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贵州全省一半人口氟中毒(组图)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关注
泥泞的小路上,备受氟毒折磨的年轻患者艰难行走。

黄褐色的氟斑牙,是氟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

  因燃煤含有毒气体,贵州西部居民浸染砷毒、氟毒数十年,防治不足导致村民生活陷入因贫致病、因病更贫的恶性循环。

  烧砖烧出了癌症

  “六七年以前,我一个人种十多亩地,一年要烧4窑砖。”55岁的邵先进说着他以前的事迹。当年的他就已有2万多元的存款,准备盖房子,娶媳妇,好日子原本是可以期待的。

  “烧砖的时候,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臭鸡蛋气味,3米远的地方,眼睛就睁不开。”邵先进说。通过防疫站的宣传他知道这是当地的燃煤里面一种叫“砷”的东西在作怪。如今,病入膏肓的邵先进躺在床上,等待死亡来临,长期暴露在高砷环境下的他已是癌症晚期。“一走路脚就流血,好几年前就是这样了,不能下床。”邵先进说着说着开始哽咽,他把手伸了出来,手上所长的像癞蛤蟆皮一样的痱子已连成一片,并且正在溃烂。

  2月22日正逢赶集的日子,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县疾控中心的黄建香和朱爱华陪同记者来到砷中毒最严重的交乐乡。1976年在交乐乡,中国确诊了第一例砷中毒病例。

  “交乐乡本地的小煤窑产的煤含砷量极高,这里的人用敞炉的方式取暖、烘干粮食,砷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造成砷中毒。”朱爱华边走边向记者说。“兴仁县有2000名砷中毒患者,但这是以前粗略的统计数据,现在到底有多少,我们还没有做细致的调查。”同行的兴仁县疾控中心副主任黄建香说。而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研究员郑宝山估计,贵州西南地区自1976年以来确诊的慢性砷中毒患者至少有3000例,仅兴仁一县就有约2000例,另有6个县大约7万到20万人口因使用含砷量高的煤而受到砷毒威胁。

  贵州一半人中氟毒

  “贵州的地方病主要有三种:碘缺乏病、地砷病和地氟病,而地氟病是全省性的疾病。”贵州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安冬说。他对贵州氟中毒的情况也烂熟于心:“贵州有1000万氟斑牙患者,64万氟骨病人,以县为单位,氟中毒的人口1900万,占贵州人口的一半。”

  氟中毒的严重性要远远高于砷中毒,贵州氟中毒最严重的地区是位于黔西北的织金县。春节后,记者来到离织金县城10公里的荷花村。在荷花村,随处可见弯腰驼背的人。村里几乎没有身高达到1.7米的,并且大都干瘦。婚嫁成了氟病流行区年轻人的一大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发现氟中毒以来,荷花村的人口就越来越少。

  “农村的粮食主要是玉米,秋天收玉米的时候,天气潮湿,为了避免发霉变质,人们都要用煤火烘干玉米。辣椒是主要调料,人们也用同样的方式烘干辣椒。农村都使用敞炉,这样粮食和人都直接暴露在含氟量极高的煤烟中。”织金县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科长王德顶说。经调查,当地经烘烤的玉米、辣椒等农作物的含氟量超过国家标准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

  1979年联合调查组对织金荷花村的氟中毒检测后得出的结论是由燃煤引起,而最近中科院地化所的研究成果则称,织金县煤炭平均含氟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西南地区的氟中毒不是煤炭造成,而源自与煤炭搅拌在一起燃烧的粘土。

  我国已有传染病防治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但还没有地方病防治法,这导致地方病应当由谁管、怎样管,责任、权力、监督等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防治地方病被列为2005年贵州省政府要做的十件实事中的第八件,今年,中央拨了2400万元和12万炉灶给贵州用于防治地方病。据《南方都市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