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谈暴雨天触电身亡:不但要事件善后 更要追责
原标题:媒体刊文谈暴雨天触电身亡:不但要事件善后,更要法律追责
6月8日晚19时许,群众报警反映在广东佛山的禅城区汾江中路花园购物广场正门公交站有人触电倒地。接报后,公安、医疗、供电、消防和交通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切断附近电源,将两名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经核实,两名伤者为母女关系,后两人均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交通部门关闭区内所有公交站牌电源,组织人力连夜开展排查,相关部门正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在默哀之余,笔者不由想问:难道公交站台广告牌是否漏电,只能等待一场暴雨,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检测?
面对极端灾害天气,再快的反应速度和再有力的即时应对,都不如平时将公共设施维护工作做到位。我们不但要事件善后,更要法律追责。如果不能理清事件背后的责任方,就算看再多的保命帖,也敌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
公交站台积水归谁管?
暴雨后公交站台严重积水,似乎已经被大伙司空见惯了,深圳近日甚至出现了司机和安保搭木梯帮乘客上下车的画面。本案中,正是因为该公交站台严重积水,这些积水不能及时排走,成为了导电帮凶。
那么,公交站台积水是如何形成的呢?据资料分析,车辆在刹车时会对道路进行碾压,从而导致道路的损坏,尤其是公交车等重型车辆。人行横道、公交站台附近正是车辆经常出现刹车的地点,长时间的碾压使得道路出现中间高两边低的情况。因此,一旦下雨,雨水会顺着地势流向道路两侧的低洼处,从而造成积水。
这一块的维护工作通常由市政工程处负责,该部门应当在每年汛期来临前,对全市的地下排水管线做一次“体检”:①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在积水路段增加窨井数量(多设收水口),确保雨水及时排入地下;②及时清淤堵塞的排水管线,在必要的路段布设新的地下排水管线;③在地势低洼容易出现积水的位置,用沥青垫平,让雨水流向有窨井的地方。
该公交站台设计是否合理?
公交车站台是城市公共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城市外部环境重要的功能性设施,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也是人们在公共空间与人、环境产生联系的纽带。其中,公交车站台的台阶高度与方便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群众出行体验。
本案中视频显示,公交站台已经被积水完全覆盖。根据《公共汽电车站台规范》:站台长度不应小于停靠位之和,宽度不宜小于2.2米,人均面积不宜小于0.5平方米,高度宜高出路面0.2米。换句话说,如果该公交站台的台阶高度不合规,且不能做出合理说明,城市客运管理处是要负有一定责任的。
该公交站台广告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国内公交站台最初的功能就是遮风挡雨,结构也非常简易粗糙。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引进候车亭户外媒体广告,公交站台的款式和结构也开始不断丰富,产品工艺也在不断改变。公交站台广告牌的植入既可以帮助客户在最短时间里覆盖最大的目标受众群体,还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客户品牌的知名度,其本身也是美化都市环境的一道风景线。可这风景线背后安全隐患该由谁负责,又由谁来把关?
据初步了解,本案当事人触电原因疑似公交广告牌漏电,公交站已被围蔽。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但是产品质量问题绝对不容忽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三条均有如下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按照调查程序,交通部门应及时委托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等权威部门对涉案广告牌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切实排查此次事件背后的安全隐患。
公共设施效益应服务于安全
公交站作为公共设施,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可谁也不会想到公交站会有什么危险。可事实上公交站并非绝对安全。现在公交站也成为了广告必争之地,据了解同一城市不同繁华地段的路线价格也不同,营运公司一般将路线按热门程度划分为A、B、C级等。其中A级价格最高,二线城市中A级公交站台灯箱广告价格约为1.5万元/年,B级大约为1.2万元/年左右。那这些广告费又有多少被用于公交站台广告牌的安全维护?公交站做广告未尝不可,但请首先保证安全。
不求保命帖,但求责任心
同样是公交站台,让我想起了2018年1月4日合肥市望江路BRT公交站亭顶板积雪倒塌事故。该事件被最终认定为重大安全事故,共有4名涉事人员被刑拘,多个单位负责人被处理。
据调查报告显示,该事故直接原因为连接公交站亭顶板与立柱的承托弓铸铝件强度不足,发生断裂,造成顶板倒塌;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设计深度未达国家标准,图纸修改后未经审查,安徽省创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盲目施工,浙江信安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市重点局、合肥公交集团在设计、招标、建设、监管等环节存在失职行为。
暴雨、大雪、台风等极端天气,很多时候扮演了城市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能力的检测者角色,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可是痛苦本身没有意义,对痛苦的思考才有意义。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和风险防范中,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未雨绸缪,杜绝侥幸心理,切实提高城市在安全、秩序保障等方面的冗余度,避免公共设施因年久失修、推诿扯皮而导致致命的后果。
来源:《方圆》杂志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触电案例:
媒体评论:
雨天“保命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