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白菜地里养蜗牛(组图)

北京晚报

关注

今年第二批白菜地放养的六万多只蜗牛即将在十一月初丰收,入冬后,蜗牛将被转入棚内养殖。

  通州区漷县镇东鲁村里有块特别的菜地。一亩三分地的白菜远远望去郁郁葱葱,走进却发现每株白菜叶上都爬满了蜗牛。这不是闹虫害,而是下岗工人崔衍景和李鑫开发出的新型蜗牛生产基地。他们种白菜养蜗牛。

  今年年初,崔衍景和李鑫来到通州漷县,承包菜园,开始了放养蜗牛的试验。土质松软、肥沃的土地种上蜗牛喜欢吃的白菜,四周配合种植向日葵、玉米等高秆作物防护带,再用尼龙网、铁丝围成“防逃网”……一切准备就绪,将室内培育的一个月龄小蜗牛放进白菜地,两个月后,每只蜗牛由一克重长到十克。

  据介绍,菜地放养比室内养殖提前一个月出货,蜗牛生长快且漂亮,销路看好,并且节省人工,经济效益可观。王希宝摄

  被视为“肉中黄金”的蜗牛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西欧等国视为难得的美味佳肴,法国人一直将食蜗牛作为时髦和富裕的象征。而今,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天然、野味、健康,营养丰富、极具药用价值的蜗牛日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在这种趋势下,人工养殖蜗牛需求量日益增加,传统的室内分散养殖已适应不了产业化要求,野外生态规模养殖逐渐盛行。室内养殖的一个月龄小蜗牛大搬家。
从法国引进的“散大”蜗牛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在地里放养两个月后,饲养员挑选出个头大、外观美的成熟蜗牛送进产房,育种。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