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评王凤雅之死:以性别平等为幌子的阶层区隔
原标题:眼癌女童之死:以性别平等为幌子的阶层区隔
河南眼癌女童王凤雅之死的罗生门持续了一周,到周日为止,事件经历了180度的反转,真相基本浮出水面,所谓的爱心人士和自媒体对女童家属“重男轻女,用女儿的救命钱给儿子治兔唇”的指控与事实并不相符;女童的奶奶也对媒体表示,将对最先“曝出”这一事件的大V陈岚等人的诽谤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王凤雅事件引发的媒体风暴让我们联想到2016年奥运会期间自媒体和网友对体操运动员商春松家庭的恶意揣测,他们同样将商春松想象为“樊胜美”式的、被原生家庭敲骨吸髓的女儿,要省吃俭用为残疾的兄长买房。商春松与王凤雅的事件都说明,看似政治正确的性别平等议题在很多时候其实充当了非常傲慢、充满歧视与偏见的阶级话语的挡箭牌。通过性别的政治正确,中产的意识形态以启蒙者、救世主,或者说是“圣母”的方式无碍地干涉甚至毁掉本就十分脆弱的底层生活。
上周,一篇题为《王凤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章称河南省太康县的一个名叫王凤雅的两岁半女童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癌,其母杨美芹在众筹平台筹得15万元善款之后,却将钱用于给儿子治疗唇腭裂,而置女儿生死于不顾,导致王凤雅于今年5月4日不幸离世。
文章将王凤雅之死归咎为“罪恶的父母”,认为王凤雅的父母重男轻女,对女儿的病采取消极治疗的态度,才导致了本来有治愈希望的王凤雅含恨离世。后来,随着媒体的跟进报道,事件发生了反转。根据“界面新闻”报道,王凤雅的父母在众筹平台上共筹集了3.8万余元善款,而非网传的15万元,善款全部用于给王凤雅治病,孩子去世是因为医治无效,并非消极治疗。众筹平台“水滴筹”公布的数据印证了家属的这一说法。而王凤雅弟弟的唇腭裂,是另一家慈善机构嫣然天使基金资助治疗的。
“腾讯大家”作者姚遥将王凤雅事件描述为“圣母与底层社会的一场遭遇战”,他认为,这不是一个单一事件,它关乎何为真正的志愿、真正的慈善。
文章指出,孩子的恶疾,让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夜之间接触到一波又一波的陌生人,以志愿者的名义要帮助他们。开始,孩子的家长对志愿者还是信任的,并跟着他们去了大城市求医,求医的过程双方说法不一,但有一个事实可以肯定,那就是,住院的事情并没有真正落实,志愿者也退出了。之后,新来的志愿者也并没有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能力和资源,切实地帮助到这家人。最终,双方的关系彻底闹僵,家人甚至拿出孩子已经去世的说法,来拒绝志愿者的进一步介入。
不能否认志愿者的初衷是好的,但他们没有争取到家属的信任,这也并不是家属的责任。在姚瑶看来,对于一个拖着病儿、心力交瘁的家庭来说,外界不到位的帮助,只是消耗了家人的经历和耐心。
姚遥认为,帮助人这件事并不容易,而打着助人的旗号占领道德高地,对他人的生活和选择颐指气使却很容易。在慈善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缺的不是有善心的人,缺的是对每个个体生命平等的尊重。因为自恃有资源、有知识的人,一旦不自觉地滋生出优越感,滋生出一种救世主情节,往往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圣母所谓的“改变世界”,只是希望他人服从于自己,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行。王凤雅事件的结局,就好像许多失败的扶贫项目一样,援助者悻悻离去,然后对外界说:这群人太懒了,烂泥扶不上墙。
姚遥提醒,不要让顺手做个好事的道德冲动,演变为对受助者尊严的随意践踏,这是慈善精神成长背后,需要警惕的道德陷阱。
专栏作家张丰则在《三岁女童王凤雅之死:城市精英对乡村的一次侮辱?》中指出,事态之所以发展到“网络暴力”的程度,是因为所谓的爱心人士在事实还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就对王凤雅母亲的医疗选择先入为主地做出了“农村人重男轻女”的道德判断。但让这些“城里人”正义感爆棚的,恐怕不是爱心,而是社会上普遍的正义缺失所带来的一种焦虑,这份焦虑使得他们急于去寻找一个承担罪责的具体对象,很不幸的是,杨美芹成了这个替罪羊。
时评人陈迪通过王凤雅事件,探讨了当前中国主流媒体、自媒体与新闻空间的困境。文章指出,随着真相逐渐水落石出,我们发现最初自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是严重失实的,面对这样看起来耸人听闻的事件,严谨的态度,是在记者到场之前,不转发不评论。陈迪在这里所说的“记者”,指的是“有强大采编能力的主流媒体”记者。
陈迪指出,媒体在我国具体国情下的特殊角色、任务与规则,决定了它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完全的市场竞争主体,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市场,传统媒体受到的冲击非常严重,份额与收益断崖式地下跌,富有经验的采编队伍大面积流失,调查记者仅存的规模无法覆盖全国上下的新闻热点事件,必然导致空余出大量空间,能够让自媒体抢到部分事件的第一落点,并影响舆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自媒体都是流量导向、罔顾事实的,但至少在采编能力和把关标准上,自媒体不会以传统新闻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也不需要这么做。这次的王凤雅事件暴露了当下中国媒体生态的一个困境:传统媒体规模萎缩、资源不足,导致对于新闻事实的采集与报道质量下降,挫伤了自身的公信力;遗留下来的空间被自媒体占据,但自媒体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去坚持传统媒体的新闻操守。这种困境所导致的结果是,热点新闻事件常常在谣言与反转中来回反复,最终让公众陷入什么都不敢相信或者认为一切都是阴谋、套路的愤世嫉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