。
当日婚礼现场,陈丹青说,“我知道今天王朔为什么不来———他扛不住,他没有勇气站在这儿。外界把他说成一个模样,其实他是现在这个模样。我女儿今儿都34了还剩着,我都60了,今儿有对我女儿有兴趣的吗?我也不说了,我也想哭。”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我相信,王朔缺席,是因为“扛不住”。尽管,王朔那人总是让人猜不透,猜不对。
我看过很多父母,在女儿出嫁时,热泪盈眶,泪流满面,手足无措,迷迷怔怔。那种情感,很复杂。有的是因为“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嫁女儿也是一种永远失去;有的是在那样时间节点,回顾起自己做父母的得失成败,感慨万千。当然,也有是喜极而泣。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剩男剩女严重过剩的时代,在这个无数人生被婚恋失败打倒的年代,有多少父母能不为儿女婚姻操心?王朔没有出席女儿婚礼,让大家觉得是因为内心不淡定,害怕HOLD不住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其实,一个人就是在装,就天天展示的都是自己演的那个人,但是,在人性亲情伦理面前,他不应该装,也不应装得起来。
王朔就是这样的人。在那本《致女儿书》里,平时动物凶猛的他流露了不一样的状态。说起王咪6岁的离婚,他满心都是对女儿愧疚与亏欠,“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利,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利。”
没有什么不敢挑战的王朔,提到女儿,就是这样脆弱卑微。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男人,他张狂、傲慢、野蛮、粗鲁,在制度、权力、群体面前,很多时候他都不认输,但在女儿面前,他认输,输得彻头彻尾,打回原形。在女儿面前,王朔装不下去,演不起来,这是人性,这是伦理。
关于女儿,王朔最经典的语录是,“我干嘛不对她宽容?我干嘛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嘛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傻逼们知道吗?!”生猛又独立的表达,背后系着一个父亲沉点甸甸的爱。
听过一些商人官员在儿女婚礼上的讲话,祝福升官发财,字正腔圆,政治正确。问候七姑八姨,感谢领导国家。这样场合的表演,太没劲,把人性丢在一边,恰是没有独立人格。
一个真正有着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绝对不是天不怕,地不怕,失去一切敬畏之心,特别是在碰触人性、伦理、亲情的时候,应该回归真实自我,懂得悲喜疼痛,这本身也是走向更加高贵文化的必须。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朔缺席女儿婚礼,陈丹青会说他是“扛不住了”,还想到自己女儿说“我也想哭”。他们其实是文化同类。至于哪一天,王朔要是站出来给出一个不同的说法,那时,他一定又是在装,又是在演了。
责任编辑:刘洪生 SC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