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全球7000多人献身“尸体艺术” 死后将制成塑化标本

中国日报网

关注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你可曾想过在离开这个世界后要如何处理自己的遗体吗?目前,全世界有7000多人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把自己的尸体制成“塑化”人体标本,参加全世界的巡回展览或用于医学研究。

“塑化”人体标本保留着完整的器官和组织。

一个“塑化”人体标本摆出正在上篮的姿势。

一名男子正在参观“塑化”人体标本。

医学院学生用“塑化”人体标本进行研究。

据美国媒体报道,标本的制作采用了德国解剖学专家贡特尔 冯 哈根斯在1977年发明的生物标本“塑化”技术:先把生物体解剖,然后脱去水分和脂肪,接着注入可聚合的硅胶,经过固化形成干燥、无味的标本。每具人体标本的加工时间至少需要一年,造价在4万~6万美元。

自从1983年启动捐赠计划以来,已经有7652人同意在死后捐赠遗体,其中461人已经死亡。捐赠者来自世界24个国家,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和美国。负责管理“北美遗体捐赠计划”的乔治娜 戈梅自己也是捐赠者之一。她表示,被制成标本的遗体一半会用于展览,一半则会送到医疗机构用于教学和研究。

自1995年以来,已经有来自35个国家的2200万观众参观了由哈根斯教授所有的德国解剖研究所组织的“人体世界”标本全球巡回展。大部分标本都经过了剥皮和解剖处理,参观者能真切地目睹骨头、肌腱、神经、血管和器官等。有些标本则被完整保存下来,在展览上摆出各种造型,有人在大力扣篮,有人健步疾跑,有人在骑马、骑车,还有人悠闲地下棋。

49岁的美国沃思堡居民苏珊 巴克斯特女士已经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她表示:“与其火化成灰或成为蛀虫的地下美餐,还不如把身体变成一种有用的东西。”巴克斯特在30年前曾患过子宫内膜异位,她希望人们将来能通过她保存完好的人体组织更多地了解这种疾病。

不过,人体标本展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展览都不可避免地引起争论,不少伦理和宗教界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有损死者的尊严。不过33岁的美国捐赠者欧文斯有不同看法,他说:“身体只是个容器,装着我在今生曾有过的东西。”而他的捐赠决定也获得了家人的支持。

(康娟)

(编辑:夏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