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专访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绵竹人将给辽宁人立碑

辽一网-华商晨报

关注

重建家园这是目前绵竹灾区群众最重要的事。

昨日,在绵竹市内,有群操着东北口音的援建队伍格外引人注目。

面对来自辽宁的帮助,绵竹市市委书记蒋国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感谢辽宁人在绵竹市灾后重建中的巨大贡献,“绵竹将给辽宁立碑!”

城市已经千疮百孔

全市房屋受损117万间,其中倒塌79万间,受损面积达3740万平方米

在绵竹市,有很多市民失去了亲人,更多的市民的房屋倒塌了。

根据绵竹市27日18时的《抗灾快报》统计,在这次地震中,全市房屋受损117万间,其中倒塌79万间,受损面积达3740万平方米。

绵竹市五福镇干部周星说:“五福镇的房屋倒塌情况很严重,但绵竹市靠近山区附近的镇子比我们更严重。”

记者发现,绵竹市工铁桥桥下的道路两旁满是已经搭建完毕的帐篷和即将搭建的帐篷。

居民刘其成正在搭建帐篷。他说,帐篷搭好前,他暂时只能睡马路。居民贺子安的房屋虽然没有倒塌,但是他也睡在马路边的帐篷中,“房子已经是危房了,里面有好大的裂缝……不敢睡。”

绵竹市市长李友成在一次采访中,曾含着泪说,目前绵竹市的51万人口中,有2/3处于无家可归的境地。

昨日傍晚,记者赶到指挥部的时候,绵竹市市委书记蒋国华正召开关于房屋问题的工作会议,他说:“现在的最重要问题是房屋的再建!”

记者了解到,蒋国华所指的房屋再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过渡安置房的建设,“这是解决居民生活的首要问题,刻不容缓!”

实际上,绵竹市过渡安置房的建设,早在几天前就已开始,而承担这部分建设的就是辽宁人。

辽宁的支援

辽宁省将为绵竹市援建数万套过渡安置房,还将在安置点建立小学和中学

在绵竹市抗震指挥部5月27日18时发布的《抗灾快报》中,《辽宁省将援建我市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房4.5万套》(编者注:截至发稿时,援建过渡安置房的数字已经增加到6万套)的消息被放在了显要位置。

在这条消息中,介绍了辽宁省如何援建绵竹市安置房的方法:辽宁省将为绵竹市援建数万套过渡安置房。工程分两期完成,一期6月25日完工;二期8月10日完工。另外,还将在安置点建立小学和中学。目前第一批500套过渡安置房已在孝德镇凉水井村7组紧锣密鼓搭建。

记者了解到,在建设这些房屋的辽宁援助队伍中,很多人是在10天前就已经到达了绵竹市。

5月25日,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曾前往孝德镇凉水井村7组工作视察,并表达了“一定要把过渡安置房建设的前期工作做好”的态度。

本报特派四川记者 穆云平

蒋国华:绵竹和辽宁将密不可分

昨日20时30分,本报记者采访了刚刚开完会的蒋国华。

记者:绵竹市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救援任务应该非常繁重吧?

蒋国华:这是肯定的了。绵竹市共51万人口,几乎90%都受到了影响。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辽宁目前向绵竹派出的救援队伍的情况?

蒋国华:我对此非常感谢。辽宁的救援队伍,主要是建筑方面,就是过渡安置房的建设,但是也包括其他的如医疗等方面的援助。

记者:我看过绵竹市抗震指挥部的简报,说辽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已经来过绵竹了?

蒋国华:是的,他是来视察辽宁救援队工作的。辽宁的救援动作真是太迅速了。当辽宁救援队到达的时候,我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确实可以用“久旱遇甘露”来形容。

记者:无论是辽宁省,还是四川省,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救援是应该的。

蒋国华:所以我感激党和国家,感激中央领导。以后,绵竹和辽宁将密可不分,绵竹市人民在这次救援中感受到了辽宁人的可爱、可亲,绵竹市将来要给辽宁立碑,纪念辽宁的这次援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