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江泽民传》作者讲述传记出版幕后故事(图)

汉网

关注

农历猴年岁末,一本名叫《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传记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最显眼的书架上。无任何官方宣传,无任何大规模的公共宣传活动,然而,仅仅10多天,第一批印刷的20万册图书在全国各大书店销售一空,春节期间马不停蹄赶出来的40万册,也旋即被市场瓜分,让出版社、销售商、读者都大吃一惊。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是国内首次为在世的领导人出版传记,出版机构不是来自中央,而是地方……

  此书的作者库恩博士前日接受了《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记者的采访。这位以作为中国人朋友为荣的美国人,兴致勃勃地谈起了此书撰写、出版的前前后后。
广州读者在阅读《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作者谈传记

  “江泽民先生可能看到了!”

  中国读者很关心中国领导人的日常生活、故事,这是中国开放的一个象征。

  记者:您为什么会为江泽民先生作传呢?

  库恩:我对此一直怀有很大的激情和热情。我感觉西方对中国乃至江泽民存有太多的偏见。2000年,江泽民先生访美,接受了哥伦比亚电视网记者华莱士的专访。但我,感觉节目中对江先生的部分评价很不公正。我当时就觉得动笔写《江泽民传》刻不容缓。我想把关于江泽民和中国的真实信息展现给大家。

  记者:江泽民先生看到这本书了吗?

  库恩:我没有亲自把书给江泽民先生看一看。我想通过你们媒体的大力宣传,江泽民先生可能看到了吧!

  记者:您认为中国人对国家领导人的传记有着怎样的期待?

  库恩:中国读者很关心中国领导人的日常生活、故事,这是中国开放的一个象征。一个发达文明自由国度,老百姓有权利去了解领导他们、为他们的生活、经济和整个社会制定政策的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是一个突破,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最近提出的党的透明度。

  “我对中文版非常满意”

  中文版删改部分不多,这本书最初不是针对中国读者的。

  记者:在您之前也有人为江泽民作传,但为什么只有您的书能在中国大陆出版?

  库恩:那些作者撰写的江泽民传记没有能够在中国大陆出版,可能是因为有关方面对此存在自己的考虑。至于我这本书能在中国大陆获准出版,可能是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关注领域比较广泛。

  记者:您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中文版被出版社删掉了5%的内容,删掉的是否影响了你观点的完整性?

  库恩:这本书的英文版本也有修改。中文版删改的部分并不是很多,我对中文版非常满意。这本书最初并没有考虑在中国大陆出版,因为这主要是一本为西方读者设计的书,不针对中国读者。但有很多朋友认为这本书真实地展现了江泽民时代,所以我也想让中国人知道一个对中国友好的西方人的观点。中文版删除的内容主要是一些针对西方读者的注释,比如中南海,西方人可能不知道。

  “许多高层领导信任我”

  朋友们信任我,愿意向我讲述关于江泽民的故事。

  记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接受您的采访呢?

  库恩:我的职业是兼并和收购,关于江泽民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朋友们信任我,愿意向我讲述关于江泽民的故事。我来中国12年,只是作为中国经济和科技方面的政策顾问,因此许多高层领导信任我,他们也乐于向我提供关于江泽民的信息。

  据《南方周末》报道,库恩第一手资料的来源基本上是江泽民的亲朋好友。他不仅顺利采访到了江泽民的挚友、上海市前市长汪道涵,江泽民的妹妹江泽慧,江泽民的老部下和朋友、前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还成功找到了许多江过去的同事、好友和大学同窗,并且都得到了他们的热情帮助。更加令人关注的是,一大批在职的江泽民的老部下和同事也都接受了库恩的采访,包括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和江泽民在上海共事的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外交部长李肇星,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滕文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将军等人。

  “几次见到了江先生,但没采访他本人”

  记者:您见过江泽民吗?

  库恩:我很幸运,好几次见到了江先生。第一次见到江先生,是巧遇。1993年,我住在古巴哈瓦那一家宾馆的行政楼里,在走廊上,看见了江先生,当时他正在古巴进行国事访问。我很惊喜;第二次是2000年9月,我在纽约的一个招待会上见到江先生;第三次是2003年11月在北京,我聆听了他关于几个问题的讲话。

  记者:为什么不直接采访江泽民本人?

  库恩:这本书不是江泽民的自传,是我自己非常想写的题目。之所以没有采访江本人,是担心太早(2000年)提出采访要求对方肯定会说“不”,而且也担心会受到江自述的影响。另外,即使他接受我的采访,至多也就一两个小时,不会给我的写作带来多大帮助。

  记者:据说这本书经历了三次重写、五次编辑?

  库恩:为了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我曾等待克林顿的自传(《我的生活》)出版,采用了书中克林顿和江泽民交往的故事。直到江去年卸任中央军委主席时,本书才算完稿,为了把这部分内容加进去,我特意让出版社停止付印。这样的叫停共有四次。

  创作全追踪

  收集3000万字文献资料采访5位重要人物

  记者:您写此书的主要资料来源有哪些?

  库恩:我听广播,看电视,研究各种各样的论文文献,积累了许多年。此外,我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收集了3000万字的文献资料。

  记者:您的采访计划是怎样的?

  库恩:首先,我选了几个江泽民先生学习、工作过的地方,比如北京、上海、长春、南京、扬州等。同时,寻找江先生的亲朋好友、同窗同事,获得第一手资料,其中有5位重要人物是这部传记能够成文的关键。他们是江先生的妹妹、同窗、同事和老领导。我很荣幸采访了汪道涵先生。他第一次见到江泽民时,才23岁的江泽民向他描绘工作设想的情景让他记忆犹新。通过他们,我深深感受到了江泽民的人格魅力。

  妻子常取笑我:“又去见江泽民了”

  记者:为了这本书,您整整花了4年时间,4年间您最痛苦、最快乐的是什么?

  库恩:年复一年通宵达旦的案头工作,全情投入,让我痛苦的同时,又觉得非常快乐。你们现在看到的这本书,是3次重写、5次编辑的结果。我的手提电脑随时伺候,方便随时写作。许多夜晚,我吃完晚饭,就扎进了书房,妻子常常取笑我:“瞧,他又去见江泽民了。”

  成了新一代的斯诺

  记者:写这本书,您得到了什么?

  库恩:我得到了“消极反华主义者”和“新一代的斯诺”两个称号。与历史学家、与传统的作家不同。我以科学家、金融专家的头脑,以全新的角度写作。我没有任何功利性。有人猜测,我通过写这本书,在中国获得许多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要澄清的是,我是花旗银行的执行董事,在写作期间,我没有收到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报酬。我准备把此书稿费的50%赠给3个慈善机构。

  传记

  披露珍贵史实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力作。

  该书近日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引发购书热潮。全书分为“根基(1926~1989)”、“领导地位(1989~1996)”、“崛起(1997~1999)”、“展望(2000~2004)”等四大部分。

  这本传记为何如此受欢迎?该书出版商世纪出版集团广东地区销售代表朱振一认为,该书的可读性很强,它让普通中国人更加了解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还有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据《南方周末》介绍,该书在叙述江泽民的成长岁月时,讲述了一些官方史料没有提到的故事,如汪道涵如何慧眼识江泽民,江泽民如何从地方调到中央,再从中央调到上海市任市长,以及江泽民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如何最终确立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等等。该书的英文版与中文版同步在美国出版。

  作者

  花旗执行董事对中国兴趣浓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公司战略家,也是美国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现任花旗集团公司执行董事。此前,他曾经出版过《投资银行文库》等25部著作。

  上世纪80年代末,应中国国家科委的邀请,库恩首次访华。随后这位美国人对中国发生了浓厚兴趣。自198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经济政策、并购、科技和媒体等方面的顾问。同时,他一直在收集江泽民的有关资料,并且有机会采访了江泽民的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

  评价

  不一般的畅销书

  据《南方周末》报道2004年年中,《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英文稿出来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开始组织翻译,同时按程序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准。据该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这本书向中共中央办公厅报审过,“中办审得非常细致,反馈非常及时”。

  对于这本不一般的畅销书,读者、学者各有看法。

  “普通中国人了解领袖人物的愿望非常强烈,但目前国内市场上关于国家领导人的传记太少,官方资料对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披露也极为有限,所以无论这本书出台的背景怎样,许多普通读者仍然很有兴趣。”一位读者评论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友渔刚刚看过这本书的一些摘录,他说,“很多内容是中国的作者所写不出来的。”

  “中国不少领导人都愿意由对中国友好、理解中国情况的外国人来为自己写传记。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都是通过撰写中国领导人的传记而闻名于世。”一位学者表示,“由一位西方人士撰写的这本书,对于了解江泽民同志,了解中国国情无疑大有帮助。”

  本版文字均据《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