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作家虹影又打官司:群狗乱咬只能自卫

时代人物周报

关注

本报记者赵倩

  虹影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当之无愧地拿下当年的“年度最优秀长篇小说”。然而,这部小说也因被控“重复出 版”而跻身“2000年十大书业官司”。

  2002年,长篇小说《K》尚未在内地正式出版,虹影就被陈小滢告上法庭,声称她的父母是小说《K》中的人物 ,认为其小说“侵犯先人名誉罪”。法院判决虹影的小说《K》永久禁止以任何形式在中国内地复制、出版、发行。

  作为一个感性高于理智的女性作家,每次官司都让虹影疲惫不堪。但即便是在纷纷扰扰的官司之中,虹影的作品还在 一部一部地推出。

  2004年,虹影的小说《绿袖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推出之始,有评论家指出,该书有抄袭法国著名作 家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之嫌。2005年1月10日,南方某都市报在“2004文化年鉴”中提到:“虹影小说《绿袖子 》被指出小说的叙事方式等都可以看出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广岛之恋》的影子,完全是它的翻版,被指为‘抄袭’。”

  一石激起千层浪。虹影认为:“该报如此报导,犯了诬蔑罪,我已请我的律师史玉生提出法律追究。关于《绿袖子》 被指责‘抄袭《广岛之恋》’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

  2004年7月26日,《绿袖子》作品讨论会在上海举行。第二天,上海《东方早报》对该事件报道的表述是:“ 虹影在《绿袖子》中讲述了一个和《广岛之恋》有些类似的故事。”虹影认为,《东方早报》的用词是准确的。但此后,不少 媒体在报道中指出,虹影的《绿袖子》“涉嫌抄袭”。对此,虹影说:“这种以讹传讹的报道,我没有精神理会。文坛谤风如 焚,我一向不予理睬,静以待之,清浊自见。”

“群狗乱咬,我只能自卫”

  然而南方某都市报的“2004文化年鉴”推出之后,虹影不再保持沉默,她认为该报道非常具体地诽谤她的作品《 绿袖子》“完全是翻版”,“被指为抄袭”,而不再仅仅是“涉嫌”。此文明确无误地对她犯了诬蔑罪。

  对于虹影的提法,该版面的责任编辑张超这样回答我们:“其实事情很简单。我们当时是做了‘2004年的文化演 义’,虚拟了一些人物,讲了文坛的几起抄袭事件,旁边有一个资料链接,把2004年媒体报道中关于抄袭的一系列事件做 了一个简单的回顾,提出“虹影被指为抄袭”。其实如果虹影自己不提的话,根本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们只是做一个事件回顾 ,没有指明虹影是抄袭。我们无意去关心虹影这件事情,也不是针对她。我不认为是对她的污蔑或者伤害。如果虹影认为在法 律上对她构成了伤害,那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作为虹影的代理律师,史玉生说:“我认为它构成了名誉侵权。引述和自己发表观点是有区别的,但我们从报道的字 里行间看,已经不仅仅是引述别人的观点了,也隐约透露出自己的认同。你是面向公众的媒体,你的认同已经带来了一定的社 会效果。”

  “抄袭”这个字眼,虹影的看法是:《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都是说一个已婚女子有婚外情,最后都自 杀,难道不“类似”?谁敢说托尔斯泰“抄袭”福楼拜?“抄袭”罪违反知识产权,(这家都市报)毫无根据,遽尔定罪,任 意破坏作家的名誉,开启无需任何调查的“媒体法庭”。“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最后这条不仅调门高亢,竟然一口见血了 !群狗乱咬,我只能自卫。

  记者近日收到虹影发来的一份声明,表明了虹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为什么我只拿住(南方某都市报)说话?原因是 :其它报纸和网站,只说“涉嫌抄袭”,对于这种措词的文字,我真是百口莫辩。只好忍住,不予理睬。但是(南方某都市报 )却说我“被指为抄袭”。我就得要此报记者张超说出个名堂:谁在什么场合“指出”的?有什么书面证据?

  我无法告那么多报刊网站,我只能拿住这一家(南方某都市报)的署名报道。这就像一批盗贼集体作案,我只能惩办 抓住的这个。这个人既然参与作案,就没有权利喊冤,也没有权利要求我抓住其他盗贼才能惩办他。

重写海上花

  从所谓“一女嫁二夫”的《饥饿的女儿》官司开始,虹影总是卷在各种官司的纷纷扰扰中,要跟律师、法律条文、法 庭打交道,常常没有办法写作。可是对于虹影,没有写作,“生命的存在基本上就没有意义”。所以,尽管虹影一直在做与作 家身份并不相称的事情,但她的创作始终没有停歇。《阿难》、《孔雀的叫喊》、《上海王》等等,几乎每部作品都会引起不 少的关注,《上海王》的电视剧和电影版本也将陆续推出,由虹影本人担任剧本编辑。

  今年,虹影的长篇新作《上海之死》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被称作虹影“重写海上花”的第二部小说。《上海 之死》延续了首部《上海王》的叙事风格,又别开生面。小说处理的是中国很少见的谍报题材,情节之扑朔迷离、人物角色之 多重诡变、气氛渲染之扣人心弦都不逊于徐当年著名的谍报小说《风萧萧》。虹影在给读者呈现一个慑人心魄的故事时,还充 分保有了浓厚的忧患情怀,以及对身份追索的执著。

  《上海之死》也是首部中文“旅馆小说”。“旅馆小说”看似拘束了人物穿梭往返的行程,却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空间 里浓缩了最紧张、最惊心动魄的谋略杀伐。小说中构筑的国际饭店的情节空间,弥补和延展了小说人物居留其中的物理空间, 一幕幕欢歌艳舞与一幕幕血腥杀戮叠合并置,使这种情节空间充满了张力和无尽的可能。

  在《饥饿的女儿》官司的第二年,虹影的新作《阿难》推出。有朋友说:“虹影,我还以为你已经被打死了,你不可 能再写东西,因为,你不可能抽出时间,你不可能有这样的精力。像你这样性格的人,你肯定就整个陷进去了”。虹影说:“ 我就是想要给他们看一下,我依然能够写,而且我想10年或者20年后如果我不在了,当别人回忆我的时候,最好别写这个 官司,尽量说我的书。”

  所以,虹影的官司一直在打,虹影的作品也在一本一本地推出。虹影说,走那些我没走过的地方,从零开始,让写作 从40岁重新开始,再写出几个让自己满意的东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