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山西太原:对口帮扶聚合力  城乡融合谱新篇

中国网

关注

山西省太原市举全市之力,持续开展“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帮扶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取得良好成效。

以城带乡布新局

太原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城区包乡、单位包村”对口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在山西省率先开展对口帮扶。将对口帮扶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与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8个对口帮扶区累计派出443名干部,对口帮扶娄烦、阳曲两县17个乡镇160个贫困村,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同时,各区以不少于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1%的比例设立对口帮扶资金,统一拨入娄烦、阳曲两县专户,由娄烦、阳曲两县作为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使用,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达7亿元以上。

以岗定训促就业

坚持长抓产业、近抓就业、优势互补、双向互动。帮扶方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能人创业带动就业等方式,不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率,实现“一人就业、一户脱贫”。组织辖区内餐饮服务、零售快递、建筑安装、保安家政、交通运输和保姆月嫂等企业优先录用贫困人口,培训1.5万人,提供岗位11000多个,转移就业9400余人。迎泽区、尖草坪区分别将总投资2900万元和1163万元的荒山绿化工程通过议标方式交给对口帮扶乡镇,由贫困村组成绿化队实施,带动马家庄乡6个贫困村和静游镇15个村200多户贫困户增收。被帮扶的娄烦、阳曲两县出台劳动力输出奖励办法,建立贫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奖励补助800多万元,8800余贫困人口收益,为城区厂矿企业输送了大量电工、焊工、钳工、车工等具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弥补了技工人才缺口,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人口红利转变为取而不竭的技能人才红利。

以销促产保增收

城六区、综改示范区、中北高新区带头落实消费扶贫“五进九销”举措,发挥市场、学校、厂区、餐饮企业集中且农产品需求旺盛优势,利用“一网三超”社会扶贫平台,鼓励引导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并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采取帮扶直销、义卖助销、牵线搭桥、线上线下等方式,帮助娄烦、阳曲两县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2853万斤,销售额4745万元。小店区建成50家农产品直销店,销售贫困村农产品235万斤,销售额达273万元;杏花岭区通过政务网络平台,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义卖活动,帮助娄烦县销售土豆180万斤、小米15万斤;万柏林区利用河西、九州两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免费为娄烦县农特产品提供销售平台;晋源区帮助贫困村设计特色农产品包装袋,累计销售小米、果蔬等农产品93万斤,捐购农特产品销售直通车,帮农产品找销路,为贫困村找出路,打通服务农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长补短惠民生

聚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为贫困村修建村级道路115公里,建设污水处理池50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网4万米,完成危险土窑洞改造1416户,贫困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深入开展教育帮扶,为进城务工贫困子女制定政策,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入学355名。通过减免学费、发放慰问金等资助贫困学生517人,动员社会力量捐款50万元。组织城区优势卫生资源,为862名贫困群众办理医疗保险,开展送医送药和义诊活动98余次,惠及近万人。

以业兴产创模式

对口帮扶工作队指导帮扶乡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施电商、养殖、红色旅游等对口帮扶项目773个,在贫困村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5个,建设旅游示范基地6个,带动19593人脱贫。综改示范区在阳曲县温川村投资50万元建设生态黑猪养殖基地,帮助46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中北高新区在娄烦县盖家庄乡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建设122个大棚,每年收益97.6万余元。产业扶贫的蓬勃发展,有效激活了娄烦、阳曲两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