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一个不为中国人所知的共产党员

国际在线
毕加索的名声地位、政治影响,使资本主义阵营对其“防如虎患”
高远
毕加索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毕加索的另一个“身份”,国人未必知道:他是“一个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共产党员”。
1944年,二战刚刚结束,法国《人道报》头版刊出一则举世震惊的消息:与艾菲尔铁塔齐名的大画家毕加索宣布加入法国共产党!消息传至世界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掀起轩然大波。
毕加索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63岁缘何忽然对政治产生兴趣?又为何旗帜鲜明地向世人宣布个人政治信仰?毕加索后几十年的人生道路表明,他最初的政治选择绝非心血来潮,而是有一定的内因外缘。
毕加索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小城马拉加,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绘画,最爱画鸽子和斗牛。他小时候常在家门前的梅塞德广场与成群的鸽子戏耍,很小就能画出鸽子的形象,比父亲描绘得还要传神。1949年,社会主义阵营在巴黎召开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的石版画《家鸽》作为徽标,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
毕加索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呢?他在《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一文中说:“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因为我们的党比其他政党都更努力了解世界大众,使他们成为清醒的思想者,使他们更自由幸福。”
毕加索视绘画为武器。1937年,毕加索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格尔尼卡》,反映了德国法西斯狂轰滥炸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的惨景,这幅作品在英美国家展出,引起强烈反响。同年创作的《哭泣的女人》,主人公扭曲变形的脸,滚滚而出的泪珠,表现了底层社会人们肝肠寸断、痛苦无助的景象。毕加索在《纽约时报》撰文称:有良知的艺术家不应该、也不能够对人性与文明的日渐沉沦漠不关心。
1950年,毕加索把著名雕塑《抱山羊的男子》捐献给瓦劳利市政府党委,以此象征希望。1951年,毕加索创作《朝鲜的屠杀》,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权国家在朝鲜动武表示强烈抗议。同年,他又创作了具有政治和历史意义的《战争与和平》。
毕加索的名声地位、政治影响,使资本主义阵营对其“防如虎患”。毕加索曾为世界和平大会设计徽章而获得斯大林奖,这让美国联邦调查局把他定为重点调查对象;毕加索因与卓别林友情甚笃,被德国政府视为“颠覆分子”中的一员;法国政府自毕加索加入法共之日起,就对他进行秘密监听、跟踪,而这些都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毕加索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资本主义阵营是把毕加索当作“间谍”来对待的。
毕加索曾两次申请加入法国籍,法国移民部门正要准备批准毕加索的入籍请求,却意外收到国家安全部门的密令,指出毕加索是“危险人物”,导致他未能加入法国籍。性格刚烈的毕加索从此不再申请入法国籍了。
几年前,法国政府举办了一个以秘密监控毕加索为主题的展览,展览中人们看到窃听仪器、材料、记录和事无巨细的跟踪记载,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这个标榜“自由、平等、博爱”和所谓“人道主义”的西方自由国度里,毕加索竟如处牢笼。笔者倒以为,毕加索未能加入法国籍,并不是他的损失。毕加索的艺术历程,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他的名字,是一面艳丽的旗帜。
(本博文网址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