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8年寻找出走儿子终等来电话 不回家只因事业

重庆晚报
22岁儿子一声不响离家出走
老母手机号十年不变
本月等来了一个电话
父母这10年
8年10城市打工寻亲
洗碗做清洁下苦力
一个馒头解决一顿饭
最怕过春节
儿子这10年
出去闯荡想衣锦还乡
举目无亲吃过不少苦
中途曾回大足龙水打工
娶了个贵州媳妇
十几天前,刚回到大足区石马镇先锋村六组老家不久的肖青会,正和亲戚拉家常。她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话筒那头传来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妈,我是勇儿……”
“勇儿?你真是勇儿?十年了,你,你终于打电话回来了……”
电话那头,正是肖青会、徐启友夫妻魂牵梦萦的二儿子徐连勇。十年前,已经22岁的徐连勇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讯。夫妻俩8年来走了全国10座城市,边打工边寻亲,尝遍人间辛酸,仍无功而返。
重庆晚报记者 唐楸 任君 摄影报道
一种习惯
只要听见敲门声
就以为儿子回来了
最初那段时间,肖青会根本无法接受儿子出走的事实。吃饭时,总会不自觉得多拿一副碗筷。可每当看见桌子上那个空荡荡的位置,她的眼泪总是不听使唤地往下掉。
2002年5月,大足区石马镇。“什么,连勇几天没上班了?他这几天也没回家。”肖青会突然接到儿子所在公司同事打来的电话,心中略微感到不安。她和老伴找遍了儿子可能去所有地方,仍无所获。终于,儿子的舅舅传来消息:侄子向我借了800元钱,说是出去打工了……
“直到现在我都没搞懂,好好的怎么就说走就走了。”肖青会说,儿子徐连勇的出走没有半点征兆。她说,儿子性格憨厚老实,极少与人发生矛盾,当时工作稳定,和女朋友的感情也好。两人还经常互相走动,相处两年都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儿子的不辞而别让他们夫妻俩百思不得其解。
“这是他走之前睡的床,他最喜欢坐在这里看书……”每次走进儿子以前住的房间,肖青会就会陷入深深的相思中。她说,房间依然还保持着原样,这样儿子回家后还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起初那几个月,他妈几乎每天都以泪洗面,经常梦到儿子回来敲门!”丈夫徐启友说。久而久之,肖青会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每年有人来敲门时,她总感觉是儿子回来了,可每次开门后都是失望。
就这样,在一次次希望和失望后,肖青会夫妻俩觉得不能呆在家里傻等,决定要出去找儿子。
一份坚守
背井离乡吃不尽的苦
10城市边打工边寻子
为了找儿子,肖青会夫妻背井离乡,8年间辗转在上海、广东、江苏、云南、安徽、浙江等10个省市奔波,边打工边找儿子。洗碗、做清洁、下苦力……“为了找儿子,8年来我们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从未后悔过。”
2004年8月,肖青会和丈夫简单收拾了行李,踏上漫长的寻子之路。
2006年的一天,正在安徽一家餐馆洗碗的肖青会,突然接到一个老乡的电话,称在上海看到了一个酷似徐连勇的人。经询问,老乡口中描述的男子,与儿子外貌十分相似。
肖青会立刻向餐馆老板说明情况,急匆匆与丈夫坐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类似这样的事,8年来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肖青会说,只要有酷似儿子的消息,她和丈夫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过去,但结果都是一个个失望。
8年来,肖青会夫妻在上海、广东(包括深圳、广州)、江苏、云南、安徽、浙江、贵州等十座城市呆过。肖青会说,因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为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她和丈夫每到一个地方就必须找份工作,边打工边找儿子。
洗碗、做清洁、搬重物……由于夫妻俩年纪偏大,又没什么文化,只能找些工资不高、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做。
在江苏,为找到便宜房子,夫妻俩跑到城乡接合部寻找。一天要跑十几个地方,最后以每月100元的价格租了一个棚屋。肖青会说,那是在别人房子旁临时搭了一个棚棚,感觉像猪圈,但便宜就租下了。
肖青会说,她和丈夫出门在外,通常是什么便宜就吃什么,哪里便宜就住哪里。他们白天上班,晚上就出去找儿子,往往一个馒头就解决一顿饭。
一个电话
十年不换手机号码
儿子来电母亲号啕大哭
今年12月初,刚回到大足老家准备过年的肖青会,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妈,我是勇儿……”苦寻儿子十年未果,儿子竟主动打电话回来了。肖青会抱着电话号啕大哭:“儿呀!妈等了你十年了……”
十年寻亲,儿子没有任何音讯,着急的不仅是肖青会夫妻。今年3月,肖青会的兄弟媳妇黄通淑,带着侄儿徐连勇的身份证去当地派出所查询,意外发现徐连勇几年前曾回到大足龙水镇,还在龙水镇上一家工厂打过工,但后来又离开了。“龙水镇距家这么近,儿子为什么不回家?”肖青会闻讯大受打击。
奇迹终于还是出现了。就在十几天前,刚回大足老家的肖青会手机突然响了。一个陌生号码映入眼帘,话筒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妈,我是勇儿……”
肖青会说,电话接通刹那间,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感觉有太多想说的话,却不知道说什么!就想痛痛快快哭一场。”
十年来,担心错过儿子打来的电话,肖青会走到哪里都不敢换手机号码,总觉得哪一天儿子会给自己打电话来。
简单沟通后,肖青会得知儿子现在安徽打工,刚结婚不久,来电话就是向父母告知婚事,但没有说好久回家。“当时太激动了,具体说些什么都记不清了。”黄通淑说,当时她就在肖青会的身边,嫂子当时是泣不成声,“十年委屈在那一刹那间释放了,她抱着手机大哭,两人没说几句话。”
一点期盼
门前枇杷树已长大
今年你该回家团圆了
12月24日,大足区石马镇徐家。肖青会用盆子从屋里盛满一盆水,来到门前几颗枇杷树前,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给树浇水。边浇水边抚摸着树干喃喃自语:“勇儿,你走前种的枇杷树,已由小苗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了……”
肖青会说,自己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咳嗽。听说枇杷可以缓解咳嗽,十几年前儿子徐连勇特意托人买来几颗枇杷树苗种在门前,说是等结果后给妈妈吃。
儿子离家之前,这颗枇杷树一直是他在照顾。这十年来,肖青会和丈夫接下了照顾枇杷树的任务。
“十年过去了,枇杷树都开花结果了,我的愿望何时才能实现哟?”肖青会说,十年来每当看见这棵枇杷树,她就想起儿子,自己都不知道哭过多少回。每当这时,丈夫总会点上一根香烟,蹲在门口默默抽。丈夫性格和儿子一样,不善于表达,但儿子的出走给了他很大的打击,经常一个人喝闷酒、抽闷烟!
肖青会说,他们夫妻最怕的,就是每年的春节。对于全家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团聚了,自己的儿子却杳无音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一顿团圆饭呢?”
肖青会说,儿子虽然主动打来电话,但说话很简短,不愿意说出具体地址,迄今为止也没有表示要回家的意思。
肖青会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十年了,儿子为何不辞而别,这个心结她一直没解开,或许儿子心里也有解不开的心结,所以才十年不回家。眼看快要过年了,她希望儿子能回家团圆。
黄通淑说,侄儿徐连勇已32岁,“估计已结婚生子,为什么还是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呢?”她想借重庆晚报向侄儿说一声:不管什么原因,请看在父母生你养你,苦苦寻你十年的分上,一定要回家看看父母!
“人年轻想出去闯事业”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联系上徐连勇。当初为什么不辞而别?十年间为何不与父母通信?
“看见别人都出去闯出一番事业,我也想去试试!”徐连勇说,当时在父母看来,自己的工作还比较稳定,但自己觉得年轻就该到外面闯闯,所以萌生去外地打工的念头。但那时父母催着自己结婚,想抱孙子,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沟通,无奈之下选择离家出走。
徐连勇说,一个人在陌生城市,举目无亲什么都得靠自己,这十年来自己也吃了不少苦。几年前自己确实回过老家,就在大足区龙水镇一家小工厂上班。由于自己依然没有在外面拼出一番事业,虽然离家很近但他依然没有与父母联系。
“十年了,我也结婚了,觉得该给家里打个电话。”徐连勇说,十年打工生涯中,他与一名来自贵州的女子相爱,现在已结婚。给父母打电话就是想将婚讯告诉二老。他说,自己在安徽宿州打工。
“今年春节回家吗?”重庆晚报记者问。徐连勇起初没回答。经过一番沟通,他终于答应:过年回家看看父母。
“事业有成才能回家”
记者:十年来为何不跟家人联系?
徐连勇:出去就换了电话,后来想过联系,但都找不到电话号码。(他母亲电话一直没变———记者注)
记者:为什么不回家看父母?
徐连勇:当时抛下一切走了,觉得应该事业有成才能回家。
记者:知不知道这十年来,父母全国到处找你,吃了不少苦?
徐连勇:……(沉默不语)
记者: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徐连勇:记得。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