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共和国图腾红旗渠:蕴含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

猛犸新闻

关注

大型媒体联动报道《共和国地标》将以时间为序,梳理不同时期曾经凝聚过我们目光的地点,通过串联并解读这些地标,还原它们的历史细节,展现它们的现实状态,为广大读者拼出一串新中国成长的足迹。

当选地标:河南 红旗渠

当选理由:1969年,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最为骄傲的工程之一,有人工天河之称

记者 张波

如果没有红旗渠的修建,林州(原林县)恐怕依旧还是豫北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

在通往林州的公路上,进市区之处,有着一个偌大的指示牌——欢迎来到红旗渠的故乡。在街上,从喝的各种酒,到抽的香烟,随处可见“红旗渠”的招牌,红旗渠的名字,和林州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当地,红旗渠也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此时正8月天,天气清爽,一路上,延绵不绝的太行山脉满山翠绿。当年修建的红旗渠,也已开辟成为一个景区,门票61元,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姚村镇水河村,可以见到当地村民建设的鱼塘、果林。村民桑换荣说,在几十年前,没有红旗渠时,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水贵如油,吃水要去数里之外挑担,更别说开个池塘养鱼了。

红旗渠的修建,改变了这个小山村,也深刻的改变了林州。

林州,位于河南最北部,是安阳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在1994年前,它叫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河北省涉县接壤。地属山区的林州干旱少雨,十年九旱。在林县的县志上,记载从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00余年间,曾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达30次,人相食5次。一则碑文描述了清代的一次惨状:“光绪二年间,共计男女一百一十七口,自三、四年间,流离死亡,仅存男女十一口。斯时骸骨堆之如丘树皮草根,或剥或刨,亦几殆尽”。

水的问题,如同一把利刃,长期架在林县数十万人民的脖子上。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林县响应中央号召大兴水利,先后修建多座水库。然而,在1956年底的一场大旱,让林县人民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当年降水量不足百毫米,由于降水稀少,河水断流,水库无水可引,成了空壳。

只能从外面引水。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是杨贵。在他的带领下,林县县委产生这样的这个想法,即使在现在看来,也十分疯狂:在悬崖峭壁上,依靠人力修建一条人工天河,“引漳入林”把漳河水引到林县。

1960年2月,这是新中国最困难的年代,也是一个人连饭都不饱的年代,数十万林县人民用血肉之躯,开始了一场“疯狂”的战斗。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的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这就是一日三餐。

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林县人民创造了一个建筑的奇迹。红旗渠的总干渠全长70.6公里,从起点陕西平顺县,到末端林州境内的分水岭,海拔落差只有8.8米。在如此长的渠道施工中,如果稍有偏差,就会导致下游渠段海拔高过上游,从而导致引水失败。另外,面对太行山脉的坚硬岩石,几乎没有机械设备,施工难度极其高。

在当时而言,这也是一个空前浩大的工程。红旗渠总干渠全程渠宽8米,深4.3米,在渠里甚至可以行船。据说,在修成以后,当时拍板允许林县人民引水的山西省领导找到了杨贵,埋怨说,当时你们说要修渠,我怎么知道你们怎么修了这么大的一条渠啊?

十年间,林县人民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整个施工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发生过山体坍塌事故,但林县人民矢志不渝,涌现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随后,到1969年7月,红旗渠的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在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修渠结束后,美联社曾给予了如此评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从之前的荒山秃岭,到现在的遍山绿色。粮食产量也大增,从修建之前的亩产50公斤,增长到了现在的四五百公斤。林州人民破天荒的有了自己的鱼塘、果林……

红旗渠带给林州的变化,不仅仅如此。红旗渠修成后,作为一个样板工程,在全国闻名遐迩,吸引了海内外大批人士前去参观。如今,红旗渠品牌被开发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卷烟、酒类等并不鲜见。另外,10年修渠的艰苦岁月,为林州培养出了大批建筑人才,林州建筑大军遍布全国,享誉在外。

红旗渠,从最初的一项水利工程,已经变成了一处旅游景观,一个品牌,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地标。在那个年代,它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让它演变成这个县城,乃至整个共和国的图腾。

东方今报独家供稿新浪,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浪国庆特别策划“共和国地标”专题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