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社会

新京报追问分贝筹:同一受助儿童却有不同名字生日

新京报

关注

原标题:三问 “同一天出生的你”:善款到底是不是捐给同一天出生的TA | 新京报快评

点击进入专题

这是为特定儿童定向筹款,还是为不特定儿童筹款?

文 | 姚遥

这几天,一个名为“分贝筹”的爱心活动刷爆了微信朋友圈。活动页面宣传称,用户输入自己的生日,可寻找和自己生日相同的贫困学生,为其捐赠一元钱。活动推出没多久,就遭到网友质疑。有网友扒出,活动页面上的同一位受助学生,却有着不同的出生日期、姓名。

目前,深圳市民政局已开始调查“同一天出生的你”网络募捐活动,调查结果将及时对外发布。

“分贝筹”该项目的初衷,是为云南贫困儿童募集善款。如今却遭到各方质疑,除了存在“一孩分饰多角”的问题外,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整个公益圈探讨与反思。

问题一:到底要为多少孩子捐款?

“同一天出生的你”筹款活动设计得非常吸引人,但项目设计、信息公开上存在明显不足。

活动发起方在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此次接受捐款的孩子都来自云南省镇雄县,总人数将近400人,实际登上活动页面的共366名孩子;如果这366名孩子个人受捐超过1200元(中小学一学年的学费),则余下的钱将转发给剩下未登上活动页面的孩子。

可从捐款页面流出后截至23日下午1点半,该活动已收到44万元的捐款金额。该金额已经可以覆盖到页面中存在的儿童,但是主办方并没有停止捐款活动。24日中午,捐款金额达到2555898元时,方才在舆论质疑下将页面关闭。主办方此时声明,所有资金将用于云南镇雄县的2130名贫困学生。

问题是,孩子的人数发生了巨大改变,为何不在之前就明确告知大家?

筹款活动做得好,无疑能帮助到更多的儿童,这是好事。但是,捐款者是根据主办方募集善款时提出的信息而做的决策,如果前后信息冲突,难免遭遇信誉危机。

从专业慈善的角度看,主办方发起活动之初,就应确认这是为特定儿童定向筹款,还是为不特定儿童筹款。如果是前者,额度满了之后应当尽快停止;如果是后者,也需要马上通知大家,否则就存在筹资超过预定目标的问题。

问题二:已享受转移支付为何还要受捐?

从平均金额来看,活动主办方始终按照1200元的标准资助儿童,并将资金直接拨付给儿童监护人。主办方设定1200元的资助标准,参照了中小学的学费,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公立学校中不存在学费的问题。

但事实上,主办方公布的受助儿童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根据国家政策,这部分儿童享有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的助学金支持。这就留下了疑问:已经有国家转移支付介入,这些儿童为什么还需要捐款这类的社会资源?

贫困儿童确实需要更多的帮助,但在国家政策已经开始加强经费保障的情况下,这样做有无必要?是不是还有更需要的人需要帮助?此外,公益组织除了直接发放现金,是否还有更好的帮助手段?

将资金直接交给困难家庭支配,的确是一个办法。但困难家庭不会因为有了钱,就能脱离困难的处境。事实上,公益圈内早已达成共识,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成果,不能仅给钱,而是要真实帮助脱困,这才是公益组织更需要聚焦和发力的地方。

问题三:如何保障儿童隐私?

“同一天出生的你”活动引发的爆款,基础在于一个个具体的儿童举牌在屏幕的一端和捐款人互动。这对于激发捐赠人的参与感和热情有极大的提高,也是活动爆款刷屏的基础。不过,儿童隐私过多地被暴露出来,也可能面临被侵害的风险。

这些年,在儿童项目中,一般也开始注意儿童隐私的保护,即便确认了肖像权的使用,但还需要尽量避免年龄、出生日期、家庭信息等太多细节被暴露。

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贫困人口需要脱困,也需要尊严。一个孩子被打上了困难儿童的标签,并且面部信息和个人信息被过度曝光,这个标签可能将持续陪伴他一生。

无疑对儿童信息越多曝光,对捐赠人的带动更有效,对筹款是有利的。但是,公益活动中,筹款毕竟不是唯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多地保护受益儿童隐私,给他们一个有尊严的成长空间,同等重要。

“同一天出生的你”策划精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活动产生的争议也需要直面,不容忽视公益活动中的根本价值和伦理基础。帮助困难儿童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尊严和安全。

从凉山“假慈善”直播事件到罗尔事件,再到“一元购画”事件,一直到现在的“同一天的你”,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些公益组织在不断创新,将慈善活动搬到线上。带动公众捐款、帮助贫苦之人固然好,但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会将任何一点瑕疵都转变为公众对整个行业的质疑,这必须引起整个公益圈的重视。

公益不易,且行且珍惜。类似“同一天出生的你”等创意募捐或爆款募捐留下的教训,显然需要公益同行们好好反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