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得了抑郁症要吃多久的药?

厦门网-厦门晚报

关注

小莉,女,25岁,1年前因失恋后想死曾住院治疗,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经过二十余天的治疗后好转出院,未再服药。半个月前她又感到工作吃力,前途渺茫,生活没意思,抑郁症又发作了。仙岳医院心理科的骆遥特医生说,小莉的病之所以会复发,与她过早停药有关。那么,得了抑郁症到底需要吃多久的药呢?

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科骆遥特医生说,抑郁症药物治疗要遵循全程治疗的原则,即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及维持期治疗三期。急性期一般治疗2-4周开始起效,之后进入巩固期。巩固期治疗至少要6个月,此时患者病情不稳,症状有可能再次加重,故不应减少药量。然后就进入维持期治疗。

首次发病的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精神病家族史,病前没有显著的性格缺陷,发病与强烈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样的患者一般维持治疗6-8个月便可。对于首次发作的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指幻觉、妄想等)、病情严重、自杀风险大、并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为2-3年。多次复发者应当坚持5年左右甚至长期维持治疗。此时维持治疗中最大的误区是患者停服抗抑郁药物而不断服用安定类药物,造成许多患者形成安定依赖。事实上,患者不稳定的睡眠本身就为抑郁症的复发提供了温床。

不同的发病年龄维持治疗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青少年患者包括14岁以下的儿童,在初次抑郁发作治疗痊愈后应服用较长时间的抗抑郁药维持治疗,一般建议服用两年以上。同样,更年期前后发生的首次抑郁发作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维持治疗的时间较长。更年期的激素代谢紊乱需要长达4-5年的时间才能度过,因此更年期前后发生首次抑郁发作患者抑郁治愈后最好维持两年以上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另外应注意的是,在维持治疗阶段,如果将抗抑郁药的剂量减少过多,则预防复发的效能会随之降低。一些长期的心理治疗措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其作用不能与药物治疗并驾齐驱,更不能取代药物的地位。大量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心理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会更好;但如果只用心理治疗而不用药物,则极容易造成复发。有针对性地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易感性,可以为逐步停药做准备。如果患者在药物维持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复发,那么往往需要立即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提高正在服用的药物剂量或换用另一种药物。

由于抑郁症多数在春秋两季发病或者复发,因此建议停药的时间最好避开这两个季节。

骆遥特医生说,抑郁症治疗要取得好的效果,贵在坚持全程治疗。

仙岳医院供稿

周鸿祎回应卤鹅哥上海车展投喂694万
孙颖莎发文感谢刘国梁582万
体育总局回应刘国梁卸任515万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458万
中方回应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386万
邱贻可马龙合影364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