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牛学堂盘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典型套路 助力投资者远离金融陷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金融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连结日趋紧密,然而,各种乱收费、强制搭售保险、不实宣传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也频繁出现。正值一年一度的金融知识普及月,为了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启牛学堂本周通过盘点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典型套路,助力大众识别常见的金融陷阱,更好地参与金融活动。
误导销售式“套路”
误导销售式“套路”,是指金融机构在销售产品时,未能真实、准确、全面地介绍产品,导致消费者基于误解购买产品。误导销售在贷款营销与保险营销中最为常见,在贷款营销中,金融机构采用模糊借贷成本,不明示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等方式营造出“低息”的假象误导消费者,导致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高额费用。而在保险营销中,保险机构片面宣传“首月0元”、“免费领取”等套路给人优惠错觉,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启牛学堂提醒消费者,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保险产品应载明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费缴纳、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等影响投保决策的重要事项。消费者应从正规机构、规范渠道,根据自身需求和消费能力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警惕营销中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
刻意引导式“套路”
刻意引导式“套路”,是指通过各种看似优惠的条款引导消费者选择更利于商家的方案。部分机构在互联网页面中暗藏各种“套路”,给消费者自主选择设置障碍,使一些对金融产品风险和定价不敏感的消费者、或者缺乏理性消费观念的消费者更容易被“套路”。比如在产品支付环节诱导消费者优先使用消费信贷,或者在一些互联网保险营销广告界面设置不规范、不清晰,在页面中诱导消费者勾选“领取保障”“自动续费”等选项。此外,还有平台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进行捆绑搭售,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或服务。启牛学堂提醒消费者,借贷有成本,应坚持理性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警惕消费过程中的刻意引导,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
违法犯罪式“套路”
违法犯罪式“套路”,是指打着金融创新、金融服务等名义,实际上从事各种套路贷、非法集资、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比如,有套路贷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名义,用提供就业、培训、医美等服务作为伪装,欺骗在校学生、求职人群或盲目追求高消费人群。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债权债务人群急于解困、收回资金的心理,打着债事化解、债事咨询服务等名目收取高额服务费,实则是真收费,假代还的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启牛学堂提醒消费者,要远离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名目的校园贷、不法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防范打着债务化解名义的非法集资、诈骗等行为的二次侵害。
可以看出,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经非常普遍,启牛学堂提示广大消费者,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金融消费者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对于金融消费者同银行、保险机构的民事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投诉、诉讼等途径解决。不过,对于金融消费者来说,增强权益保护意识,才是远离各种金融陷阱的有效方法。
启牛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财商知识普及的学习平台,自成立以来始终面向大众普及专业的金融知识,助力国民提升金融素养,防范金融风险。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启牛学堂还积极联合多方力量,深入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指导下,启牛学堂联合政产学研等机构,多次举办系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同时,以系列海报、条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普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与知识,提升大众对金融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
随着金融行为的愈发频繁,各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普及专业的金融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日益重要。未来,启牛学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国民金融素养提升,为营造健康的金融环境贡献自身力量。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