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广东户籍制度融冰 已有1.7万农民工入户城镇

南方日报

关注

我省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全省已有1.7万农民工入户城镇

南方日报讯(记者/刘茜实习生/王靖通讯员/粤仁宣)笔者昨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今年6月份省政府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今,我省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据不完全统计,至7月底,全省已有1.7万名农民工入户城镇。

《意见》出台后,省发展改革委、人社厅和公安厅迅速下发通知,部署贯彻落实。各地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部署要求,抓紧制定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的实施办法和具体操作规程。

目前,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东莞、江门等市已起草具体实施办法,佛山、江门等市已将具体实施办法报市政府审批。中山市注重做好本地政策与《指导意见》的衔接工作,积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完善原有的积分制信息系统,目前已有1301名农民工入户。深圳实施积分制与当地招调工制度相结合政策,部分中级工也可以落户。惠州市行动快,工作力度大,目前已有1699名农民工入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佛山市将农民工与流动人员同等对待,着手制定实施相同的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珠海市突出“一步到位”,对积分制入户政策相关事项规定周详。湛江市注重做好参与钢铁、石化等重点项目基地建设的农民工入户工作,并将在城镇拥有住房、年龄35周岁以下、未婚、见义勇为等纳入积分指标体系,着力吸引创业型经商者、适应湛江当前发展及未来转型需要的人才入户湛江,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入户城镇的良好社会氛围。 

珠三角户籍制坚冰开始融化

积分制为农民工城市梦打开一扇门

去年,中山市开始探索外来工积分制入户政策,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今年,广东又先行一步,6月,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这项政策的推出,使一大批有技能的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让农民工入户城镇美梦成真。据不完全统计,7月底我省已有1.7万名农民工入户城镇。

有专家指出,积分制的实施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外来工的福音,而且让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户籍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意义重大。而更大的亮点在于珠三角户籍制的坚冰开始融化,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农民工,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可以随迁。此举为农民工进城解除了后顾之忧。记者在珠三角各地采访了解到,各地在执行这一新政的同时,创造性地制订了适合各地情况的具体措施,受到广大农民工的欢迎,也成为各地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的重要举措。

□南方日报记者刘茜实习生王靖

深圳模式

积分制与招调工制结合拓宽入户渠道

10个紧缺急需工种中级技工即可入户

今年年初召开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就表示,目前深圳户籍人口有230万人,拿居住证的外来人口有870万,这种倒挂的人口结构,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深圳更需要制定一些符合本市发展的人才战略,以及相关法规,完善深圳的人口结构”。

6月,广东省农民工入户城镇积分制出台后,深圳市委常务会议原则审批并通过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圳将拓宽来深务工人员入户渠道,研究实施来深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新政策。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来深务工积分制入户将与该地招调工制度相结合。据了解,今年以来,深圳已有1100多名外来工获得“入户证书”。

据介绍,虽然深圳过去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出台入户政策,但入户的政策却一直与来深务工紧密挂钩。例如,早在2005年,深圳即允许外来农民工办理“农转非”手续(注:外省农民工这个手续需要在省里办),2007年开始,来深务工的入户标准继续放开,持有紧缺急需工种(每年根据需要调整)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只要招调工基本条件和缴纳养老保险等相关条件具备也可申请入户。

今年实施积分制政策之后,招调工政策就与积分制相结合,对于持有10个紧缺急需工种(会展设计师、水产养殖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数控车床工、电梯安装维修工、水质检验工、动画绘制员、广告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者,在符合招调工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在深缴纳工伤保险费满两年以上也可以申请招调入户,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优秀农民工的入户需求。“中级技工就可以入户,说明深圳的入户门槛其实比很多地方要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农转非”的人口从刚开始2000多人,到去年已有近4000人。这些人员主要集中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

另外,今年深圳还开发推出了“招调员工个人条件测评”端口,来深务工只要在政府办事大厅输入身份证和社保账号,即可登录系统,填写个人信息,系统便会“测算”个人已符合哪些招调条件,还欠缺什么,这样来深务工就可合理地根据自身情况进修“充电”。

“深圳现行的入户政策按择优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化存量人口中的优秀人才,已相对比较全面,门槛也低,目前研究的积分制相信与现行政策不会有太大出入,主要是如何把现行政策转化成定量的考核标准。”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深圳的入户政策把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排除在外,实行积分制以后,可把更多的优秀人才纳入进来。“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在其他方面能拿分,每一项都有一点积分,加起来说不定就符合入户的标准,这对来深务工有更全面的综合评价。”该负责人说。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把两大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农民工得到实惠。

中山模式

“积分制让我们找到归宿感”

在这次中山积分制入户中,刘刚成了“牛”人,积分高达583分,是目前得分最高的人。记者在中山市了解到,通过积分管理办法,2010年共给予了2139名流动人员入户中山待遇,迈出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案例

来自山东淄博的刘刚没有高学历,但他万万没想到,在这次中山积分制入户中却成了“牛”人,积分高达583分,是目前得分最高的人,很顺利在中山落了户。

刘刚告诉记者,他1999年在中山打工,2002年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中山市泽光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专利多项,年纳税累积200万元。然而,因为不是中山人自己心里却总有一种飘泊感,“我总是对自己说,多挣点钱就回老家吧”。

2010年4月,他获知积分制入户政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递交材料。令他惊讶的是,政府办事效率很高,5月份就获批通过了。如今,他太太也已经参加积分制,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孩子9月份就可以入公办小学读书了。“真是双喜临门,积分制让我们找到归宿感,十余年来在中山的打拼值了。”他激动地说。

记者在中山市了解到,通过积分管理办法,2010年共给予了2139名流动人员入户中山待遇,4318名流动人员子女入读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待遇,迈出了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

◎措施

推行一站式受理服务,留住更多人才

“申请时,很多人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没想到不到一个月时间,居然就办好了。”来自河北的从永胜告诉记者。他说,中山办理积分制入户真是很高效、很公平。

中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告诉记者,自2004年停止购房入户政策后,入户需求突显。现实行积分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留在中山了,因此报名的人很多,如果政府不做好服务工作,就会影响这一政策的实施。

中山市流动人员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顺葆介绍说,为提高积分制受理工作效率,管理部门就先从简化程序和优化服务入手。一是简化审核流程,多个部门间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共同对涉及计生、学历、技能、社保等积分项目的审核流程及条件进行调整,切实方便群众办理业务。二是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行错峰、周末上班、“一次性告知”工作制度,提供“政策咨询、资料收件、登记审核”一站式受理服务。

据统计,积分制入户人员中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比例较高。入户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100人,占总人数的51.43%,拥有处级以上技术职称和五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的747人,占总人数的34.92%。在年龄结构方面,取得入户资格人员中,35岁以下的1440人,占67.32%,呈现年轻化特点。

陈顺葆认为,积分制管理既是人口规模调控方式,又是一种社会规范引导,对中山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促进了流动人员自律性的提高,二是促进了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和谐共处,三是增强了流动人员的归属感。

据了解,在中山全市取得入户资格的2139人中,已婚的达2017人,占94.3%;签订并履行了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1285人,占60.09%;共有1156人获得了居住年限得分(居住一年以上),占54.05%。

惠州模式

在惠州工作就有望成惠州人

据了解,2010年7月26日,广东省惠州市《惠州市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方案》正式启动,全面接受全市150万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申请。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将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工获得更多的保障。

◎案例

苏俊是湖南娄底人,毕业于湘潭大学,2001年来到惠州,现为惠州市荣光精密部件公司人事科长。2007年被评选为“惠州市优秀外来务工人员”,2009年5月他靠积分制入户惠州。

◎措施

积分达50分都有资格申请入户

事实上,惠州市自2008年9月就已经开始试行“优秀外来人员扎根工程”,对外来工入户已进行两年探索,为入户城镇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换言之,如今颁布的方案是扎根工程的延续,不过有所不同。

惠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余国新介绍,以前的扎根工程有很多的限制,评定条件较为严格,入户大多数是“百佳外来工”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杰出外来工。而如今条件放宽,只要积分达到50分,都有资格申请入户惠州城镇,可让农民工的城市梦更易成为现实。

“此外,现在整个办理流程简化,10天内可以获批。入户之后,农民工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16周岁以上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也可申请随迁)。”

在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不少来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情况的农民工。他们都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咨询,最后的结果却让不少人喜出望外。

刘霜,来自于湖南长沙,2004年来到惠州,现在惠州市数码特信息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她告诉记者,她是通过电视、报纸了解到积分制政策。当时工作人员现场估算了她的积分:文化20分+初级工10分+参保5个险种4年20分=50分,符合惠州市入户要求。听到这个消息,女孩开心地笑了。她说,以前对入户这种事想都不敢想,没想到成惠州人并不是那么难。

余国新说,当前惠州很缺技术工,虽然目前有2—3万技术工,但是平均有5%—10%的流动性,因此希望“积分制”能吸引更多的技能人才。

据了解,今年1至7月,惠州市已办理农民工入户城镇1699人。从文化程度来分,大专以上占56.7%,高中及以下占43.3%;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子、机械、纺织服装、制鞋、五金、塑胶等行业。但技能人才还是不多。

余国新告诉记者,为了吸引更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惠州力争取做到宣传到位,多角度、全方位报道积分制政策。同时开通“12333”电话咨询中心,开放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和农民工全面提供咨询服务。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工尽快受惠积分制,惠州还实行了部门共管,协作办公。简化了入户手续,开设绿色通道。

■专家观点

转变观念广东首先开门

昨日,就广东外来工积分制入户“新政”的意义,南方日报记者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和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共同进行了探讨。

唐钧:落户是种双向选择

“门打开了,开一条缝也算打开了。”对于广东的“户籍新政”,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唐钧表示激赏,他觉得广东此举体现了一种进步和气魄,北京、上海也可以考虑逐步效仿广东这样“开门”。

“珠三角地区对于流动人口的态度最近几年是不一样的,前几年也许还持保留态度,但是经过了用工荒等一系列问题冲击后,这里也开始深入反思,观念逐渐转变了。”唐钧说,人才都是用脚在投票,哪里好就会去哪里,广东此举有利于留住真正的优势劳动力。

长期研究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的唐钧告诉记者,不可想象一个城市里只有高素质人才会是怎样的情景,正常的情况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新的人进来。

他认为,对今天的广东“户籍新政”来说,文凭和技能也许还算一个落户的小门槛,但这样的门槛又是不能不要的。完全的开放不现实,先紧后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沈阳曾经有一个区做户籍开放的试点,一下子就来了很多老人,低保负担无形加重,本来希望引进的‘工作移民’最后变成了‘养老移民’。”唐钧说。

在他看来,目前户籍改革涉及财力的部分并不多。“当各种福利政策都向农村普及的时候,户口所能带来的实际经济利益并没那么明显了。如果有一天农村居民能享受到所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那么户口就仅仅是一个地址,只和管理有关,无关其他了。”

“在城市考虑是否接纳外来务工人员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落户在哪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农村户口更可贵,可以生两个孩子。”唐钧认为,户口对人口流动的约束越来越小,几乎不成为障碍,从农村走出来的更多的是向往城市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和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李昌平:“户籍新政”利在广东

“广东是富广东,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归根到底是全国一盘棋,这个钱最终还是要中央政府来支持。”他表示,这次“户籍新政”利在广东。

近年来,就户籍制度改革问题,李昌平做过深入研究,也写了很多文章,贯穿他文章的精神可以提炼成一句话———“户口问题其实是一个普遍国民待遇问题”。

李昌平认为,现在不是户口本身的问题,而是户口背后的差别待遇问题。“很多地方为了本地利益,对外来人员享受福利设置壁垒。”

他说,广东的户籍制度改革,一方面可以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稳定。“有了户籍就意味着有了医疗、教育等最基本的保障,人就有了安全感”。

据他分析,广东的农民工积分入户制实现了城乡的自由流动,而人口流动了,一切的资源就会跟着流动,这不仅能够扩大消费,有利于市场的发展,还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据了解,国内的经济学家曾经做过计算,在中国过去20年9%以上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中,人口流动的贡献率为16%左右,也就是1.5个百分点。有专家研究认为,如果今后政策放宽,加快人口流动的进程,今后二三十年,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会达到两个百分点。而在农村,由于人口增加、土地资源有限以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日益应用,将剩余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如果人口不能及时地向城市转移,农业的比较收益就会越来越低。

在李昌平看来,由于解决户籍问题需要一连串相关配套改革,所以最终需要依靠全国统筹。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杨春

实习生周祖燕鄢杜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