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人体冷冻面临道德难题 完全不被主流医学界认可

瞭望东方周刊

关注

为什么要“冷冻婴儿”

目前从事人体冷冻的公司,几乎没有医疗机构介入。遗体冻存机构的大多数成员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其中没有正式医生

文 | 李清晨、钱亚平

近日,国内外多家媒体转载了来自英国的一则新闻:英国一家医院为一个年仅一个月的婴儿萨玛实施了心脏手术,为确保手术时间,“他们将萨玛‘冰冻’起来,让她在低温下‘冻死’23分钟。”术后5个月,患儿完全康复。

从专业眼光看,“冷冻手术”并非新兴技术,早在现代心脏外科最初的探索阶段就已出现。不过真正的“冷冻人”确实存在。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贝德福德博士(James Bedford)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67年1月12日,他因肾癌肺转移去世,几小时后,他的遗体就被当时的加州人体冷冻协会会长纳尔森(Robert Nelson)等人冷冻。

如今,贝德福德依旧被贮存在“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提供人体冷冻服务的机构,等待有朝一日复活。

想用冷冻遗体的方法逃脱死亡的人不止贝德福德。迄今,约有200人被冻成冰棍,另有千余活人签署了冷冻协议。

“冷冻心脏手术”的诞生

冷冻人实践与低温医学的发展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据传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军医就发现,被遗留在冰天雪地里的重伤员往往比那些受伤以后躺在温暖帐篷中的将军们活得更长。但随后的实验研究却没能提示低温能为人体带来什么好处,面对低温的侵袭,没有一个实验能消除机体的适应性产热机制---发抖,因此科学界长久以来一直持一个错误的印象,认为机体的代谢水平与体温的早期下降成反比。

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的外科医生威尔弗雷德·戈登·比奇洛(Wilfred Gordon Bigelow,1913~2005)颠覆了这一观念。当他还是外科住院医生时,他经常给那些因冻伤而造成手指或肢体坏死的病人截肢,这促使他去研究低温情况下的人体生理情况。原来在仔细的麻醉下,重要器官及细胞的代谢水平,在体温下降时将成比例下降。

他意识到该方法有可能被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如果外科医生要纠正或治愈心脏疾病,就必须阻止血液流过心脏,在无血术野下直视操作。”他认为,只需全身降温,减少机体对氧的要求,即可中断循环打开心脏。

1949年,经过三年研究,比奇洛团队计算出,20℃的体温可使体循环中断15分钟,这也许足够在直视下关闭房间隔缺损(一种最简单的心脏内部畸形)了。1950年,比奇洛报告了他的实验结果:狗在20℃的温度下阻断血循环15分钟,死亡率51%。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一个心脏被打开并观察了一段时间,最后安全关闭。经过进一步的技术改进,他在1952年报告了猴子在体温降至18℃后直视下打开心脏的生存纪录。

比奇洛报告引起巨大争议,美国外科医生约翰·刘易斯(F. John Lewis,1916~1993)则确信,比奇洛的方法值得尝试。

刘易斯的机会先行到来,一名5岁女孩患有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治疗。1952年9月2日,这个孩子被推进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的手术室。没有人知道,低温手段用于人类心脏手术的第一次究竟会是什么结果。

刘易斯利用26℃的低温,在心脏流入血流阻断不到6分钟的时间里,干净漂亮地完成了对该患儿心脏实质缺损的确切修补缝合。这个幸运的孩子在没有现代外科术后重症监护帮助的情况下,依然得以康复。

这是心脏外科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此后,低温停循环技术一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直到体外循环技术(即人工心肺机)出现并在60年代成熟之后,才逐渐沦为配角的地位。但涉及一些极特殊的心脏大血管畸形,该技术仍有应用价值,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萨玛。

“冷冻人”是新的“木乃伊”吗

比奇洛的实验和冷冻疗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成为人体冷冻支持者们津津乐道的“科学依据”,然而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1962年,美国密执安州物理学教师罗伯特·埃廷格写了《长生不死的前景》一书。他在书中列举大量事实,证明冷冻复活的可能性。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春天又复活。他甚至指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会出现能一个分子一个分子地对物质进行修复的神奇机器。埃廷格由此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

人体冷冻支持者认为,假如人体结构能够在低温下完好地保存,那么生命可以被停止,也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刻重新启动。

这个想法对一些人着实具有诱惑力。在“阿尔科”的贮藏室内有一组不锈钢槽柜,里面常年保持着零下196摄氏度的低温。在这些巨大金属容器内,参加人体冷冻实验的志愿者遗体都悬浮在液态氮溶液里,低温“冷冻”着。

2009年,在英国首相布朗举行的私人宴会上,美国流行乐歌手西蒙·考威尔宣布,希望投入12万英镑,在自己去世后将遗体冷冻起来。此前已有不少名人成为人体冷冻的拥趸:美国著名棒球明星威廉斯“深睡”在阿尔科的贮藏室里;而豪门女帕丽斯·希尔顿也是冷冻人体研究所的会员。

给支持者泼冷水的是,冷冻复活完全不被主流医学界认可。即使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成功的低温停循环技术,亦非完美。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世界一流的小儿心脏外科中心)曾对154例应用过该技术的患儿进行神经系统的跟踪随访检查,发现这一组病人在许多方面都逊于正常人群。即使今天冷冻活人和健康的身体,由于种种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到解冻时也不会成功复活。

有人讽刺说,冷冻机构的行为恰似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能否实现复苏,实在“不靠谱”。

冷冻人的未来价值

人体冷冻也引起了人类死亡话题的争论。在人体冷冻支持者看来:死亡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一些大脑细胞仍在活动,人体冷冻法就是保存这些残留的少量细胞活动。

人体冷冻学家拉尔夫·莫科尔由此为人类的死亡提出新定义---“信息论死亡”:即脑部无残留信息,心灵不再有重组可能---只有这样,人才算真死了。

这一理论充满争议,多数科学家认为,临床死亡后大脑结构仍能保存记忆在医学上并无意义,因为当今技术不能让人复活。迄今只有一些细胞、组织和器官能够被低温冷藏并加以利用。

即使有了复活技术,人体冷冻仍然面临道德难题。比如当冷冻人解冻后,发现子孙比自己年龄还大,将如何面对?如果只留首级,复制的那个“躯体”还是原来那个人吗?

人体冷冻组织的成员曾多次要求加入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均遭拒绝。现有的关于遗体冷藏能复活的报道,也没有一篇出自科学期刊。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如果冰冻人相对完好地保存数百年,对于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来说,将具有极大的科研意义,冷冻人的某些组织和器官还可能在未来被用于移植。

高昂的费用也引起很多人对冷冻机构敛财的质疑。冷冻遗体收费从最低的1万美元(俄罗斯KrioRus人体冷冻公司)到2.8万美元,再到15.5万美元不等。阿尔科的整体保存收费在15万美元左右,此外另需缴纳每年500美元的会员费。如果光是头部保存,则需8万美元,以这种方式保存的人,希望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克隆或重生来构造身体其他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从事人体冷冻的公司,几乎没有医疗机构介入。国际低温生物学会前任主席鲍斯特教授曾在媒体上称,遗体冻存机构的大多数成员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其中没有正式医生。人体冷冻术的出现,只是迎合了人类“长生不老”的愿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