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院士给小学生上课:讲座"拖堂"孩子们意犹未尽
原标题:91岁院士给小学生上课:讲了一个半小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
昨天(3月20日)下午4点放学后,人大附中实验小学DI创新思维社团的教室里,迎来一位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他可不是一般的老爷爷,他是古人类学家、今年91岁的中科院院士吴新智。
“奶奶的奶奶、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坐好后,吴院士打开专门准备的PPT,孩子们看着屏幕情不自禁把题目读了出来,读完都哈哈大笑。吴院士也笑了。他慢条斯理、风趣幽默地开讲了。
这也是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组织的“院士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一堂课。
“科学家挖出人骨的时候,发现旁边的泥土里有孢子花粉化石,花瓣都烂了,但花粉变成了化石。这说明亲人在埋葬他的时候,在旁边放了鲜花。这个时候人想的多了,更聪明了,除了吃饱,有了精神的追求……”
从原始时期的动物,讲到早期人类;从中国的考古发现,讲到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从颅容量讲到人类智商的进步。深奥的古人类学知识,在一张张幻灯片、一个个小故事中,变得生动、易懂。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听着,吴院士声音不大,但即使在最后一排,也听得很清楚。
课后提问环节异常踊跃。因为爷爷有些耳背,孩子们就走到讲台前,面对面大声说出自己的疑问。
“您刚才讲到阿尔法种,古猿有很多种,直立人也有很多种,我们怎么证明谁是我们的祖先?”
“我们从古代人的头骨里提取出DNA做研究,证明我们和古人类之间的关系,那DNA会不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发生变化?”
“您说现代人的颅容量在10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那现代人有没有颅容量比2000毫升还大的?”
……
吴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还根据提问内容补充讲解了新的知识点。最后,他还表扬了提问的孩子们,“你们都有科学精神,就是要怀疑。我今天讲的内容,也可能因为口误讲错了,也可能今天是对的,明天就不对了,你们怎么知道不对了呢?除了听老师讲,还要到图书馆去查,随时关注科学研究的进展,你们就能推动科学进步。”
原定一个小时的讲座,一个半小时才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时间很短,但爷爷讲的内容特别丰富,好像我看过的所有这方面的书,都涵盖了。”五年四班的陈梓昂说。他一连提了三个问题,爷爷都给他解释清楚了。
中关村街道本年度“院士讲堂”系列活动将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5位院士,来为中小学生开讲,内容涉及古人类学、数学、人机与环境工程等。
中关村街道辖区内工作生活着130多位院士,还有5000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其中,居住生活在街道辖区的院士就有近百位,是全中国院士最密集的地区。
为做好院士和科学家们的服务工作,中关村街道积极建设“中关村院士之家”,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了“新春送祝福”“生日送祝福”、上门志愿理发、院士指导“中关村·智聚”创业大赛等活动,今后将组织开展“院士讲堂”“院士沙龙”系列活动。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