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还是打球? 太原一对父子重走“丁俊晖模式”(图)
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波皇台球俱乐部并不好找。
走过人来人往的双塔寺街,进入一个狭窄的小巷,再拐到一条地下通道。台球俱乐部就由这儿的地下车库改造而成。正是在这不易被人察觉的地下车库里,孕育着无数家长和孩子们的希望。
2007年11月的一个下午,在波皇台球俱乐部记者见到了专心练球的于德陆和陈喆。陪伴陈喆的,还有父亲陈玉国的默默注视。这两个太原的台球少年,于德陆已经名声在外,陈喆还在苦苦求索,最近的成绩是,获得2007年全国青少年斯诺克台球锦标赛少年组的桂冠。
早春二月,记者再次走进波皇。即将年满15岁的陈喆,计划再次南下东莞,继续破解他的斯诺克人生。
开球:上学还是打球
释义:首杆运动员第一击将主球击出就是开球,也就是本局比赛的开始。
9岁半的陈喆,还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父亲的询问下,他做出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上学?还是打球?”“打球。”
声音不大,但很坚决。也许对一个孩子来说,做这样的选择题,勉为其难。在他身上,还找不到成熟的思维,只是兴趣更为炽热。
这种兴趣最早是被母亲孙珍梅发现。
那一年,孩子7岁。一天傍晚,放学回家的陈喆,和妈妈要了点零花钱,穿上旱冰鞋就走了。天黑了,孩子还没回来,孙珍梅急了,开始出去寻找。在离家不远菜市场的一个露天台球桌前,她发现了儿子。个子还没长高的陈喆在球台前,费劲地滑来滑去,一双旱冰鞋竟成了他的增高鞋。
孙珍梅和丈夫讲了儿子的故事。作为台球痴迷者,陈玉国决定带孩子到一些正规的比赛场合去看看。孩子的天赋,引起了山西台球资深教练柔浪浪的注意。柔收陈喆做了弟子。
与孩子的天分相比,其实更令人佩服的是父亲的勇气。同龄人都在教室里按部就班地上学,而自己的孩子却要开始走一条并不明朗的台球路。台球运动是非奥运项目,国家不会出资培养,所有的成本得家庭一力承担。陈玉国显然是一个有着极强信念的人,“只要孩子喜欢,我没有什么太重的思想负担。”
高杆:14岁的全国少年冠军
释义:击球时球杆击打主球中心偏上位置,使得主球在与目标球碰撞后继续加速前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台球基础薄弱的山西,无法给予陈喆丰厚的营养。陈玉国把目光投向了广东东莞。在中国,东莞的台球氛围环境好,国内的职业选手大多集中在广东训练比赛。
时至今日,陈喆已经打了五年球。五年以来,夫妇俩惟一的事情就是投入时间和金钱。差旅、住宿;训练、比赛,二人轮流作陪,曾经开过的饭店停了,生意也无法专心经营。五年的花销已有30多万,这对陈玉国来说,几乎竭尽全力。在东莞,陈喆加盟了一家叫做“新皇室”的台球俱乐部。随着技艺的增长,孩子也能有一些收入,但也只能贴补家用。
毕竟还是孩子,生活轨道并不能始终如一。一根折断的球杆,记录了父亲的严格。在获悉儿子喜欢玩电子游戏后,陈玉国一气之下将陈喆的球杆折断。这支球杆自练球以来一直陪伴着陈喆,父亲一度想给儿子换支球杆,陈喆都不舍得。后来,那支被折断的球杆,放在了陈喆的枕头下面。“未来只能靠他的努力。”陈玉国说。现在的陈喆,训练非常刻苦,一天训练时间就有8个小时。
2007年8月,全国青少年斯诺克台球锦标赛在广东惠阳落下帷幕。陈喆带来了惊喜,在决赛中不仅以5∶2轻取劲敌夺得少年组冠军,而且还在第七局打出了单杆131分。小将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控制能力,初步显现。
每年的全国排名赛,陈喆也坚持参加。至2007年底,中国职业球手的等级分排名,陈喆在第21位,江湖上已有名号。
15岁的丁俊晖成了最年轻的亚洲冠军,而14岁的陈喆的成就,显然还不能和小丁相提并论,但他的全国少年冠军,还是给中国斯诺克台球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经有人把陈喆列入中国台球第五代的代表人物。
走位:图谋求学英伦
释义:击球运动员用主球撞击目标球后,使主球或目标球按自己意志运动到所需位置上。
在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类似家庭作坊式产业当中,父亲的审时度势与高瞻远瞩,无疑最关键。
谈兴正浓,陈玉国突然起身,说要看一下儿子的训练。在我们聊天时,陈喆就在边上不远处练球。原来,他碰上一个斯诺克难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几经试验,仍然不得要领。儿子说:“蒙一杆算了。”父亲一脸严肃:“就不能有蒙的概念,你得想出几种办法,正反方向都试一下,看哪种最合适?”
落座。陈玉国叹道,“没有高质量的对抗、没有高水平的教练、没有经济支援。”一年除了七八场正式比赛,陈喆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训练。为了给孩子更多的比赛机会,陈玉国也想过不少办法。仅在2007年,他就先后两次组织、承办大奖赛,邀来金龙、于德陆、盖佳祎、李岩等国内青少年才俊。
陈喆的天赋,逐渐显山露水。陈玉国也曾经带他“环谒众人”,但非卖艺赚钱,而是希望能投奔名师门下。丁俊晖曾经的教练伍文忠,对陈喆非常看好,也表示想带他,但伍文忠要移民美国,只能作罢。陈喆10岁半的时候,陈玉国专程带儿子到上海,让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看一下儿子的资质。老丁看罢,对陈喆做了一番评价,依他的经验来看,陈喆“一旦打出来了,别人将很难抵挡”。
儿子的前途,陈玉国不想因为自己这个当爹的原因而耽搁。2002年,15岁的丁俊晖独闯英伦打出一片天地后,效仿者陆续启程。陈玉国分析,在国内只能是打个基础,只有到世界上斯诺克水平最高的地方去,才有可能出人头地。但想要出国深造,谈何容易?一年20万的费用,自家根本承担不来。同样的困难,也落在于德陆身上。小于曾经开玩笑,“要是有山西煤老板赞助就好了”。
丁俊晖之所以能够成功,陈玉国认为有两大要素。一是个人努力,一是社会支持。而陈玉国目前寻求的就是后者。
2008年,陈喆很有希望代表中国,去参加亚洲青年锦标赛。这,也是摆在他面前的另一个机遇。
置球点:比成材重要的是成人
释义:开球、球落袋、出界时,需要摆球的点位叫做置球点。
丁俊晖模式是所有后来者的榜样。在山西,尤其是在体育界,这种育人之道并非首例。于德陆父子走的同样是弃学打球的道路。在2006年,本报也曾以《陋巷·梦想》为题,报道过我省一对围棋父子武贵和、武珺的艰难历程。与传统“流水线”式教育不同的是,这种“家庭作坊”式教育,有可能获得人所艳羡的成功与荣誉,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牺牲与风险。这中间,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一个丁俊晖的风光,并不意味着这条路就是一条康庄大道。以武珺为例,九年学棋,现在虽已升为职业二段,却还只能在山东一家丙级围棋俱乐部效力,对家庭的回报还为时尚早。极低的成材率,也造就了极大的风险。这条路的终点只能是成功,不能是失败。从业余到职业,再从职业到顶尖,中间不知有多少人黯然离去,无限风光的却只是塔尖上的少数几个。
丁俊晖的成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来的是我国人才培养制度的缺陷。让一个普通家庭承载所有的压力,这是不合适的。参照国外,采用的是签约培养的模式。一些体育经纪公司,会尽早网罗一些有天赋但苦于没有训练条件和机会的好苗子,待其成名之后,按比例分成奖金和广告收入。而在我国,这几近空白。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以一种近乎倾家荡产的方式培养孩子,即便倾家荡产,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丁俊晖的。在这种情况下,拿孩子作为父母一生最大的“赌注”,是需要深思熟虑、慎之又慎的。
有教授分析,“从台球角度看,丁俊晖是个天才,但从整个人看,丁俊晖是和韩寒一样的偏才。打台球,开发了丁俊晖的潜能,但缺失人格教育和内涵培养。”这一点,并非没有被体育明星意识到。包括丁俊晖在内的知名运动员,在成名之后都联系大学院校去学习。
丁俊晖的情况在孩子中并不普遍,但随着他的成功,效仿者已非个案。但是“丁俊晖模式”不能成为家长效仿的对象。能有几个家长可以充分把握孩子的天赋,有勇气为之放弃正规的求学之路?因此,教育界专家都对“丁俊晖模式”是否值得复制持保留意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命,是怎样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比成材重要的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