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沥滘改造在即,保祠堂也要保特色民居(2)

金羊网-新快报

关注

■阳台底部是彩绘的金鱼和铜钱的灰塑。

■清代建庙石碑藏身诊所。

■环秀坊4号之一,据称是罗明燏设计作品。

30多处传统民居保存完好还有规模数一数二的天后庙

沥滘是海珠湖以南的古村。从广州海珠区东西向的南洲路往南,通过沥滘村牌坊进入沥滘村,一条漆黑飘出异味的河涌,沿着沥滘东街一直延伸向深处。据当地的街坊介绍,河网密布曾经是沥滘村的一大特色。现在,河涌被大量水泥石板覆盖,但偶尔出现的拱桥以及这条弯曲的河涌,仍然带有水乡的味道。

水的两旁,多见三人环抱也抱不过来的大榕树。老人常常聚集在树下乘凉。

村内祠堂既多又分散,现存12座,几乎每一“约”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祠堂,规模大小却不尽相同。

据村民介绍,卫姓村民取得功名的人很多,有功名的人就想建祠堂光耀门楣,因此祠堂也比较多。

祠堂大如省级文物卫氏大宗祠,小如崌崃卫公祠等,始建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有些甚至更早。一些祠堂如崌崃卫公祠等被改为仓库或其他用途,但结构依然较为完整。

除了祠堂,一直被忽视的30多处传统民居也是沥滘的瑰宝之一。大部分分布在沥滘中部和北部,如沥滘东街、五约、水基大街等。麻石铺路的巷子两边是带有石门套的青砖民居。麻石板两边,是传统的的狭窄的下水沟,沥滘历经800年历史,街区肌理却仍保存完好,民居也自有一番历史韵味。

水基大街1号

西式二层洋楼石米批荡、灰塑、石门套、如意阳台栏杆

抗日战争时请日本人建的房

乱张贴的广告单、垃圾、停放的车辆遮蔽了水基大街1号曾经精美的外墙。

外墙是上海批荡做成的立面,每块长方形之间是清晰的凹槽,墙面整齐。

附近的一姓卫的街坊说,这房子是沥滘“十老虎”的物业。“抗日战争时,这个家族和日本人合作,赚到钱财,其中一个人请日本人在水基大街建起这座房,大概是1930年代建的。”

而“十老虎”则是村民给这个家族十个男丁起的外号。

阿坤对外墙的石米批荡和石花边很熟悉,他小时候经常进这个邻居的院子里玩,“院子很漂亮种了许多树,人参果、刀豆树,都很大棵,围起来做货仓时才砍掉的”。他说。水基大街1号现在是货仓,原来的院子覆盖了一层黄色透明的琉璃瓦,已改作仓库。地上堆满货物,工人偏坐在一边打包,留出一条窄窄的通道,仅够人侧身通过。

二楼有一个西式的半圆形外飘式阳台。阳台的栏杆却是仿如意形状的石栏杆。阳台底部是彩绘的金鱼和铜钱的灰塑,两者浮出墙面,在花草的簇拥之下很生动。

正门两边开有窗户,石门套是绿色水磨石米造成的,光滑而有质感。堂屋堆满了纸皮箱,无法进入。

从外观看,整栋建筑一共三层,外墙是黄色批荡,窗户细长狭窄,现在已显得有些破旧。

河口天后庙

清代建庙石碑藏身诊所村民希望一定要保留

沿着沥滘东街直走到街口,一间名为“广州超平门诊部”的诊所出现。诊所位于沥滘东街和沥滘大市街的交会点,外面种有大榕树,东面是河涌,立面已看不出丝毫的历史痕迹。

然而村民阿青熟知内里的“乾坤”,“这个庙的规模在整个广州市都算数一数二的了。这里有凭证。”阿青径直走向医院一楼右面的一间房,拉开窗帘,一块遮蔽着整扇窗户的黑色石碑出现,石碑上雕刻有白色的文字。“乾隆十八年建庙,嘉庆二十二年重修。”阿青说。

他还介绍,诊所的前身是沥滘的天后庙,位于沥滘河涌的交汇点。“整条村庄最古老的交汇点,也是商业中心,”他说,“以前从珠江进来,在这里进村。懂得看地图、风水的人,就知道这是重要的地方。”

在一楼左边的另一房间,记者看到相似的黑色石碑也藏在窗后。石碑显示在庙宇重修时捐款人的名字,从中看见,沥滘附近相互通婚的“老表村”鹭江、大石、北亭、琶洲、仑头、大塘、猎德等,都有村民捐钱。

现在,这座庙被出租,成为诊所,但专家认为主体尚完整,恢复不是问题。

“这个庙一定要保留,没商量。”阿青希望。

村民回忆

(卫老伯退休职工,70岁)

每五代人就要修一个祠堂1949年前有30多个祠堂

听老一辈的人说过,沥滘的卫姓家族很早之前有个传统,就是每隔五代人就要修建一个祠堂,如果家族钱不够,修不起,就先建座家庙,把祖先牌位供奉在里面,等有钱了再把祠堂建起来。如果到了应该建祠堂的时候,祠堂建不起来,都不是那么有面子的事情。这样祠堂就越建越多。

我家的太爷当时读了书,考了功名,清朝末年就去广州那边做官很多年。后来回来也主持修建了一间祠堂,好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没有被拆掉。但是被生产队征用了,后来做过工厂的宿舍,现在当了工厂的仓库。

那时候,沥滘的读书人、做官的多,读书做事都很努力,大家的习惯就是在外面考取功名了、做官了、有钱了,或者最后告老还乡,首先就翻新祖屋,修座宗祠,光宗耀祖。

沥滘的后人,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些人在十三行做生意,赚了钱一是买地建房子,当然也建祠堂,或者拿钱回来维护修缮原来的祠堂,所以,沥滘开村800年左右,到1949年之前就有了30多个祠堂,保存得都不错的。

清朝后期,时局不好,很多人也成批的就去到海外做工,成了华侨,也是做生意或者打工之类,他们把钱拿回来,也主要是建房子修祠堂了。

环秀坊4号之一

水刷石立面二层洋楼六角石凉亭、水磨绿色石米门套

据称是罗明燏设计作品

石崖卫公祠往北走30米,一个绿树环绕的院子旁,就是一栋2层高的洋楼。

房子正门是宽30厘米左右的石门框,红色水磨石米作主色调,以墨绿色石米镶边,外墙是水刷石墙。

一楼地面铺了花阶砖,天花板拉了饰线,现在是环秀坊居委会的办公点。绕过正门,楼的北侧面有一条巷子可上二楼。

巷子接连着一条过道,地面是橙色的花阶砖,加上小方块拼成的地板,尽头是上二楼的石楼梯。

沿着红色的木扶手往上走,二楼的花阶砖又变换了样式,加入了回字纹。天花板用深红和墨绿色的颜料涂了墙边,房间的入口做了一个拱。

拱形飘式的阳台面对花园,栏杆是仿如意的样式。三楼则是天台,外墙是水刷石。

北角是一座六角石凉亭。亭子的主要架构用深红色的水磨石米造成,每根柱子间的装饰构件,像牛腿一样,用墨绿色的石米做成。

(卫伯 曾在村里做过多年安保工作65岁)

30座祠堂拆剩12座

原来这里有30多个祠堂,拆剩12座,中国很少乡村像姓卫的这么多祠堂。祠堂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拆的,比如建水闸要用材料,就拆祠堂。因为建祠堂的材料都是很好,是东南亚进口的柚木、东京木,柱子很粗。

城市记忆

未有河南,先有沥滘交通要道货品集散地

“沥”为大河,“滘”为三叉水道。古代,沥滘水道是进入广州的两条主要水道之一,为当时番禺古渡所在。沥滘曾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广州有俗语称“未有河南(珠江以南地区),先有沥滘”,早在清代,这里便是“五百年祖德,十三代书香”的名村。这里曾有30多座祠堂历经宋、明、清和民国多个朝代,是广府地区朝代最齐全的祠堂群之一。

●交通要道

有钱人置地建屋做生意

沥滘曾经是水陆交通要道,解放前是广州南部的货品集散地之一,不少有钱人在此置地建屋做生意,繁盛多年。由于沥滘水道被中间的岛分为两条,外国人把它作为两条水道,分别定上两个外国人的名字。在沥滘前面的称为“义律水道”,在大石北面的称为“布仑海姆水道”。

沥滘水道内有西人称为“法国人岛”(深井岛)和“丹麦人岛”(长洲岛)的两个岛。这两个岛之所以取这些名称,是在18世纪中叶由于上述两国的商船在岛上各享有设立堆栈的特权。也可以想象到自16世纪以来几百年间,欧美各国的商船在珠江口河道进出的频繁情景。1949年1月16日,珠江水利局在沥滘水道疏浚工程施工地点举行通航典礼,宋子文去函表示祝贺。

●英军炮轰

卫氏大宗祠屹立不倒

沥滘村在明清时期,祠堂遍布,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航行至珠江南航道,错把卫氏大宗祠当作官衙,连发数炮,大宗祠屹立不倒,未能被炮火摧毁,足见沥滘建筑之优良。

(据《广州市志》卷二、《广州市志》卷十六,《海珠区志》、《广州话旧》、《羊城今古》、《沥滘水道复航实录》、《海珠历史名人录》等)

(原标题:沥滘改造在即,保祠堂也要保特色民居(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