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归来去——“刺死辱母者”于欢出狱后

津云

关注

原标题:归来去——“刺死辱母者”于欢出狱后

2020年11月18日,于欢减刑出狱。

12月1日,聊城冠县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雪。街道上银装素裹,让这个县城在瑞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安静。

“hello,大家好,我是于欢,这是2020年的第一场雪,也是我回家后的第一场雪,希望用这场雪,迎接一个全新的自己,迎接全新的生活。“于欢在“抖音”注册个人账号之后,经常会发布一些视频。”好久没有看到雪了,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四年多的时光恍如飞逝,希望对我,及我们全家都能带来好运吧。”于欢感叹道。

2016年4月14日,聊城冠县的苏银霞在工厂接待室被高利贷催债人员侮辱,目睹母亲受辱的于欢持水果刀刺向了讨债者,致使一人死亡,三人受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2017年6月23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有期徒刑五年。

其间,于欢的父母及姐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继获刑三到四年不等。目前母亲、姐姐刑满获释,父亲还在狱中。减刑出狱近半个月后,今年26岁的于欢已经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他之前在监狱晚上要开灯睡觉,一开始回来的时候关灯会失眠,这些日子也能逐渐适应睡个好觉了。

于欢现在生活非常简单,在母亲的厂里帮忙,拿着姐姐送的手机看新闻以及刷刷抖音,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他说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事,感觉成熟了不少。出狱后回家这些天,他仔细思考过去的日子,真的如梦幻一般。

少年梦:为父母分忧是我的责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苏银霞卖农药化肥及木材,后来建了一家小锻造厂做钢材生意,于欢父亲于西明在当地税务局工作。在于欢的幼年记忆中,父母就是“以工作为家”,于欢从小在农村由奶奶带大,上学放学背着大书包独来独往,早饭午饭都需要自己买着吃,从小就培养了他一些独立的性格。奶奶去世之后,苏银霞将于欢接回身边后,苏银霞忙厂子,没时间顾家,对于欢照顾得少。读初中之后,于欢在放学或者假期的时候,就来到母亲的厂里做事。

两个月的暑假期间,他差不多一个月都会在厂里帮忙,学习一些简单的技能,在单位的餐厅里打扫卫生以及帮忙打下手,于欢说,由于厂里车间是流水线作业,每个工人做的工作都不一样。这时他会选择做“替补”,流水线哪个环节缺人他就去补上,所以,他尝试了一线车间内几乎所有的工作。于欢回忆道,那时候还是很拼的,有时候白班结束之后,晚上车间来活儿了,就连续做工,当时觉得年轻人就该多做一些。车间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高二的时候,有一次上夜班,需要用行吊把钢材吊起来,再放到工作的架子上,但由于当时没有掌握好要领,操作经验不足,结果接近3吨重的钢材碰到了脚趾上。

当时于欢疼的受不了,感觉是不是脚趾要废了,后来去医院检查,还好没有伤到要害,但也留下了伤。于欢的右脚中脚趾的指甲不全,就是那次事故造成的。除了一线工作,他还经常与厂里的员工交流,如果工人之间有矛盾了,他也尝试着去调解。他说,很多工作其实并没有母亲安排,而是他自己主动去做的,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不干,那谁干呢?”

于欢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企二代,或者未来要继承母亲的事业,只是想多替父母分担。当年一家人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瓦房里,房子是父亲于西明在税务局的宿舍,丝毫没有什么优越感,由于父母生活拮据,姐姐于家乐还会经常抱怨父母太抠门了,把钱都投在了厂子里。

噩梦:真实与虚幻的交错

那时在工厂工作的于欢并不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也不知道企业借了高利贷以及吸引民间资金等问题,只是觉得母亲那段时间天天愁眉不展,似乎公司出了事。由于于欢母亲苏银霞的源大工贸公司财务陷入了困境,不得不通过借高利贷以及吸引民间资金借贷的方式偿还银行贷款。

在广为人知的“杀死辱母者”案中,事件核心是:2016年4月14日,苏银霞在工厂接待室被高利贷催债人员侮辱,于欢持水果刀刺向了讨债者,致使一人死亡,三人受伤。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谈起4年前发生的事,于欢依旧心有余悸。他当时的想法只是一心保护母亲,别的什么都没有想。于欢回忆道,当时他跟一些人在厂外吃烧烤后来到了厂里,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到一堆人冲进厂里来催债,把于欢和苏银霞的手机没收后,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继而口不择言羞辱苏银霞,让于欢实在无法忍受动了手。事情发生后,他被关进看守所,得知自己可能判无期徒刑时,是他人生中最低落的时期。

“白天当黑夜过,黑夜当白天过,自己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也没有感觉,我已经做好未来长期坐牢的准备。”于欢说,在看守所的时候,没有人和自己交流,有的只是孤独与恐惧,以及未知的监牢生活。

万念俱灰,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这是一审判决后于欢的感受。他在与律师的沟通中得知父母和姐姐也出事了,只有姑姑在外奔波,考虑当时家庭经济情况,包括二审律师费等诸多问题,于欢觉得拖累家人挺不值的,所以拒绝在上诉书上签字。

最后还是姑姑于秀荣的坚持和律师的苦口婆心打动了他,当时于秀荣在雨夹雪的天气里站在看守所外,律师说如果于欢不签字姑姑就不走,于欢流着眼泪在上诉书上签了字。于欢当时只是想给姑姑一个安慰,他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二审会改判。

于欢说一审判无期是噩梦的话,二审改判最起码让噩梦结束了,到现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命运转折的那么快。二审判决书下来之后,他松了一口气,感叹人生真的太魔幻了,充满了太多的未知。

佛系梦: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宽容

2017年6月23日,于欢案二审。

于欢见到了以证人身份出现的母亲。他们对视了一眼,看到母亲苍老了许多,于欢内心有说不出的滋味。

第二次看到母亲,是在电视新闻上。他看到母亲案子宣判,比自己被判无期还难受,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快好好在监狱中表现,争取能提前出狱。他在监狱里年龄最小,学习了不少技能,并考取了营养师证来充实自己。

监狱的生活完全军事化管理,作息吃饭都非常有规律,当然规矩也非常多,对站、坐的姿势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于欢刚出狱那几天,无论是面对媒体采访还是与人交流,他双手一定要放在膝盖上,并直视前方来回答,很多摄影记者认为他不自然太僵硬,补拍了好多次才成功。

于欢坦承,现在已经对当年侮辱母亲的那些人没有恨意了,毕竟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伤亡。于欢想了很多,觉得面对任何事,都需要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仇恨丝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日子还要过下去。于欢认为,家里的企业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毕竟是触犯了法律,于欢希望在今后的日子能够尽其所能,为社会多做一些善事。

“网络上有个词叫‘佛系’,大概意思什么事都要放下,学会宽容”,于欢觉得这是他这几年收获的东西。

未来梦:写本回忆录,读个大学拿文凭

12月2日,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的大门敞开着,一辆辆车开进厂房车间工作。 于欢姑姑于秀荣在门口担任门卫的工作。于秀荣说,希望厂子尽快恢复运转。

这几天,于欢与母亲及姐姐再次回到了厂子里,打算重新开始。苏银霞这些日子联系了几个南方客户,想与客户见面谈合作事宜,但她和女儿由于借贷纠纷,都被限制高消费,去南方谈生意只能开车或者坐大巴去。公司也被列为了失信公司。

企业已经五年多没有运转,苏银霞坦承经营可能会比以前更加困难,但工作还是要继续做下去,只要能让厂子盘活,自己辛苦一点也没什么,企业毕竟还欠了不少钱。苏银霞并不想让于欢从事厂里的工作,她更希望于欢能够休整一段时间,学习一些有用的技能,继续读书,增加社会经验,尽快融入到社会中。

谈起未来,于欢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规划,打算写一本回忆录,从自己小时候开始写起,包括自己的经历及感受。于欢觉得,回忆录完全只是自己的感悟,并不是想出名。这几天,他没事就翻一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编写的那本《记载中国法治进程之典型案件——于欢案》。

于欢曾从他的代理律师那里得知,因为他的案子,间接影响了丽江唐雪反杀案、保定田丰案等事件的审判结果,并引起了关于“正当防卫”以及“防卫过当”的讨论。他觉得,如果能因为自己的案子,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那么自己还是有价值的。

这次回到家之后,他出门买菜逛街、与朋友聚会都会戴上帽子和口罩,但即使这样,在大街上还是会被认出来。很多人为他加油打气,于欢为此充满了感激。他对自己的总结就是,于欢还是那个于欢,只不过体重轻了点,思想成熟了一些,看事情全面了一些,下一步想读大学拿个文凭,至于个人情感的问题,于欢坦承他还没有考虑找对象的事。

于欢前几天在姐姐于家乐的帮助下注册了微信,微信名取为“归来去”,他也想以此名定为回忆录的书名,于欢说,自己需要沉淀下来思考这段经历,这次回家是回归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自己人生的新起点。(津云新闻记者 赵克)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新浪热点

山东“辱母案”当事人于欢提前出狱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163juaenry 120
于欢,祝你好运!
广西崇左
回复TA
老农41 78
于欢是好孩子!在母亲受辱时挺身而出,好样的!
黑龙江哈尔滨
回复TA
fm1234 62
认为应该无罪
北京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30条评论
全红婵正面回应体重变化影响动作401万
美国有人开始囤货了400万
朝鲜平壤国际马拉松现场画面382万
村委会称去世驴友吃完面突然倒地377万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击323万
网红李美越被打码321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