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圈为何成性侵多发区?心理学者给出这3个因素
原标题:公益圈为什么成了性侵“多发区”
心理嘀咕
要避免和遏制公益圈性侵频发的现象,就需要对资深“大佬”与年轻女学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建立起类似典型职场那样的制度性约束和限制。
近日,国内公益圈接连有“大佬”被曝出涉嫌性侵女学员或女志愿者。先是被誉为乙肝斗士的知名公益人雷闯被女志愿者指控在三年前的徒步活动中遭其性侵,随后,雷闯承认性侵指控属实,表示后悔莫及,考虑向警方自首。紧接着公益圈的“冯校长”冯永锋也被女学员指控性骚扰。昨日上午,冯永锋对举报内容作出回应,并罗列“性骚扰”的事实,期望得到原谅。
其后,陆续有公益圈其他人士也被扒。公益圈俨然成了性侵的“多发区”。
以慈善、公益为标识的公益圈,为什么会成为性侵“多发区”呢?这恐怕与公益圈自身的一些特点分不开。
与任何职场性侵事件一样,公益圈性侵之所以发生也主要由三个因素影响。一是权力落差。性侵事件的加害人与受害人往往存在着显著的权力落差,前者相比于后者拥有相当的权力。当然,不同的职场,权力的意蕴可能有所不同。
影响职场性侵的第二个因素是加害人往往是拥有权力的资深男性。在职场中,实施性侵的加害人往往是位高权重的男性资深高阶管理人员,或者举足轻重的男性资深员工。位高权重好理解,意味着权柄;资深在许多职场语境中,也同样意味着某种权力。
相对地,影响职场性侵的第三个因素就是受害人往往是没什么背景的新入职年轻女性。新入职的职场新人也就意味着在职场根基浅,拥有权力的加害人可以给她们提供利于职场适应和发展的种种资源,甚至稀缺资源。
权力落差、资深权重的加害人、年轻新进不久的受害人,构成了职场性侵最关键的三个因素。公益圈与其他典型职场的区别在于,年轻新人进出频繁,大多是怀着理想主义情怀,凭着年轻热忱而投身到公益事业来的,她们既缺乏经验,也不怎么具有专业技能。
因此,在公益圈内,在某一领域具有声名、历史业绩和资深资历的“大佬”,相对于年轻的学员或志愿者来说,就具有专业上的权威。同时,这些“大佬”往往是兼职身份,与年轻的学员或志愿者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不像典型职场有着缜密的制度约束和限制。
就这样,缺乏制度约束和限制的松散合作关系;进出频繁人数众多的年轻女性新人;“导师”般的权力和对年轻女学员或志愿者的影响力,这几个因素叠加,性侵事件频发也就不奇怪了。
而要避免和遏制公益圈性侵频发的现象,就需要对资深“大佬”与年轻女学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建立起类似典型职场那样的制度性约束和限制。非但如此,有效的制度约束,还需要落实在有效的制度性惩戒和制度性防范上。
可喜的是,随着多例涉嫌性侵的“大佬”被曝光,许多公益机构和组织已经行动起来,着手从制度建设上来完善对女性志愿者保护。希望这一番“风暴”能真正成为助益公益圈风清气正的契机。
□唐映红(心理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