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舍己救人 社会不应也不会忘记(组图)

海峡都市报

关注
昨天中午,荆福生一行顶着酷暑,看望慰问郑邦明的家属

在老郑工作过的地方,妻子百感交集

村民自发前来看望郑邦明家属

老郑的党员证,一直陪伴着他走到人生的尽头

  N本报记者 方传柳/阙文龙/陈燕燕/黄孔瑜/胡兰芝文/图

  本报讯本报连日报道的郑邦明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事迹,感动着千千万万个读者。昨日中午2时,福州气温高达36℃,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荆福生利用周末时间,顶着炎炎烈日,特地前往五一北路178号的“华福苑”老郑妻儿暂住的出租屋慰问。

  在对57岁的挑砖工郑邦明生前的英雄事迹作进一步了解后,荆福生部长对老郑舍己救人的精神表示高度赞扬。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老郑家属解决实际困难,荆部长特别吩咐有关部门在对老郑子女的就业问题上,以及家庭困难的帮扶上,给予关心。

  昨日中午陪同荆福生一同前往看望老郑家属的,还有省文明办副主任陈朱,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作兴,晋安区委书记陈吉等。

  从事社会最基层工作

  折射出卢书记倡导的“三平”精神

  在“华福苑”一间仅能容纳一张床铺、原本是车库的出租屋里,荆福生不顾闷热,认真听了本报领导以及晋安公安分局远洋派出所孙水所长对老郑生前英雄事迹的进一步介绍。

  得知老郑早在1973年时就已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且在宁德柘荣老家多次舍身救过人后,荆部长说:“郑邦明的精神是高尚的,我为失去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感到难过,同时也为基层有这样高尚、优秀的同志感到骄傲!”

  荆部长同时表示,尽管老郑一生从事社会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但如此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和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的事迹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平静的生活蕴藏着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同时老郑又是一名时刻关心他人的人、舍己救人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他的行动很好地体现出了卢展工书记倡导的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即“三平”之中见精神。其从事艰苦的挑砖工作,正好隐喻着给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和谐社会中,要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弘扬郑邦明精神。

  舍己救人社会不会忘记

  老郑走了之后,他的妻子刘月仙是最心痛的人,她告诉记者心痛的原因:因为老郑生前特别省,为了节约每月80元的房租,自己宁愿住在远东村的将军庙里。一年四季睡的床铺只是垒几块砖头,上面铺几块木板。而每回回到柘荣老家,看到村里的孤寡老人,老郑都会给他们20块钱作零用,“我经常骂他,为什么自己这么穷了,还要做这样的好心人!”刘月仙说,现在她真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过意不去”。

  对此,荆福生安慰她,尽管老郑自己生活贫困,但始终坚持关心他人以至最后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社会应该感谢和纪念他。他在危难时刻仍想到别人的高尚情操,更应该值得别人学习,有关部门也应该加以弘扬,应该进一步提倡,并且社会不应也不会忘记他。

  荆福生特别关心老郑家属的困难情况,并将其家属作为省委宣传部挂钩的贫困户对象进行帮扶,另外还特别建议晋安区委联系一个工作岗位,尽快解决老郑小儿子的就业问题。慰问中,荆福生部长亲自为老郑妻子递上省委宣传部及其个人的慰问金。

  宣传郑邦明精神

  弘扬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比起今年3月,河南一名青年打工者李学生,在温州为救两名在铁轨上玩耍的小孩,而献出年轻生命,郑邦明的舍己救人事迹具有同样高尚的精神地位。为此,昨日下午,荆福生特别要求新闻媒体和宣传部门,对平凡人郑邦明的不平凡精神,给予积极的宣传。

  荆福生表示,郑邦明的高尚精神,应该作为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风尚,加以升华。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工作,要更多提倡和弘扬老郑的精神。

  荆福生还说,尽管老郑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留在我们心中,特别是他的精神使社会更加充满爱、充满情。

  反响

  为老郑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

  本报7月26日刊发宁德的挑砖工郑邦明为救一名挑水失足落水的大妈,奋不顾身地跳进湍急的河流,结果两人双双溺死的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各级政府部门也纷纷向老郑家属伸出援助之手。

  昨日中午2时许,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作兴在陪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荆福生一行看望老郑的妻子刘月仙时说,郑邦明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应该好好弘扬,福州市市属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郑邦明那种默默无闻、在危难关头英勇献身的舍己救人精神。张作兴还要求晋安区尽快就郑邦明的事迹向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申报“福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并要向省里申报“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晋安区委书记陈吉随后立即表示,他回去后马上落实省委领导的意见,交代区里给老郑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尽快减轻她家的负担;鼓山镇将在全区范围内发动捐款,为舍己救人的郑邦明贫困的家庭献爱心,学习他那种舍己救人的精神。此外,陈吉还代表晋安区委、区政府给老郑的妻子送上了慰问金。

  特写

  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党员证

  昨日中午,荆福生一行走进老郑妻儿租住的车库,一坐下,就发现凌乱的床头有一本鲜红的证书,翻开一看,竟是老郑的党员证。原来,老郑1973年12月就入了党,是一名老党员了。当时,老郑老家徐庄仅有6个党员,老郑就是其中之一。

  1967年,年仅19岁的郑邦明就当上了徐庄的生产队队长,在村里,他带头组织徐庄人建了徐庄小学、两座仓库和村里的第一个发电站,“在徐庄,老郑为村里做了很多好事,就拿建徐庄小学来说,拯救了村里好几代的孩子。”自从入党后,老郑做的好事就更是举不胜举,“他总是以党员的高度来要求自己。”徐庄的老人们这么说。

  25日晚,老郑英勇献身的事传回徐庄,小山村里也为之动容了,早早睡下的村民都爬起来,争着要来福州送老郑最后一程。87岁的老太吴金山更是泣不成声:“二十几年了,邦明知道我家里困难,每个月都给我寄钱,一回村就来看我,真是比亲儿子还亲。那年夏天刮台风,邦明知道我一个人住在旧房子里,怕土墙倒下来有危险,就顶着大风跑来我家,劝我转移。那时,我风湿痛得厉害,下不了床,他硬是把我背出了危房……”

  聚在狭窄房间

  20多人聆听事迹

  昨日中午2时许,此时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刻,荆福生等一行冒着酷暑,来到福州市人大附近的华福苑小区看望郑邦明的家属。郑邦明的妻子与儿子、女儿3人就住在一楼车库改装的狭窄房间里,这个房间是他们一家的卧室和厨房,放了一张床和几张小矮凳后就十分拥挤了。荆福生一行来到坐在床头的老郑妻子的身边,关切地询问起她丈夫生前的情况和家里的生活。

  这个约10平方米的卧室挤满了20多人,由于这个底层车库改装的房间不通风,光线比较阴暗,又只有一台旧电扇,房间内的温度跟户外的温度差不多,荆福生一行和新闻媒体记者等人在这间狭窄的房间里呆了半个小时,个个都汗流浃背,但在房间内的人听了郑邦明的典型事迹后都被感动了,似乎忘记了天气的炎热。

  新闻媒体关注

  郑邦明典型事迹

  昨日中午2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荆福生将前往看望老郑妻儿。中午,本报领导获悉此事后高度重视,立即召集时政新闻部和社会新闻部的部门主任、记者开会,商量采访报道事宜,并紧急分头打听老郑妻子的住址。经多方联系,好不容易才找到她住的地方。这个时候,时针已指向了13时,随后,大家吃了快餐就赶往位于福州市人大附近华福苑老郑妻子一家临时租的房间门口等着。

  福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电视台等在榕的许多新闻单位闻讯后,也纷纷派出精干记者前往老郑家属居住的地方。

  宁德电视台记者

  赶赴福州采访

  宁德电视台也立即派出两名记者驱车赶到福州,采访来自宁德的一名普通老党员———郑邦明舍己救人的典型事迹。

  当荆福生一行来到老郑妻子居住的房间时,十多名记者立即投入到紧张的采访工作中。随后他们又纷纷采访老郑的家属,找来老郑牺牲时所在地的公安民警和当时的目击证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