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东阳光冬虫夏草已经推开生态虫草产业大门,未来仍期深层创新

关注

冬虫夏草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材,与人参、鹿茸并称为中药“三大宝”。最早出现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藏医学著作《月王药诊》中,到清代收载入到本草著作《本草备要》。

野生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3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雪线附近的草坡上,主要产于中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由于生长环境要求严苛,加之全球气候上升改变导致雪线上升,虫草蝙蝠蛾的数量锐减,冬虫夏草也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机。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改善、消费力提升,冬虫夏草逐渐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需求量大幅上升。一边是越发稀少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一边是市场对冬虫夏草这一滋补佳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昔日:一道困扰冬虫夏草产业30余年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健康养生日益关注,传统滋补中药材冬虫夏草成为了许多人养生滋补的选择。2021年,冬虫夏草市场需求量已达到244.2吨,近年来价格也水涨船高,从均价每公斤几千元涨到了几万元。

而市场需求旺盛的另一面是市场规范化的缺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是出于利益驱使,部分不法商贩销售虫草伪劣品;二是由于采挖过度及生态破坏,不仅致使冬虫夏草产量减少,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还导致不少冬虫夏草品质下降。

如何突破冬虫夏草产业的发展障碍,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延续这一珍稀物种?生态虫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早在1986年,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就首次提出对冬虫夏草生态繁育的研究,此后国家工信部、国家自然基金会等部门不断推动其进程,但由于冬虫夏草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光照、温度、湿度、土壤等各项因素,都能影响冬虫夏草的生长,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也因此成为了一道世界级难题。

今时:东阳光按下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快进键”

为了延续冬虫夏草这一珍稀物种,同时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更新鲜的冬虫夏草,2007年东阳光决定开启冬虫夏草生态繁育科技攻关。在此后的15年中,东阳光集合了260多位科研人员,投入超过40亿元资金,从温度、湿度、土壤等七个方面上百个指标入手,对冬虫夏草生态繁育展开了漫长的深度精研,终于攻克了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这道难题。

根据多家专业机构鉴定,东阳光冬虫夏草与野生冬虫夏草在虫种、菌种、外观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滋补作用方面高度一致。冬虫夏草生态繁育产业化也由此正式按下了“快进键”。如今,东阳光在冬虫夏草生态繁育项目上硕果累累,不仅获得了100余项专利授权,还拿下湖北省专利奖金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两项省级大奖,收获钟南山院士、魏江春院士、张伯礼院士等多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粤澳东阳光冬虫夏草联合研究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考察东阳光冬虫夏草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考察东阳光冬虫夏草项目)

未来:产业发展呼唤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创新

对冬虫夏草行业而言,东阳光虫草开启的生态虫草时代,是一次巨大的跃迁,推动行业走向科技化、智能化。与此同时,在东阳光看来,冬虫夏草生态繁育是产业创新的起点,未来还需要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创新。

目前,东阳光已建设33万平米智能生态繁育基地,而未来如何借助智能化生产设备,提升生态繁育的效率与品质,让东阳光冬虫夏草的产品更多元化地契合消费者需求,是突破难关之后的又一个创新方向。

此外,对冬虫夏草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也是重中之重,为此,东阳光先后获批建立了冬虫夏草繁育与产品研发重点研究室、粤澳东阳光冬虫夏草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着力推进冬虫夏草的临床化、数据化、科学化进程。

而对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是,什么样的冬虫夏草是高品质的,如何买到东阳光虫草等高品质的冬虫夏草产品,这既需要冬虫夏草行业标准的建立,也需要向大众普及科学识别的方法。未来,东阳光将联合行业专业单位积极参与冬虫夏草质量标准的起草,同时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从科学视角普及冬虫夏草科学知识与理念,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认可冬虫夏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对企业与产业发展而言,创新是开启新殿堂的一把钥匙,如今东阳光已将生态虫草的产业之门推开,摆在眼前的殿堂之阶不仅等待着行业相关各方共同攀登,还需要东阳光在征途中继续探索、前进。

(来源:新视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