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记欧洲武术界赫赫有名的女杰费玉皎
她在欧洲“打”出一片天
特约撰稿 秦俊峰 发自汉堡
中国人在海外生存,早期主要靠三把刀———菜刀、剃刀和剪刀,上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人凭借着学识和技能吃饭,但有谁会想到还有一位20来岁的中国小女子在欧洲赤手空拳地打出一片天空?她便是在欧洲武术界赫赫有名的武林女杰费玉皎。
自古英雄出少年
摸爬滚打中练就绝活
费玉皎,1962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武术世家。曾祖父乃是清朝武举;父亲费隐涛六岁时便在外祖父熏陶下跟随中过武举的二伯父习武,后又广拜武林名家门下学艺,深得真传并自成武系,号称“费家功夫”,出师后积极推广中华武术,曾三任南京市武术协会主席。
作为费老师傅五个子女中最小的一个,又是独女,费玉皎从小备受家人的宠爱。由于从小体弱多病(费隐涛50寿辰得女),所以费玉皎从5岁起就跟随父亲习武。费老师傅的本意只是让女儿强身健体,可后来发现女儿习武的天赋和资质都很高,于是潜心传授女儿家传武学。费玉皎也不负父望,习武一年就在南京市武术比赛中夺得第一名,此后又在国内外多次大赛中获奖。更让老父开怀的是,费玉皎在摸爬滚打中练就了绝活“铁板桥”,卧在站着5个成人的青石板下可以引声高唱,突破了武界“气功不开口”的禁例。1980年,费玉皎在全国武术气功大赛上技压群芳,获得硬气功女子一等奖。是年,她年仅18岁。
侠女陌路不气短
100美元艰难闯江湖
费玉皎从小就生得眉清目秀,习武后更添英气。虽说并不喜好描眉画凤、家织女红,但素面朝天亦难掩飒爽英姿,故被武林同道誉为“武林一支花”。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人生道路的抉择,在度过数十个不眠之夜后,她没有理会香港导演徐小明欣赏进军演艺圈的机会,在奥地利朋友的介绍下,接受奥中友协的邀请,远赴异国担任武师。这一年费玉皎刚满22岁。
谈起初到奥地利的经历,费玉皎至今仍历历在目:那是怎样的艰辛呀!当她平生第一次踏上欧罗巴的土地时,身上仅仅揣着100美元。而她随身所带的行囊里除了简单的几套换洗衣服,其它全是武术行头:练功服、练功鞋、刀、剑、创伤膏药等等,颇似影片里闯江湖的侠女。到了维也纳,费玉皎才发现这个城市根本不是想象中的灯红酒绿。她找到奥中友协,对方一看只是一个20岁出头的黄毛丫头,想来功夫也不会有多精深,因此在接待方面怠慢了许多,以至于在最初的几个星期,费玉皎不得不同别人凑合住在一间地下室。因为语言不通,钱也没带多少,身边又没有一个亲人,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的费玉皎第一次感到了人生的不容易。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阴冷潮湿的小床上的她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父母家人、亲朋好友、武林同道那一张张熟悉的身影在她眼前一一闪过,比赛场上为她的喝彩声仿佛就在耳前,费玉皎不禁自问:“难道我的选择错了吗?”
可是,生性倔强的她没有轻易地认输,用她自己的话说:“哪怕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我都没有想过回国。我就不信我在奥地利站不住脚,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在那段“无所事事”的日子里,费玉皎在武学上并没有丝毫的放松。费玉皎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奥中友协,也终于等来了机会:维也纳每年的7、8月间都要举办艺术节,奥中友协积极向主办单位推荐费玉皎在艺术节上表演中华武术,结果是一炮打响,凡有费玉皎的演出,好奇的维也纳市民和游客们都要把会场围得严丝合缝,叫好声此起彼伏。费玉皎在异国他乡第一次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以柔克刚立威名
成总统钦点的奥地利公民
这次艺术节后,不断有人找费玉皎拜师求艺。在奥中友协的帮助下,费玉皎在维也纳开办了费家武术学校,这是奥地利第一家中国武术学校。虽说费玉皎在维也纳已是小有名气,但仍有不少外国人对她的功夫将信将疑,特别是一些人看到费玉皎身材不高,体格不壮,心中不服气,故意上门挑衅。一开始,费玉皎还隐忍不发,可后来发现反而助长了挑衅者的气焰,于是决心要给这些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不得轻视中国的武术。恰巧此时有一名身高2米多的挑衅者假装向费玉皎请教功夫,实则是要给她好看。瞅着面前人高马大的对手,费玉皎知道力拼是敌不过对手,只能采用中国武术中“四两拨千斤”的技巧。于是,故意卖了一个破绽,诱使对手一拳扑空,瞅着对方敞开的门户抬腿一踢,大个子应声而倒,围观者无不鼓掌称好。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小瞧这位娇小的中国女子。费玉皎后来总结说:“中国人在国外一不能丢志,二不能失尊。中国有句古话‘敬我一尺,还彼一丈’,但千万不能让人看扁了,该出手时就得出手。”有意思的是,“栽”在费玉皎手上的那位大个子不久后就拜在了她的门下学艺。
随着费家武术学校名气的增大和学生的增多,费玉皎成了当地备受”洋人“欢迎的武教头,奥地利国家武术队还聘请她出任教练。费玉皎不为盛名所累,先后在欧洲举行的多场武术大赛中获得好成绩,其中包括1985年在瑞士举办的世界武道聚会上勇夺金牌大奖。鉴于费玉皎的优异成绩,她应邀参加了联合国在维也纳举办的为非洲儿童慈善义演活动。在那次活动中,费玉皎怀着一腔展示中华绝技的激情,使出浑身解数,把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看得台下观众瞠目结舌,好半天才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恰巧当时的奥地利总统瓦尔德海姆也坐在主席台上,没曾想到自己的国家竟然有这般人才,于是找人了解费玉皎的情况,得知她还”客居“奥地利,于是立刻指示有关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费玉皎办理了入籍手续。所以费玉皎此后常常和奥地利人开玩笑说:“我比你们都尊贵,因为我是总统钦点的奥地利公民。”
辗转汉堡再创业
人在异国心系家乡
从1984年至1988年,费玉皎在维也纳总共待了五年,前后教过的学员达一千多人。虽说此时的她已是名声在外,但自己总感到不能满足。毕竟像维也纳这样的欧洲大陆城市还不够开放,信息量也少,因而常常感到有劲无处使。一次偶然的机会,费玉皎应德中友协的邀请参加世界体育明星队在德国巡回演出时,自由开放的汉堡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后来,德国有关方面一再邀请她前往教习武术,费玉皎终于动了心。1989年,费玉皎移师德国,在汉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中国武术中心,后来又在当地一家很有名体育俱乐部里担任武术教头,同时兼任德国国家武术队北方总教练一职。
十余年来,费玉皎为德国培养了数名世界武术冠军,跟随她习过武艺的学生超过3000人,其中不少学生出师以后自立门户、收徒教学,因为不存在语言障碍,所以有的学生收的徒弟比她还多。对此,费玉皎没有丝毫的介意。她对笔者说:“其实我挺高兴的,因为相信我的学生,就是对我的承认,对中国武术的推崇。我在欧洲传习武术迄今已近20载,一直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一直期望着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走向世界,而不是好莱坞和香港影片中满天飞的功夫片。我想这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如果可以通过我的学生们把中国武术在他们国家发扬光大,又何尝不可呢?当然,他们教的必须是地道的中国武术,所以我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他们都怕我。”
费玉皎自1984年前往奥地利,迄今为止已有20年。虽然期间她已加入外国籍,但她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一点没有减退,反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浓厚。她在国外传授武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国内举办的武术大赛的裁判工作,哪怕再忙,只要有需要,她总是义不容辞地赶赴国内。不仅如此,她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为父亲的老家江苏淮安牵线搭桥,联系与德国的城市缔结友城关系。看着她手中厚厚的一叠材料,笔者在想:不论联系的结果如何,就这一份努力和执着,已经足够表达她的爱国爱乡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