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史上的耻辱:蒙疆银行厚和分行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有过一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它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蚕食和鲸吞中国的目的,唆使、煽动内蒙古的王公上层和反动分子组织的傀儡政权。随着这个政权的诞生,日本侵略者也开始对蒙疆地区的经济进行大肆的掠夺……
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之前, 归绥一共有6家银行,包括“绥远省平市官钱局”、“中国银行”寄庄、“交通银行”支行、“山西省银行”分行、“北洋保商银行”办事处和“丰业银行”。日寇占领归绥后,除中国银行撤至包头后仍被接管外,这些没有完全撤出的银行资产,被日本侵略军接收。
日寇对归绥的经济掠夺
1933年7月,蒙古王公德穆楚克栋鲁普以百灵庙为中心,发动了“内蒙古高度自治运动”,并投靠了日本。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分兵向内蒙古的察哈尔、绥远大举进攻。在占领了张家口和大同后,分别成立了伪“察南自治政府”和伪“晋北自治政府”。1937年8月27日,张家口沦陷后后,于9月4日成立了伪“察南自治政府”,接管了原察哈尔省商业钱局,并改组为伪察南银行。
为了用经济手段控制内蒙古地区,1937年10月15日,归绥被占领的第二天,日军以关东军司令官名义贴出布告,强令各金融机构立即停止一切款项的支付。
呼和浩特史料记载:1937年10月16日,又公布了“绥远地方银行号钱局管理办法”,随之建立起“绥远地方金融委员会”,宣布了委员会名单,顾问指定由日方占领者担任,三个委员分别是丰业银行的经理王大勋、北洋保商银行绥远省办事处主任王毓榛、绥远省平市官钱局监事贺秉温,都是日寇指定的傀儡。
在日寇操纵下,“蒙古联合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三个伪政权均摊,共同集资12000万元,同时接受了原察南丰业银行,绥远平市官钱局、冀东银行,吞并了44家私人钱庄、银号,没收了绥远各地的中央、交通、农民银行的法币财产,吸收了日本的600万投资作为资金,于1937年11月23日,宣布成立了“蒙疆银行”。
蒙疆银行纸币成地区主要货币
1937年12月1日,蒙疆银行在张家口鼓楼西街正式开业。
据史料记载:1938年3月20日,伪蒙疆券一元纸币开始发行,4月15日又推出5元券和百元券,5月25日10元券也开始投入市场。伪蒙疆券印妥发行的同时,又把日伪称作“改造券”的伪察南票收回。通过两次更迭,日伪完成了在伪蒙疆统治区内将币制统一于伪蒙疆票的任务。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在该地区货币尚未统一,因此在一个短时期伪蒙疆银行纸币成为当地流通的主要货币。
伪蒙疆银行流通使用的一角、五分、一分和五厘四种硬辅币,是使用伪满洲中央银行的。后来由于需要量太多,又大量输入日本一钱(即一分)铝币投入市场流通。1938年8月16日,伪蒙疆银行在日本铸造的自己的五角硬币也开始流通,到1940年7月1日、8月15日分别印刷发行了五分、一角和五角的纸辅币。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原来流通的伪满铜辅币,作为战略物资,逐步收回退出了流通。
从蒙疆银行各期的纸币发行额来看,截止到1945年,蒙疆银行先后约发行了42亿多元的纸币和金属币。
归绥地区的中央银行
伪蒙疆银行总行在张家口,在厚和市设有分行,地址就在旧城三贤庙巷原绥远平市官钱局,经理是日本人域谷洋海。
据记载,分行内最初有文书、会计、人事、审核、庶务、调查、营业、出纳股等专业分工,各股除系员(即一般工作人员)外,由一名中国人任股长,上面还有日本辅佐官。厚和分行公称资本一百万元,职工40多人。
当时,归绥市办理金融业务的机构共四家,除伪蒙疆银行外,还有1938年3月1日合并各私营钱庄银号成立的伪蒙古联盟实业银行;专办邮政储金的附属金融机构邮电局;合并各典当业成立的兴亚当。
伪蒙疆银行厚和分行和实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的分工较明确,实业银行存放款主要针对私营工商业,对农村只发放少量贷款,汇兑业务只限于伪蒙疆区域内,伪蒙疆银行厚和分行则把重点放在办理财政资金划拨和机关、团体存款,以及日本统治和经营的大企业上,控制了地区主要物资的输入及输出。伪蒙疆区域外的汇兑和对日本、伪满洲国的汇兑也集中在该行,相当于归绥地区的中央银行。
最初三年,伪蒙疆银行所办的业务占归绥市金融业务的70%以上,直到1940年,日伪在经济统治政策上发生了变化,伪蒙疆银行的业务量才下降到30%左右。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公告,从1947年6月1日开始到9月30日为止,允许蒙疆银行币一元兑换法币四角进行回收。但因真正的收兑时间仅有三个月,偏远地区并不知道收兑的消息,致使民间大量流通的蒙疆银行币成为了废纸。
本报记者
雪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