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国辩20年,路在何方?

南方日报

关注

1993年,新加坡,28岁的蒋昌建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下称“国辩”)决赛场上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要用它寻找光明”,让这届比赛为人津津乐道。蒋昌建一举成名,成为全民偶像。如今他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当年,蒋昌建所在的复旦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参加首届国辩并最终夺得冠军,在国内引起轰动。它让观众知道了什么是辩论,感受到了汉语表达的魅力。

20年来,国辩培养了一批“辩论明星”,也吸引了一代代青年学生参与。今年,中央电视台停办这一比赛,给国辩画上了一个略显仓促的句号。

就在很多人担心华语辩论是否就此失去最高级别的比赛时,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表示希望能将此项赛事承接下来,并于近日举行了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辩论是否走向衰落?辩论赛和辩手水平是否不如以前?华语辩论未来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国辩“最佳辩手”。

●南方日报记者 李梦瑶

策划统筹:金强 袁丁

▊▊▊华语辩论走向衰落?

以前的华语辩论虽然好看但参赛人数有限。如今,华语辩论的环境、土壤大有进步,整个华语辩论的基础更加扎实

1993年的国辩决赛在10月1日晚上央视黄金时间播出,随后的国庆假期里,央视播放了之前比赛的录像,在当时形成了收视热潮。那一年,辩论成了最时髦的话题之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辩论赛更是各大高校最活跃的社团活动。

可这股热潮却没能持续多久。1999年,西安交通大学虽然夺冠,比赛精彩程度甚至超越1993年国辩,引起的社会关注却大不如前。此后,国辩收视率开始下滑。2003年的国辩,除决赛外其他场次一律安排在央视一套非黄金档播出;自2005年起,国辩彻底退出央视一套。至此,国辩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到2007年,国辩甚至更换了名称,成了“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

20年间,国辩,或者说华语辩论,看似已从高峰走向衰落。

“与其说是华语辩论的关注度降低,不如说是电视辩论节目收视率下降。”在2003年、2005国辩最佳辩手、台湾世新大学队成员黄执中看来,以前的华语辩论是“有花无土”,像烟花一样,灿烂却没有根基。“以前国辩两年一次,还是由指派的队伍参加,虽然好看但参与人数有限。如今每年国际级别的比赛就有三四个,由各省份、高校举办的级别稍低的比赛则不计其数。虽然社会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整个华语辩论的基础却更加扎实。”

仅以2013年为例,国际级的华语辩论赛可谓贯穿整年:2月,马来西亚德教联合总会大专华语辩论会之精英邀请赛;4月,第三届华语辩论锦标赛;7月,新加坡举办第六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8月,2013马来西亚国际华语辩论公开赛;10月,2013年度浙江省国际大学生辩论赛……

辩论赛在大学里也并未衰落。现为武汉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的周玄毅,分别以队员和教练身份参加过1999年及2010年国辩。据他介绍,武汉大学每年会举办3场大型辩论赛,“以新生赛为例,每次都有二十几个学院组队参加。”

▊▊▊明星辩手为何难出现?

赛制及辩手风格有所转变,辩论赛的观赏性和深度和之前相比打了折扣,电视转播的减少也让“造星”更加困难

辩论赛越来越多,但让人记住的比赛和辩手却越来越少。1999年国辩冠军西安交通大学队成员、央视主持人路一鸣戏称,如今不少辩论赛已成了“青年交流项目”,弱化了辩论赛本身的意味。周玄毅则认为,赛制的改变及辩手风格的转变,让辩论赛不“好看”了。

在以前的国辩赛制中,辩手有较多大段陈词的机会。2005年,主办方对赛制进行了调整,更重视参赛双方的直接交锋,辩手个人展示的时间减少。这就要求辩手在最短的时间和环节内阐述清楚本方立场和观点,辩论赛和辩手都更强调逻辑层面的对抗,少有大篇幅的华丽辞藻,比赛的观赏性就打了折扣。

2011年国辩最佳辩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陈铭说,新老辩手准备比赛方式的不同也让比赛效果产生了差异。“以前辩手准备比赛时,有众多专家、教授给他们培训,可以说集合了整个高校智库的力量。现在辩手更倾向于自己从网络或图书馆找资料,独立备赛。”少了教授们的“加持”,辩论的深度自然有所欠缺。

在路一鸣看来,现在辩手们的反应表达能力都不差,但积累、历练不够,“知识储备上有所欠缺。”路一鸣说,以前辩手们会花近半年的时间准备比赛,阅读大量书籍。现在比赛的准备时间压缩到只有2个月左右。“辩论赛不是脱口秀,需要辩手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一定的积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准备,才能打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比赛。”

除了观赏性和深度打了折扣,电视转播的减少也让“造星”更加困难。周玄毅说,缺乏了央视转播平台的力量,辩手“出名”难度更大。

▊▊▊是否该回归精英化?

辩论是一项精英化的活动,但其对象是大众。保持辩论和辩题的专业性非常重要,要赢得观众,需要的是高水平的比赛和辩手

在路一鸣看来,辩论的普及化和大众化虽然扩大了群众基础,但也造成了辩论赛的水平下降;然而,没有高水平的比赛,又无法吸引更多人参与辩论。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精英化与大众化是不是无法共存?

“从辩论的历史来看,它本身是一项精英活动。”周玄毅说,辩论是一项精英化的活动,但其对象是大众。“就像造汽车是个精英活动,但开车是大众活动。辩论也一样,它既是精英的,也是大众的。”

2001年国辩冠军马来亚大学队成员、珠海国际赛车场副总经理胡渐彪则认为,保持辩论和辩题的专业性非常重要。“国际大专辩论会,从现实来看,毕竟是一场电视辩论。如果锁定的观众群是期待获得娱乐的观众群,那就难免会把辩论议题变得轻松,甚至会把辩论赛变得综艺化。如果我们把大专辩论赛的观众群锁定为知识分子、关注宏观社会议题的群众,那辩题的娱乐化、赛制的综艺化只会把国辩和观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我认为,各国名校之所以会积极派队参与,他们期待的应该是后者。”

不论是大众化还是精英化,想要赢得观众都需要高水平的比赛和辩手。在国辩停办之后,是否能有一个代表华语辩论最高水准的新比赛来承接?

此次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的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表示,他们希望在国辩停办后把该项赛事延续下去。在与相关单位协商后,他们决定以“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的形式把赛事承接下来。

对于这个“新国辩”,大众是否会买账?路一鸣认为,新国辩的出现还在孕育过程中,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市场的选择与淘汰。“想要做成新的国辩,要看哪个主办单位能坚持的时间长,规格越办越高,现场效果越办越好,到最后大家就会认同它。能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所有辩手都心向往之的比赛。”

辩论提供给人

另外一种思考方式

?记者手记

20年间,国辩淡出大众视野,回归到它原本的小圈子中,但辩论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永远不会褪色。

黄执中说:“辩论是思维界的奥林匹克,是对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通过辩论,能够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合理的规则和方式来表达意见,进行判断。

路一鸣说:“辩论赛训练的是人的思辨能力而不是伶牙俐齿。一个有思辨能力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比一个没有思辨能力的人更有优势。”通过辩论带来的思辨训练,人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有更多的思考,在参与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时都更有用处。“辩论提供给人另外一种思考方式。”

对于华语辩论未来的发展,这些明星辩手们认为,辩论在保持其专业水准的基础上,可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高校中可以有普遍意义上的辩论赛和学术性的辩论,在社会上也可以有针对社会利益问题进行的辩论和讨论,甚至网络上针对某些问题和观点的讨论也可以理解成辩论的一种扩大形式。“辩论的作用应该是增添交谈中的理性因素。”周玄毅这样总结。

相较于国外的辩论多与政治挂钩,在中国,辩论与高校、学生密不可分。在没有了电视转播之后,华语辩论是否会成为单纯的校园社团活动?辩手们期待的辩论多元化发展该怎样实现?社会大众对辩论赛的兴趣怎样从过往的明星辩手身上回归辩论本身?这些都寄希望于新一代辩手的成长,寄希望于有能被观众记住和讨论的比赛出现。

(原标题:国辩20年,路在何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