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数学天才“韦神”:鼓励大家不“躺平”的最好例子
原标题:北大数学天才“韦神”:鼓励大家不“躺平”的最好例子
韦东奕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很符合社会一种理想的学术期待,即保持一种纯粹的学术追求,对身外之物云淡风轻。
文/易之(媒体人)
这两天,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火了。
事情的起因是他在接受采访时,手提馒头、怀抱大容量矿泉水,配合迷离的眼神、蓬松的头发,像极了一个醉心数学、不修边幅的天才。他显得复古且另类,非常吸引眼球。
随后他的学术成绩被挖了出来,大家发现他就是数学王者。参加过在西班牙和德国举办的第49届和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别获得满分,然后顺利被保送到北大。大学期间,华罗庚金奖、陈省身金奖、林家翘金奖等等奖项均被他收入囊中。
他的解题方法被称为“韦方法”,比标准答案还简洁、速度奇快;他的讲课内容据说北大老师也经常不能理解;北大数学课堂上甚至有传说,不会的题目问老师,老师不会的问助教(韦东奕),助教不会的那就是题目错了……在数学界,他也被尊称为“韦神”“青年教主”。
网络还有很多关于他生活的日常,让他的形象不断地丰满起来。他觉得纯净水的制作过程污染环境,常步行10多分钟去教学楼接开水;他觉得空调浪费电,于是将遥控器束之高阁;他甚至觉得开灯浪费电,于是经常躺在宿舍的床上,在黑暗中思考数学……
韦东奕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很符合社会一种理想的学术期待,即保持一种纯粹的学术追求,对身外之物云淡风轻。
当舆论对“馒头”“大瓶装矿泉水”这些意象倍感好奇的同时,他或许根本从未注意,那本就是自然不过的生活习惯。毕竟,学神的眼睛里可能只有公式。他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上的坚持,但这种略带“奇葩”的坚持不乏可爱,背后也有着价值观的支撑。
总之,韦东奕在当代的我们常见的学术群像中,很有一种“返璞归真”之美。近些年来,“精致利己主义”成了一种对某些学者的评价,学术丑闻也不鲜见。
而韦东奕,似乎让我们看到一种学术从业者本应有的状态,那种纯粹与质朴,更像是大学本质意义的回归。而这些,在舆论视野里恐怕已是一种稀缺之物,也是今天急需强调之物。
超高天赋与外在形象的反差,实在也很符合一种“天才叙事”,而这种叙事其实我们也不陌生,曾经全国知名的陈景润也是这样的。
当然,时代不同,韦东奕的命运也要顺利很多。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2018年就获得了北大博士学位,2019年12月之后留校,担任助理教授。他的学术生涯应该说是起点很高了,他有很大机会获得更大的学术发展,“韦神”的传说大概率将会续写。
网友对于这类天才,总是爱用凡人的视角打量一番。比如情商高不高、生活能不能自理、这个形象找不找得到女朋友之类。
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不要总想着把天才拉到凡间,用芸芸众生的生活阅历去规训他。对于一种天才型学者,还是希望他能够保持一种学术意义上的纯粹,继续追求皇冠上的明珠,而非急匆匆地用平凡视角来解构他。韦东奕,更适合的形象,依然是个醉心学术、心无旁骛的攀登者。
同时,也希望我们的学术共同体能够珍惜这样的人才,给他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中国基础数学研究依然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希望有着纯粹学术追求的年轻学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人生机会。
有网友这样评价:韦东奕,才是鼓励大家不“躺平”最好的例子。韦东奕身上凝聚的专注、坚持与信念,值得成为一种“正能量”,去鼓舞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