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打拐英雄警察手里抢饭碗?(图)
江东特派记者吕业辉/文江东提供图片
朱文光,1962年5月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普通农家。朱文光1980年参军,1983年赴云南前线,1985年复员。以后做村基层干部,1991年去河南挖煤,1992年6月到中江县保安公司任保安员。1994年初开始只身赴全国各地解救被拐卖人口,5年行程10万里,已成功地使60多人回到亲人的身边,顺手搭救的人难以计数……———《南方周末》(1998年12月)
2004年5月24日傍晚,朱文光回到家里,掸去一身的尘土坐在床上。他打开春节时被他解救回来的受害人送来的白酒,就着一碟泡菜独自喝了起来。此次贵州之行还算顺利,已经查到了被拐卖儿童的一些重要线索。
朱文光一边喝酒一边注视着放在屋角的那块牌子———佐罗解救中心。5月1日,中江县公安、工商、民政、物价和司法5大部门联合“叫停”了他刚刚挂牌7天的“佐罗解救中心”。“打了10年的拐,解救了那么多的受害人,到现在,我想要名正言顺地去做都不行!”42岁的朱文光一脸无奈。
打拐救人十年如一日
1994年3月,在保安公司任职的朱文光接待了一名中年妇女,她向公安局求助解救她21岁的女儿小文。3个月前,小文被人拐卖到内蒙古武川县一个姓徐的人家中。这名妇女的哭诉让朱文光动容,他决心帮助她。
于是,朱文光第一次踏上了打拐之路。“那时候也不知道害怕,也许是年轻吧。”朱文光说,为了工作方便,他穿着公安制服,带上县公安局“打拐办”的介绍信,还配备了一副手铐和一支警棍。
经过3个昼夜的颠簸,朱文光终于到达了武川县,在当地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以查外来妇女的名义来到徐家,正在屋里的陈英听见乡音知道朱文光是来救她的,“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道:“救救我,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朱文光为防止她被人抢走,拿出手铐将她的一只手与自己的手铐在一起,拉着她就往门外跑。徐家人发觉后,喊来上百村民将朱文光一行团团围住。一名武川刑警见状拔出手枪,喝令徐家人后退,众人才暂停进攻。
好不容易上了车。然而,离开还不到3公里,徐家又带着十多个亲戚骑马追来,他们拦住吉普车企图冲上车抢人,3名武川刑警不得不再次拔出手枪。双方紧张对峙,眼看一场流血事件不可避免。在这紧急关头,幸亏当地负责人也骑马追上来,朱文光一行才得以脱身。
这次解救行动给朱文光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决心要把打拐当作一项事业做下去。
从此,朱文光在当地出了名,“丢孩子的家长大多数都找他来帮忙。”朱文光说,10年来,他赶赴全国各地,单枪匹马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和儿童。被他解救的妇女、儿童的人数已经近100人,因此,“中江佐罗”、“打拐英雄”、“千里独行侠”的名号是越来越响。
海内外近百家媒体都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但越是这样,朱文光这个个人英雄式的人物就越来越成了当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一块“心病”。
佐罗解救中心的七天
时间久了,朱文光无力支付高额的解救费用,于是他开始小额收费。受害人提供公安机关的被拐证明、简要的线索,支付部分路费后朱文光便开始启程。亲属获救后,要看解救的地点:一般省内的收500到800元;省外的收1200元。“实在给不起钱的,一两百块钱也得收。”朱文光说。
名声有了,为了进一步开展工作,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名正言顺,朱文光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2004年4月23日,朱文光找到当地工商局,要求注册“佐罗解救中心”。工作人员强调:“没法注册,理由是佐罗是外国人,叫这个名字不行”。朱文光前后去了几次没有进展,索性自己强行挂上了“佐罗解救中心”的牌子。
5月1日上午,中江县南华派出所所长质问朱文光:“老朱,你在我的码头上立牌牌,开坛子,咋都不跟我说一声呢!”朱文光顿时火冒三丈,现场的气氛很紧张。派出所所长警告朱文光,要其立即摘下“佐罗解救中心”的牌匾,否则警方将强行摘除。
与县公安局一同前来的县工商、民政、物价和司法部门负责人经过商议,一致认为这种挂牌经营形式不合法,应该取缔。当天下午6时,仅仅存活了7天的“佐罗解救中心”被摘牌。昨天,四川中江县工商局的一位张姓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说,他这种机构确实没有办理营业执照的合法依据。
打拐行动还要继续
执拗的朱文光一直认为,是他抢了相关部门的风头,伤了他们的面子,使他们在民众中的地位下降了。可是,“他们的效率根本不如我啊!”朱文光的家中保存着全部被他解救的人的资料,他告诉记者,那里面有太多的回忆,几乎每一个被解救人都有一个从大悲到大喜的故事。
被朱文光救过的人们,现在大多数走出家乡,到外地打工,但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把朱文光当成自己的亲戚。每年5月份朱文光过生日时,这些人便从各地赶来为他祝寿。“我现在也挺知足的,这么多人没有忘记我,而且他们都能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有时候朱文光会觉得很累,想收手不干了。“你看见过一个八九十岁的老者拎着自己家惟一的一只大公鸡跪在你面前痛哭流涕求你帮他找孙女吗?我见过,所以我还干。”朱文光一口干了半碗白酒。
然而,中江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明确地告诉记者:如果他还敢继续做,就是无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