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又要治新冠了?有人还想研究下
双黄连又要开始做抗新冠病毒研究了?
6月16日晚间,太龙药业发布公告称,6月15日,公司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简称“研究型医院学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结成长期、全面的项目供求战略伙伴关系。研究型医院学会将指导太龙药业开展临床研究工作,并对公司现有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等相关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技术指导。
而双方打算二次开发的首个产品,便是太龙药业的双黄连口服液。双方商定,首个合作项目为太龙药业双黄连口服液新增抗新型冠状病毒适应症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研究,具体合作事宜双方另行签署合作协议,后续其他项目的研究开展也将加快推进。
6月17日,太龙药业开盘高涨至6.61元/股。不过随后震荡下跌,收盘价为6.26元/股,微跌0.48%。
太龙药业的主要业务为药品制造和药品研发服务,具体包含药品制剂、中药饮片、药品研发服务和药品药材流通四大板块。其中,药品制剂业务以中药口服制剂为主,主要产品包括双黄连口服液系列、双金连合剂、丹参口服液、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石杉碱甲片等。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药品制剂业务营业收入为11.7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73.21%。其中,呼吸系统类药品营业收入为3.79亿元,占总营收的23.61%,该领域主要产品即为主要产品为双黄连口服液系列产品和双金连合剂。
实际上,在新冠疫情初期,2020年1月31日晚发布的一则“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曾引发抢购风潮,双黄连口服液和双黄连相关药物甚至一夜脱销。不过,上述说法很快被医学界和媒体澄清,相关研究在1月29日晚到30日凌晨完成,仅是“双黄连口服液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测试”,即“可抑制”的结论并非经过人体试验得出,而在体外研究中,任何药物都很容易将病毒杀死。
而据人民网2020年1月31日的报道,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同时,上海药物所与相关企业洽谈并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展双黄连口服液的后续研发工作,深入开展双黄连抗病毒疗效研究。
不过,至今未见后续的研究结果披露。
界面新闻记者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上以“双黄连”为关键词检索发现,目前,仅有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分别于2020年2月、2020年5月注册了两项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主办单位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而在2021年1月23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曾将双黄连口服液纳入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方案,多家生产厂家曾在春节假期中加产备货。彼时,太龙药业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公司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销量有明显增长,公司于大年初三(2021年1月27日)已经复工。
2020年年报显示,因市场需求增大,太龙药业中药口服液系列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1.91%,销量同比增长32.36%,收入同比增长1.22亿元,增幅35.88%。其中,双黄连口服液系列(普通型、浓缩型、无糖型)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715.49万元,双黄连口服液(儿童型)收入同比增长1795.14万元。
不过,疫情红利并未一直向太龙药业倾斜。2021年,受疫情防控影响,全国多地区出台限售、禁售“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药品的规定,对太龙药业双黄连口服液销售产生较大影响,公司中药口服液系列产品收入同比下降7.05%。这一影响一直持续至今。2022年一季报显示,太龙药业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91.33%、92.25%。
实际上,近年来太龙药业的业绩也是始终乏善可陈。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12亿元、14.17亿元和16.05亿元,增速保持在10%左右。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71.19万元、2924.09万元和599.54万元,逐年走低;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64.50万元、1396.27万元和3617.90万元。
正因如此,太龙药业一方面开展中药新药、已上市产品二次开发、中药材标准化研究,如本次与研究型医院学会合作;另一方面开始重点推动医药研发CXO(即CRO/CMO/CDM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体系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