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大鹏所城:门前冷落车马稀

晶报

关注

“没来时很期待,来了挺后悔。”这是游客葛先生在大鹏所城的感受,也是不少游客的观后感受。

大鹏所城是深圳“鹏城”别名的源头与根脉,也是明代为了抗击倭寇而设立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在明清两代是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因抗击英军而名动天下。

这所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海防所城,是深圳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身居“深圳八景”之首,又有久远的历史和文化,可旅游与开发始终不见起色,不要说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景点平分秋色,就是和大小梅沙、莲花山、梧桐山等其它景区相比,人气也有天壤之别。

2005年起,深圳市政府开始立项投资开展大鹏所城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百年古城开始迎来新生。二期修缮工程也将拉开序幕。大鹏所城的保护与开发如何结合起来?为什么不能吸引游客驻足?这张深圳文化与旅游的名片怎样才能闪烁应有的光芒?近日,记者走进大鹏所城,去探寻这座古城发展停滞的症结所在。

晶报深度调查部记者 王志明 晶报记者 高雷/文、图

雄踞600年的“将军村”——

600年岁月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大鹏所城经历战火和风雨保留至今。现今大鹏所城保留有近1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其街道格局、民居风格都是明清时期遗存,城内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居民建筑有十七座。雄伟庄重的城门和明清时期民居保存完好。

“大鹏守御千户所城”是明代为抗击倭寇设立,曾是明清两代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明代大鹏所城有武略将军刘钟、徐勋,清代大鹏所城有赖氏“三代五将”、刘氏“父子将军”等明清两代十几个将军,这为大鹏所城赢得了“将军村”的美誉。清代的大鹏所城及守城的赖恩爵将军取得了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载入中国近代史册。

600年岁月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大鹏所城经历战火和风雨保留至今。而今在这片山海之间,更崛起了一座现代大都市。它沿用600年古城的名字——鹏城。大鹏所城由此成为深圳的根脉所在。

现今大鹏所城保留有近1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其街道格局、民居风格都是明清时期遗存,城内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居民建筑有十七座。雄伟庄重的城门和明清时期民居保存完好。

大鹏所城成功打击倭寇和英国殖民侵略的传奇历史,近年来也被赋予了一项项荣誉光环:1995年,被确定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8日,其所在的“鹏城村”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6月28日,又被评为“深圳八景”之首。

旅游人数每年仅数万人——

据统计,2006年,大鹏所城的门票收入约在60万元左右。以一张门票20元来计算,平均每个月的游客量为2500人,一年的游客量仅为3万人。2007年,门票收入略有增长,达85万元,2008年又减少到83万元。两年来每月游客量仅增加1000多人,平均每天游客为100多人。

然而与“国保单位”光环不符的是,随着近代大鹏所城失去海防要塞的作用,原住民纷纷外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造成的浩劫,再加上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所城的旅游开发长期定位不明确。

1996年组建大鹏古城博物馆以来,所城逐步对外接待游客。随着各种光环加身,大鹏所城也像当地抗英名将赖恩爵封号“振威将军”一样威名远扬,但游客数量并未随之“水涨船高”。

大鹏贝壳艺术馆馆长李冠鹏是大鹏所城“粮仓”目前唯一的长期“业主”,他也是最早参与大鹏所城旅游开发的亲历者。2001年,原来在明斯克航母从事旅游开发的李冠鹏,加盟大鹏古城博物馆旅游开发部,开始开发与推广古城的旅游。

“‘所城之旅’就是我们开发出来的,当时在一些旅行社的推广下,这条线路很快就受到游客的欢迎。”回忆起当初所城旅游热,李冠鹏现在还觉得自豪。随着“所城之旅”的成熟,他们又相继推出了“大鹏所城一日游”和“东部一日游”等线路,得到深圳各大旅行社的积极配合与推广,大鹏所城旅游风生水起。“2005年,是大鹏所城游客最多的一年,那年的游客差不多有10-20万人次。”李冠鹏说。

但好景不长,大鹏所城成为“深圳八景”之首后,旅游反而步入低谷。据统计,2006年,大鹏所城的门票收入约在60万元左右。以一张门票20元来计算,平均每个月的游客量为2500人,一年的游客量仅为3万人。2007年,门票收入略有增长,达85万元,2008年又减少到83万元。两年来每月游客量仅增加1000多人,平均每天游客为100多人。

现在因为不卖门票,游客人数无法统计,但记者在现场采访的几天,每天也就见到几十名游客。

大鹏所城旅游遇冷的原因较多,一是大鹏所城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二是原来的所城内不少经营活动因经费原因取消,但没有及时向各大旅行社通告,导致不少游客来后发现“货不对板”,形成负面影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鹏古城博物馆与当地鹏城社区之间的门票之争。

门票分成引发“锁城”——

2007年和2008年,大鹏所城的门票收入连续两年超过80万,但只给鹏城社区10万元门票分成,引起鹏城社区原居民的不满。

在上级部门的干预下,直到2009年2月中旬,被“锁”的大鹏所城才重新对外开放。遭遇这场“锁城”风波后,大鹏所城的旅游更加雪上加霜。

大鹏古城博物馆与当地鹏城社区之间的门票风波源于2008年大鹏所城的门票收入分成。

大鹏所城里面的房屋多为鹏城社区居民所有,而大鹏古城博物馆则负责所城文物保护、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为了保障鹏城社区大鹏所城原居民的利益,2005年龙岗区政府相关部门曾召开专门会议,对于大鹏所城与鹏城社区双方关于门票收入争议问题给予了回复。相关会议纪要显示:“会议同意,在现有发展规模基础上,大鹏所城年门票收入超出60万元部分,原则上返还给鹏城社区,每年由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返还金额。”

为配合大鹏所城文化经营宣传等,鹏城社区2005年投入700多万成立旅游公司,在大鹏所城内开展酒吧、灯笼作坊、免费民俗表演等,可是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2007年和2008年,大鹏所城的门票收入连续两年超过80万,但只给鹏城社区10万元门票分成,引起鹏城社区原居民的不满。

2009年元旦过后,鹏城社区派出人员禁止游客进入停车场,欲进入参观的游客被告知“正在装修”,并且贴出“外来车辆和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的红色告示,不让游客进入所城游玩观光。

在上级部门的干预下,直到2009年2月中旬,被“锁”的大鹏所城才重新对外开放。遭遇这场“锁城”风波后,大鹏所城的旅游更加雪上加霜。

游客比招徕生意的小贩少——

城门下即是北、东、西三面走向的十字街,蜿蜒的街巷由青石板铺成,两边错落着明清时期的旧宅。沿街两侧开了些经营低端工艺品和小吃的摊档。时值下午,细雨濛濛,行人寥落。游客比招徕生意的小贩还少。

随着游客越来越稀少,大鹏所城干脆免费对外开放,不再收取20元门票,但赖恩爵将军第和博物馆所在地怡文楼仍要收取5元门票。尽管如此,名声在外的古城吸引的观光客的能力依然有限。

古建筑的年久失修、七零八落的四合院沦为打工者的出租屋、门可罗雀的博物馆……11月下旬,记者多次前往大鹏所城,却看到这串组成的“深圳八景”之首的镜头。

从大鹏街道的城区驱车只需十分钟,便可到达所城。城门外围着一栋栋现代农民房,四五层,密不透风。所城如一艘穿越岁月之海的战舰,无助又孤傲地搁浅在这茫茫的混凝土汪洋中。进入南门,扶着百年沧桑的青砖而上,在城楼上远眺,城外不远处是浩渺的大亚湾,城内则是鳞次栉比、极具明清风格的飞檐画栋。

城门下即是北、东、西三面走向的十字街,蜿蜒的街巷由青石板铺成,两边错落着明清时期的旧宅。沿街两侧开了些经营低端工艺品和小吃的摊档。时值下午,细雨淋漓,行人寥落。游客比招徕生意的小贩还少。

沿着十字街往东三百米,来到一座叫“归园田居”的客栈。客栈女主人陆姐,去年10月和朋友到此旅游时不经意看到招商开发的宣传单,便为这里的山水所吸引,天性喜山乐水的她萌生了在此开客栈的想法,经过近一年的选址、签约、改造,投入巨资,她将一座杂草丛生、久无人住的院落变为极具古城特色的美丽客栈。小院里鲜花簇拥、翠竹环绕、绿意盎然、流水潺潺。

陆姐精雕细琢的客栈,开

业两个多月来生意却和冬雨一样清冷。游客往往来到院子里观赏一番,留下几句赞叹便转身离去。甚至有两周,她的客房从没有一间开张。“我现在也有些迷茫,也许是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没有做好。这冷清的状况是我之前没有预计到的,这和开发商当时许诺的前景也完全不符合。现在只能寄希望于二期开发后会带来改变了”。

景点古迹多铁将军把门——

和张先生一样,几乎每一个来到所城的游客,都感到不解,“为何所有地方都关门谢客,这不是旅游景点吗? ”本来定位成非遗展示区的北门粮仓各铺面也是铁将军把门,刘启龙将军第等古建筑也都是闭门拒客。

慕名而来的张先生从语言和神情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失望,他甩了甩手中的旅游宣传册,抱怨道:“这本宣传册景点所示的景点古迹都大门紧闭,实在没啥好看的,哦,也就是一个赖恩爵将军府还开着,保留得不错。城里别的什么娱乐项目也没有。我是参团来的,导游给我一个小时自由参观时间,开始还觉得时间不够,发现其实只要二十分钟就逛完了,便来喝茶了。这里我不会再来第二遍。”

和张先生一样,几乎每一个来到所城的游客都感到不解,“为何所有地方都关门谢客,这不是旅游景点吗? ”本来定位成非遗展示区的北门粮仓各铺面也是铁将军把门,刘启龙将军第等古建筑也都是闭门拒客。

记者拐入西街深巷,和已被统租招商的南门街不同,这里的古屋基本上都有人租住。大多都是周边工业区的打工者。每月只需三四百的租金便可租下一栋老屋。相对南门街的门可罗雀,这里充满了生活气息。暮色渐蓝,老街上鳞次栉比的出租屋争相亮起昏黄的灯光,在外忙碌一天的房客们纷纷回到住所。这是一天里古城最旖旎的时光。放学的孩子们在街巷里打闹嬉戏,大人们忙着做饭,炊烟袅袅。只是一个个煤气罐和“纵横”头顶的电线,纠缠错节如蜘蛛网般让人看了扎眼。

对大鹏所城的开发与旅游现状,李冠鹏用了一句话来总结:“生意越做越淡,景点越开越少”。

旅游少特色留不住游客——

“没有突出所城的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无法留住游客。”对于大鹏所城的旅游开发,从事旅游多年的李冠鹏分析说,“大鹏所城最大的特色是海防基地、兵营文化,而在开发中一直没有凸显出来,其它休闲娱乐、购物特色配套也不足,以前游客来时,也就是逛街走巷,看完了就走,没有形成效益。”

为开发大鹏所城,龙岗区和大鹏新区先后出台过不少扶持的政策。大运会前夕,龙岗区政府和大鹏办事处对大鹏所城进行了环境整治工程,拆除了大鹏所城入口、城内风貌冲突的建筑近20处共2600多平方米,并对拆除后的空间和原有城内公共空间进行环境美化,一举改变了原来所城脏、乱、差的不利局面;并对所城历史人文进行深度发掘,实施了展示工程,在室内展厅、室外公共空间对所城海防历史文化进行多种形式的展示,增加了所城的看点。

同时,大鹏办事处还对所城主要街巷沿街建筑进行统租,对部分三、四类建筑进行内部装修,升级成所城民宿客栈,不再作为简陋的出租屋,提升了所城形象,丰富了所城业态。但是,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租下来,想方设法招来的20多位商家,已有七八家因为生意冷清而关门大吉。

“没有突出所城的特色,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无法留住游客。”对于大鹏所城的旅游开发,从事旅游多年的李冠鹏分析说,“大鹏所城最大的特色是海防基地、兵营文化,而在开发中一直没有凸显出来,其它休闲娱乐、购物特色配套也不足,以前游客来时,也就是逛街走巷,看完了就走,没有形成效益。”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把大鹏所城的粮仓改为“非遗一条街”,邀请了1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驻。但是这里的人流太少,非遗传人平时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在节假日时,政府部门给每人进行补贴,他们才会过来表演,平时则是铁将军把门。李冠鹏建议管理部门应该在大鹏所城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和民俗文化基地,打造成深圳的一张民俗名片。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廖虹雷也非常关注大鹏所城旅游的发展,他觉得大鹏所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海防基地,旅游开发没理由做不好。“大鹏所城旅游缺少两方面,一是没有挖掘出当地的民俗,二是没有互动等娱乐项目。”廖虹雷认为,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比如增加开启城门的仪式,让保安员身穿明清士兵的服装巡逻等等。他还建议,为了突出本地特色,可以在大鹏所城建设小吃一条街,把深圳有代表性的小吃和特产集中在一起,举办民间小吃节。

“三驾马车”不同道——

作为古城旅游与开发的“三驾马车”,三家单位的方向并不相同,有时还背道而驰。2009年门票引发“锁城”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采访中,大鹏所城商家、博物馆、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都认为,大鹏所城旅游发展不起来的主要症结是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大鹏所城的旅游与开发存在多头管理——大鹏古城博物馆、鹏城社区下属的鹏城海港旅游开发公司和卢浮宫艺术有限公司下属的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大鹏办事处引进的文化公司。鹏城海港旅游开发公司原本在从事古城的旅游与开发,因各方面原因显得力不从心,就引进了在经营文化艺术品和文化产业园区项目运营中积累了较强的投资和运营实力的卢浮宫艺术有限公司,为开发古城旅游与商业,卢浮宫又专门成立了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作为古城旅游与开发的“三驾马车”,三家单位的方向并不相同,有时还背道而驰。2009年的门票引发“锁城”风波,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鹏城海港旅游开发公司与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间隙,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些招商项目,也被鹏城海港旅游开发公司半途拦截。

“在大鹏所城的开发中,确实存在分歧与问题。”大鹏古城博物馆馆长翁松龄坦承,大鹏所城一直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但以前太过于保护,忽略了开发,而古城一定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这样才能让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对于大鹏所城开发面临的矛盾,所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招商经理黄先生也觉得很无奈,该公司去年9月份刚进驻大鹏所城时雄心勃勃,旨在将“大鹏所城”打造成深圳的CCRD(中央文化休闲区)。 总体规划以“吃、住、行、娱、旅、购”六大要素功能板块为旅游产业基础,以“一个核心”、“三个主题”、“四街十八巷”、“五个博物馆区”、“六大文化中心”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

进驻一年多后,该公司发现开发受到很多限制。“一是承诺统租的力度不够,有三成的房屋没有统租下来,不少房子原住民就租给外来工住,卫生和管理都有难度;二是好的物业不放手给公司去招商;三是原住民阻挠较多,对商户影响较大。”黄经理无奈地说,该公司已投入了800多万,现在主要是自己在做客栈,但生意也一般。

鹏城社区和鹏城海港旅游开发公司却始终不愿意面对媒体,记者多次约访都避而不见。

大鹏所城管理处有望成立——

对于困扰大鹏旅游与发展的多头管理问题,办事处也在思考解决之道,并已向新区建议专门成立大鹏所城管理处,编制与公布所城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所城,确保开发过程中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品质。

大鹏办事处一直致力于大鹏所城开发利用的尝试,编制大鹏所城利用规划,业态规划;引进卢浮宫艺术有限公司、杨梅红艺术有限公司等文化产业项目,同时从政策上扶持本地青年在所城内创业,发展旅游配套产业。

对于大鹏所城开发面临着产权问题,大鹏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也很头疼,他认为,所城内建筑一般为本地居民的祖屋,往往一处房产有多个业主,一旦开发利用,与业主产权、租期、装修方案的谈判将很复杂;很多建筑涉及文物本体,在开发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结构与内貌;古建筑阴暗潮湿,低矮,使用起来诸多不便,需要有水平较高的改造方案。

同时,针对博物馆、鹏城海湾旅游开发公司和所城文化发展公司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大鹏办事处已向新区提交理顺管理体制的方案。包括尽快确定经营主体与管理主体等,明确各部门在所城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职责等。

对于困扰大鹏旅游与发展的多头管理问题,办事处也在思考解决之道,并已向新区建议专门成立大鹏所城管理处,编制与公布所城保护与开发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所城,确保开发过程中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品质。

目前,大鹏所城二期工程正按部就班地进行,部分设计方案已经通过专家论证,待市财政按计划下拨相关经费即可组织实施;城墙护城河的修缮与复原因缺乏考古调查依据而需要进一步研究。

或邀东部华侨城开发——

大鹏办事处透露,目前,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东部华侨城正在进行所城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这两家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进驻,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所城很快将成为深圳东部旅游的新亮点。

12月中旬,大鹏新区管委会主任何永志做客深圳新闻网直播间,明确提出大鹏半岛“三岛一区”的建设目标,即“生态生物岛、生命健康岛、国际旅游岛”和“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为更好地保护半岛的生态环境,已决定不再考核新区的GDP,这使大鹏新区成为深圳市目前唯一不以GDP作为考核官员政绩标准的区。市委市政府已面向新区陆续制定了不同于其他9个区的优惠政策。“深圳之根”的大鹏所城更是大鹏新区关注的重点。

何永志表示,大鹏所城面积约有10万平方米,第一步将要将大鹏所城收归区里来管理。对大鹏所城保护性开发,加强对核心区的保护,外围可以引进一些大型文化企业,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将大鹏所城打造成为著名的景区。

大鹏办事处透露,目前,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东部华侨城正在进行所城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旦这两家有实力有经验的企业进驻,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所城很快将成为深圳东部旅游的新亮点。

向晶报深度调查部报料 您可通过以下方式

部门邮箱:

jbsddc@163.com

新浪微博:

@晶报深度调查

记者手机:

侯晓清 13926526363

黎勇 15710791668

王志明 13556882033

吴建升 18820257498

马骥远 13686851201

余彦君 13534090603

唐洁 13823581120

王恒嘉 13590495920

吴邦 13510801671

(原标题:大鹏所城:门前冷落车马稀)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