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核心技术回国创业,海归科学家王杰高——让“南京造机器人”在世界崛起

龙虎网
龙虎网讯 眼下,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开始爆发。王杰高,在加拿大从事了15年的机器人研发工作,曾参与美国国防部卫星修复工程,设计机器人到太空为卫星添加燃料。2011年,他来到南京,创办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南京本土机器人,并先后入选省“双创计划”、市“321计划”。
在加拿大参与研发的机器人上了太空
1993年,王杰高来到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攻读机器人学博士,之后一直在加拿大航天局和加拿大MDA公司从事机器人研究。其间,他曾为美国航天局设计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空间机器人系统;参与美国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机器人的研发,设计机器人坐上太空飞船,往返空间,为卫星更换零部件、添加燃料,从而延长卫星的寿命。
在加拿大的这10多年间,王杰高从未停止过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关注。“这几年,随着人口红利逐渐衰减,会有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偶尔回国,我也发现最近几年,国家把科技创新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研发、创新创业的平台也越来越好。”2008年,王杰高回国。
自主研发生产的本土机器人很有市场
回国后,王杰高先是在合肥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承担863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工信部数控重大专项等任务。2011年,他与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相识。当时,埃斯顿公司正在考虑转型,将目光盯上了机器人,但苦于没有核心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很快,埃斯顿公司出资2000万元,与王杰高联合成立了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王杰高担任总经理、总工程师,并组建了研发团队,制定了7款机器人的研发计划。目前,这7款机器人研发均已完成,填补了国内机器人产业在伺服电机和运动控制器等多个核心部件上的技术空白。
“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器,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大脑’基本依赖进口。”王杰高说,埃斯顿机器人的“大脑”完全是自主研发,用软件控制机器人的动作,通过以太网控制复杂的生产线,实现远程诊断,大大降低了成本。
公司成立不久,订单就来了。国内一动车生产厂家要做一个焊接刹车片的机器人系统。王杰高和研发人员来到客户工厂,很快设计出一套由3个机器人组成的焊接系统。这套设备受到了客户好评。之后,王杰高又陆续为客户研发了机器人搬运工、机器人包装工、机器人喷涂工。他接到最特殊的订单是——拆卸炮弹的机器人。尽管从没接触过炮弹,但他很快研发出一个安全拆卸炮弹的机器人。
希望国产机器人早日在世界市场崛起
公司成立2年多来,已经销出20多套机器人。去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3000万元。眼下,王杰高正在致力于双臂机器人的研发。
王杰高说,目前我国机器人拥有量不足全球总量的1%,国产机器人占30%,剩下的70%都是从日本、德国等引进。这30%的国产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零配件还依赖进口,加上国产机器人品牌推广力度不足,市场信心尚没有建立,国产机器人厂商的竞争力还很弱。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到2014年,中国会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市场。国外几大机器人公司都瞄准中国市场,纷纷在中国设立机器人制造工厂和研发机构。
“国产机器人要从夹缝中突围,必须在研发上突破。”王杰高认为,要拥有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伺服和控制技术,“地方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我的项目就得到了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政策支持,对公司起步发展很给力。我希望国产机器人早日在世界市场崛起,希望南京造机器人成为中国机器人的骄傲。” 本报记者 许琴
(原标题:带着核心技术回国创业,海归科学家王杰高——让“南京造机器人”在世界崛起)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