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栋:扔掉街道办通稿,享受快感

南方都市报
记者又被打了,引出两位武林高手加一份不靠谱的街道办通稿。于是,南方电视台主持人彭彭气愤至极,主播台上当众扔掉通稿。
旧时,通稿总有一种神圣感。通稿一出,如朕亲临,人虽不在,威严浩荡。但是,此事起因本是小事一桩———新河浦路一临时停车场违规收费。谁知,记者正常采访期间,不知从哪奔出武林高手,对记者大打出手,致使记者头破血流,缝了四针!这街道办通稿却说成了双方的纠纷:记者不是被害者,反倒成了喜欢撩事斗殴之人。为了一己私利,他们用拳头选择让记者闭嘴,用通稿试图让记者被打的真相埋没。他们以为暴力能让正义消失、以为拳头能使眼睛失明,更可能以为通稿就能通天,没想到被主持人随手扔进了垃圾堆。
客观来说,街道办通稿本意应给事实一个客观说明,或是解释一些公众不了解的事件。本来,在混沌之中,有人点一盏指路明灯是件大好事儿,但怕就怕被某些人不怀好意地利用了。这份被主持人当众扔掉的通稿,你抱在怀里,不觉得踏实,反而觉得脊梁骨一阵刺寒。材料空洞,无内容不说,还要假话连篇。
所以,难怪我们会看到,水浸街是因为N年一遇的暴雨;动车追尾是因为雷电所致;天底下一切犯罪,皆临工所为……这些材料,我们看了不会感觉可靠,反而是不屑一顾,甚至倒胃口,破坏心情。
如今,终于有媒体人愤怒了,当众扔掉了这份通稿。这倒提醒媒体人需要检讨一下,在过去多年中,是否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大的魔力———有了通稿,世界变得简单;有了通稿,模式代替思考。但要知道,真相不是一张材料,更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真相需要探寻,更加需要用心体会。把街道办通稿扔掉,能让你留下探寻记者被打真相的原动力,留下与生俱来的话语权;把通稿扔掉,能让你享受一种在文明社会裸奔的快感。
当然,阿栋认为,被主持人扔掉的通稿,也并非完全是无用之物。有心之人不妨把这份材料保留,镶好挂于墙上。你会发现,反着看,有奇效。看看他们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的本领,学习其中的春秋笔法。虽说要适应逆向思维,并非易事;但仔细想想,世间难得有一种如此精准之参照物,可让你享受一种反向艺术,更可让你读懂人生。□阿栋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