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新京报谈雷闯性侵丑闻:公益人士应更爱惜“羽毛”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公益人士应比其他人更爱惜“羽毛”

■ 观察家

在国内的民间公益尚处于发育期的背景下,一次负面新闻,或许会让无数公益人士为塑造公益圈形象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最近的舆论场中,曾经的乙肝斗士、公益组织负责人雷闯性侵同事丑闻,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原因在于公益人士与性侵丑闻之间形成的强烈落差。这种落差也直接导致了丑闻的被放大。

结果是,公益行业似乎成了“破窗”。雷闯涉性侵事件引发人们用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公益行业,公益人士性侵、性骚扰“旧事”很快被人扒出来,一场针对公益圈的“扒粪运动”呼之欲出。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其一度使我国慈善组织受捐额下降86.6%。该事件以郭美美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炫富始,以2015年郭美美因组织赌博而被判刑坐牢为高潮。其所以受到舆论和公众持续多年的关注,与郭美美涉入的慈善、公益行业的高度敏感性有关,人们容不下其中的瑕疵,更容不下任何猫腻。

毕竟,公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社会公益组织以公众的福祉和利益为主要目标,内含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追求。在公益的语境中,公众对公益人士都怀着很高的道德期许,客观上公益人士也往往居于一定的道德高地。公益人士有公益之“表”,就须有道德之“里”,两者理应在公益人士身上合二为一。

如果表里不一,打着公益的旗号行苟且、伤天害理之事,很容易引发社会公愤,遭遇猛烈的抨击。像这次,有媒体在报道雷闯涉性侵事件时,就用了“提出防性侵建议6个月后,知名公益人被指为性侵者”的标题,在反讽中强化了批判火力。

以此看,对公益人士来说,理应比其他人有更高的自我道德要求,甚至应有道德洁癖。说得更明白些,管不住下半身、兽性蠢蠢欲动的人,就不该从事公益行当。特别是在国内的民间公益尚处于发育期的背景下,一次负面新闻,或许会让无数公益人士为塑造公益圈形象的努力付诸东流。

揆诸当下舆论场,总有人说,这些人性侵归性侵,公益归公益,功过得一分为二看待。这不无道理,但从对公益人士的道德期许看,强调“先做人再做事”,并非多余。人生和做事都是一场修行。公益人士就该时时对自己有一种道德上的清醒,下一些修身、内省的修养功夫,经常与“公益”进行调适。否则,以发大善心始,以身败名裂终,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某种程度上,公益圈只有个人修身还远远不够,所有从业者都应爱惜羽毛,这也需要高于其他圈子的行业自律与自净,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砥砺的氛围。我们不希望看到,在公益圈出现这样的景象——一些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成为一个自我道德期许很低的行业的“另类”,果真如此,那一个行业的崩塌也就不远了。

□杨于泽(媒体人)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天地人间户外店 9
哈哈还记得有个助学项目,负责人性侵未成年,换取助学基金吗
北京
回复TA
用户156****9717 7
本来社会对于公益就是持有摇摆不定的态度,中国的公益事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却偏偏最容易发生这样那样令人寒心的事情,中国人不缺钱也不缺做公益的信念,但是我们不想把我们热心于世的努力去浪费在一些社会残渣身上,公益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有很多问题去处理。
吉林
回复TA
天生纯粹 5
一捧就膨胀,一膨胀就犯法,周而复始,对这类什么斗士,公益人都敬而远之。
广东深圳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59条评论
全红婵正面回应体重变化影响动作401万
美国有人开始囤货了400万
朝鲜平壤国际马拉松现场画面382万
村委会称去世驴友吃完面突然倒地377万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反击323万
网红李美越被打码321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