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括号就不会聊天是一种什么病?
原标题:不用括号就不会聊天是一种什么病?(进来诊断
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是我。
无论你身处哪里,年龄几何,都不得不承认如今的社交太难了。不但要全方位解读对方发来的表情,用几十个哈来强调自己的快乐有多真诚,还要进化出全新的技能:只在半括弧里说真话,一人分饰两角,自己给自己捧哏。
1919年底,在《新青年》杂志7卷1号的扉页上,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篇《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其中对“。”、“,”、“;”、“;”、“()”等13种符号的功能和用法作了统一的规范和说明。在此之前,胡适、鲁迅和钱玄同多次提出过标点符号的重要性,认为标点符号在表达感情的作用上不亚于文字,括弧也不例外。
括弧的官方解释,一般是指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使用的符号。这种注释是夹在正文中间的夹注。写文章写到某个地方,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有时需要加个注释。
把这个含义引申到线上聊天,场景也是如此类似。在生活中,我们会使用大量的非言语信息,比如面对甲方露出卑微而尴尬的假笑,面对“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会直接侧身回避以示拒绝……但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看不到彼此的表情,听不到彼此的声音,面对的只有冷冰冰的文字,我们无从感知对方的真正意思,只能在相互揣摩中任由情绪无谓地消耗。
比如,当你给男朋友发了一条:“那你睡吧”希望得到“不想睡,想跟你聊天”的回复以确认自己在爱情的海洋中漂流时,却被一句:“好的,拜拜”拍进了狂风巨浪。但谁又能保证,能在聊天时猜得到对方每一句的言外之意呢?
表情符号的诞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文字的带来的匮乏与尴尬,从最初的 “:)”到如今被应用最多的表情包,线上聊天的猜不透模式被解救了。然而在心理学中,情绪的分类尚无定论,作为拥有复杂情感的高级动物,有限的emoj和难以准确击中靶心的表情包,渐渐无法满足我们的沟通需求,半括弧社交应运而生。
顾名思义,所谓半括弧社交就是利用括弧为自己的语言做补充说明,它承载着展现心理状态、缓解尴尬场面、自行提供台阶的关键作用,无论你想说什么话,写在半括弧里,就仿佛变得合情合理。
在已经说完的话后,附上一个半括弧加上动词,这句话仿佛突然灵动了起来,自动在对方脑海中形成一个场景。比如当你发送一个(看戏,对方眼前大概率会出现《武林外传》的著名表情包,而发送一个(假笑,对方则会不由自主脑补出假笑男孩Gavin的世界名图。
诸如此类的还有(托腮,(挠头,(锤桌,(擦泪……甚至只发一个平淡的(笑,都仿佛比表情包看起来更加生动可爱。这些动词分分钟为你的前一句话注入灵魂,死板而乏味的文字有了生命,你们的对话也有了让人继续的动力。
在半括弧中直接加入形容词,则能更直观地体现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在叙述一件事的结尾加上(突然伤感,聊天的氛围因为这几个字会迅速down下来,而对方大概知道了自己应该开始准备倾听一段情感故事或者提供更惨的故事以维持彼此感情。或者一个简单的(开心,就足以让对方感受到几乎要溢出屏幕的快乐与笑脸,让人不禁也对着手机露出慈祥的笑容。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解释,这一理论认为人们感知客观对象时,总是有选择地感知其中的一部分,并以感知的这部分进行加工,从而让我们去理解事物。也就是说,我们看到文字或者图画可以脑补出更多的场景,是因为我们心中本身对这种场景非常熟知,就像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各种表情和情绪。
广为人知的视觉图利用了人们的格式塔心理
在半括弧中直接表明自己心中所想,所要付出的心理建设就比直接表达少很多。我们在沟通中常常使用的一个原则是英国语言学杰弗里·利奇家在《语用言原则》一书中提到的礼貌原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给大家留个面子”。我们会因为面子,在社交中宁愿自己吃亏,让别人获益,因此不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半括弧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说出心里话。
试想,当你对同事提交给你的方案不满意时,一方面难以开口要求对方加班修改,怕搞僵同事关系,另一方面对于TA挤压给你的大量后续工作又感到不公平,不妨利用半括弧给对方发一句:“辛苦啦,方案需要修改,标出的细节部分再完善一下吧(晚一点再给我也没关系。”催稿的重点变成了括弧内对时间的宽限,提出要求的同时展现了自己的体贴。在向领导提出自己的意见时,适时地句子末尾加上一个(灵感突现,或者(这样真的会更好,一个谨慎可爱但是坚持独立思考的优秀员工形象跃然屏上,让人好感倍增。
在谈话的气氛有些尴尬的时候,正确使用半括弧也可以成功将微妙的氛围变得活泼有趣,简直是回避型人格的福音。当你第一次加上相亲对象的微信准备展开愉快的对谈,却发现两个陌生人之间不知道聊什么话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半括弧让两人快速地熟络起来并自然而然地邀约或者答应/拒绝邀约。比如我平时没事就看看电影什么的(当然是一个人去,最近有什么好片子吗(不如约一波,括弧内的文字为聊天增加了新的内容,解决了无话可说的尴尬。
刚刚被拉近一个新群聊,被要求和大家打个招呼,这时候社交恐惧症的你发送一个干巴巴的“大家好”,直接斩断群聊继续的可能。但如果借用半括弧,表达自己小心翼翼的紧张状态,发送一个大家好(人好多啊,或者:新来的大家多多关照(挠头,即可有效缓解独自面对人群的尴尬,树立可爱活泼的形象。
再试想这样的场景,你和同事因为一件事意见不和在工作群里争执不下时,为了不让紧张的战斗氛围继续,也为了不给同事留下刻薄的印象,应当有意识地使用中括号缓解情绪,一个(扶额,可以将瞬间拉回动漫场景一般可爱的画面。
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半括弧带给他人和自己的暗示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情感的传递,(或许)也能加大期望结果发生的概率。比如一句 明天晚上去吃火锅吗(去吧,或者你喜不喜欢我啊(当然。这样的表达传递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期望和强烈的意愿,会在无形中给他人造成影响。
在社交中半括弧的一个更加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一个退路,半括弧内的文字就是我们给自己搭好的台阶,一旦发现前方是万丈深渊或者跨不过的高墙,就能迅速挥挥衣袖从台阶上溜下去。比如当你想告诉朋友,今天点了一杯奶茶,但是心里却时刻遭受着卡路里的谴责,担心受到对方对自己健康与自律情况的质问,这时就可以发送一句,今天点了一杯超级好喝的奶茶(胖死我算了。吐别人要吐的槽,让别人无槽可吐。
想在朋友圈里发布一张P妈不认的做作自拍顺带赞美自己,又怕招来在朋友圈立耿直人设的朋友的嘲讽,只需在文案里写上 我好美(呕,一个美丽又真实的你就这样展现在大家面前。
当然很多比较消极的人,喜欢给自己预设一个负面的结果,以便在真的出现不好的结果的时候,保留住最后一丝尊严,自己的心理上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情况更像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防御性悲观,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人会把悲观当成是一种管理焦虑的策略,往往通过降低期望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防患未然之上,来消除心中的慌乱不安。在对别人提出要求的时候表现更甚,比如令人窒息的告白场景,发送一个可以做我男朋友吗(也可以当作没看见,你喜欢我吗(不吧,令对方感觉到你的小心与卑微,也给自己找好了一个台阶。
在沟通方式变得越来越多的今天,想要准确完美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却没有变得更加容易,缩写、表情包、半括弧……年轻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让社交变得生动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