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飞鸣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52)

深圳特区报

关注

松-9雷达报告:U-2不见了

14时05分,营的目标指示雷达在200公里处,捕捉到了目标:大型机一架,高度2万米,经远、近方作战参谋校对,捕捉的就是要打的U-2飞机。

14时11分,U-2飞机飞过江西景德镇后,调整了一下航向,正对着设伏在上饶的二营阵地飞行。

集群指挥所一看U-2飞机对着二营阵地飞去,立即下达指示:命令二营在37公里开天线,消灭敌机。

敌机距离二营90公里时,营长命令四发导弹接电准备。两分钟后,四发导弹接电准备完毕,全部处于良好的战斗状态,随时可供发射使用。

敌机距离70公里时,U-2飞机入窜二营火力范围的大势已定。营长下达了最后的作战决心:“前置法,导弹三发,37公里开天线捕捉目标,发射导弹。”

敌机距离60公里时,营长命令接通发射架同步。顿时四部发射架载着四发导弹跟着制导雷达天线同步转动起来,等待着发射指令的到来。

与此同时,松-9雷达报告捕捉目标,近方作战参谋陈辉亭随即改为使用松-9雷达的情报指示目标,测定射击数据。

敌机距离二营39公里时,在制导雷达即将要开天线捕捉目标的关键时刻,岳振华担心的问题发生了。松-9雷达报告:丢失了目标。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发生这种突然的变数,一般的指挥员会采取立即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搜捕目标的措施,以防因目标指示不准确,而贻误战机。然而岳振华并没有这样做,他分析在这个距离上开了天线,仍有放跑敌人的可能,必须把开天线的距离压到最近,才能打它个躲不掉、跑不了。但压到最近的距离开天线,一旦目标指示得不准确,开了天线不能立即发现目标,就有贻误战机的风险。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近方作战参谋陈辉亭当机立断,放弃了使用松-9雷达的念头。立即命令406雷达站站长王春茂:松-9雷达丢失目标,你们要快速、准确测报目标坐标。

与此同时,他当即按下事先准备好的秒表,按U-2飞机的速度和航向,推算U-2飞机的距离和方位,给制导雷达指示目标。406雷达站站长王春茂,接到陈参谋的命令,立即命令雷达操纵长潘长林,快速测报、通报目标坐标。

潘长林听到站长的命令,一看天线就快要扫到U-2飞机的方位了,立即控制着天线准确地测出了目标坐标,通报到了指挥所。

标406雷达情报的标图员名叫李军水一听U-2飞机已经距离35公里了,到了开天线的最后时刻,他一边大声报告:目标,35(公里),一边标图,目的是让陈参谋尽快进行目标指示和求测航路捷径。

目测航路捷径打下第二架U-2

陈参谋一看标图员李军水在35公里处点了一点,没有等他将U-2飞机的航线连上,也来不及用尺子测量,便目视测出航路捷径为5公里。这5公里的航路捷径,实际上是用松-9雷达的最后一点和目标指示雷达最新一点测出的,具有不准确性的一面,但要等到目标指示雷达报出第二点再测航路捷径,就来不及发射导弹了,就会丢失战机。

近方作战参谋陈辉亭分析:敌人的航线不会变化,我没有打开制导雷达天线,敌人不会发现,敌人也没有飞过上饶,不到改变航向的时间,航向不变,航路捷径也不会变,因而所测得的5公里的航路捷径是可靠的,即使有一两公里的误差,也仍然在最佳的射击范围以内,不影响射击精度。

于是他立即向指挥员报告:距离35(公里),(航路)捷径5(公里)。人们听得出那声音简洁、洪亮、干脆和自信。

营长岳振华一听到近方作战参谋陈辉亭的报告,立即下令:“开(天线)1

引导技师王觉民早已将手放在了天线开关处,随着营长的一声令下,打开了天线。营长岳振华用手一指显示器的右下方露出的大半个信号:“目标!抓住它。”

引导技师迅速转动手轮,将目标信号引导到显示器中心,下达了转自动的口令。

说时迟,那时快。营长看到引导技师引导好了目标,还没等他报告,就立即下令发射导弹,引导技师迅速按下了发射按钮,轰!轰!轰!三发导弹喷着火舌,依次窜入天空,向2万米高空的U-2扑去。

岳振华两眼紧盯着显示器,显示器上,导弹的信号在快速地向U-2飞机的信号捕去,目标信号也开始闪动,有转弯征兆。岳振华知道,这是U-2飞机上的预警装置报警了,飞行员做了机动逃脱的动作。他命令引导技师和操纵手:要沉着,导弹信号飞行正常,U-2飞机是逃脱不掉的。

第一发导弹与U-2飞机擦肩而过,战斗部没有起爆。岳振华看到第一发导弹没有击中目标,立即下令:沉着,不要慌。眼睛盯着第二发导弹的信号,第二发导弹在与U-2飞机目标遭遇时,战斗部起爆,击中目标。

制导雷达连连长侯国宝立即向指挥所报告:“击中目标。”

在上饶的集群指挥所里,人们等待着二营的战斗结果,期盼着胜利的消息。

二营报告:“消耗导弹三发,击落U-2飞机一架1

集群指挥所里顿时一片欢呼。

二营的阵地上,全营群情激昂,情不自禁,帽子和军上衣抛向了空中。指战员们高呼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祝贺他们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