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卵子库探秘:中国首例冻卵婴儿下月降生

青年参考
据央视国际网3月30日报道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于当日宣布:我国首家卵子库开始筹建,将为女性提供储备生育的卵子保存手段。但该中心负责人却告诉《青年参考》:“此说法有点超前。必须要等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后,我们才可以考虑大范围的临床应用。”
为一探“卵子库”的究竟,《青年参考》记者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探访冷冻卵子实验室,调查这项等待大范围应用的医学技术的全过程。
本报记者 吴珊/发自北京
像往常一样,4月2日下午,位于北京府佑街北口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幼保健院里熙熙攘攘,不过很多人对这家医院正在筹备卵子库的事情并不知晓。
在妇幼保健院的妇儿楼6层,是生殖与遗传中心,门外的墙上挂着试管婴儿服务的流程图。
等待了20分钟之后,中心主任李晓红博士带领记者走进了有些神秘的“冻卵”实验室。
神秘的“冻卵”实验室
推开门,换鞋,开灯。
最先看到的不过是几个半米多高的白色塑料桶,桶的肚子胖胖的,外面用棉布包裹。“这就是用来储存卵子的液态氮桶。”李晓红说。
房间另一侧的桌子上是一个半米高的“铁柜子”和一个有很多按键的操作盘,“那是用来给卵子降温的,可以从零上20℃降到零下198℃,”稍后进来的生殖与遗传中心研究生刽艳荣告诉《青年参考》。
接着,刽艳荣带领记者进入实验室另一个密闭房间。这个房间稍大些,温度比第一个房间稍高,里面摆放着3张显微仪器操作台。一个操作台前有面宽大的黑色玻璃窗,“取出的卵子就将从窗口递进实验室,经过提取、脱水,再拿到另一个实验室降温后放入液态氮桶中储存”。刽艳荣说。“3个显微仪器操作台,一个是用来提取卵子和脱水的,另两个是给卵子解冻和受精的。”
大概是出于防止细菌的需要,刽艳荣劝记者回到第一个房间。在记者的要求下,李晓红打开了一个零下198℃恒温的液态氮桶,白色氮气顿时渗出。从上往下看,桶内还有一个小很多的白色柱状的小桶,每个桶直径5-6厘米,桶沿上还挂着10余个勺状的金属器皿探入桶内。
李晓红取出一个金属勺说:“冷冻的卵子就放在这里,一个小勺里可以放很多卵子。”桶中已经储藏了一部分用于培植试管婴儿剩余的卵子,这些卵子在供卵者同意或要求的情况下可以用于解冻和受精。
15分钟后,记者被要求离开实验室。
卵子保存期的疑问
刽艳荣向《青年参考》介绍,储存卵子的过程分为4步: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促排卵,然后由医生将卵子放入含蔗糖的冷冻保护液中进行脱水,再进行缓慢降温冷冻,最后储存在零下198℃的液态氮桶中。
当存卵人需要生育的时候,医生会将她的冷冻卵子解冻复苏,并置入孵箱内进行培养,以供体外受精。
新华社4月2日的新闻转引北大医院生殖中心博士张晓的话说:“在这种(冷冻的)状态下,卵子的生物活性很低,可保存几个世纪。”但李晓红告诉《青年参考》,张晓实际是生殖与遗传中心的研究生,并不是博士;而卵子的保存也只是理论上可以无期限,根据研究和文献来看,建议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0年,但是具体卵子的保存期应该是多长还有待研究。据《青年参考》了解,如果不冷冻储存,卵子离开人体10小时便会失去受孕功能。
7个“冻卵技术”成功案例
去年8月,北大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已经使用解冻卵技术为15位女性做了体外受精受孕,受精卵植入体内后有7例妊娠成功。
据了解,首位人卵冷冻贮存及复苏助孕技术的受惠者来自浙江,原是一位不孕妇女。经过冷冻人卵及复苏,她怀上了一对双胞胎。如果不出意外,这对小宝宝将在今年5月降生。
“目前待产妈妈的状态都比较好,她们的年龄在37到47岁之间。”李晓红告诉《青年参考》。据了解,这第一批试用冻卵技术受孕的女性往往同时申请了试管婴儿的培育,大多存在自然受孕具有一定危险性或障碍的情况。
使用冻卵技术降生的孩子是否会比自然降生的孩子发生更多的异常?“从国外的报道来看,通过对使用冻卵技术妊娠出生的孩子的随访,结果显示并没有异常比例增加的情况出现。”李晓红回答记者说。
在李晓红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记者看到她列出的建议“冷冻卵子的条件”是:22到35岁之间的已婚女性,家谱正常,无传染病和遗传病史等。
等待法律“准生”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多个人类精子库,为男性提供了生育保障,而女性的生殖细胞卵子的储备还未确立程序。
据了解,美国、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已建立了冷冻卵子库,全球迄今已有约一百个经冷冻卵子孕育的婴儿出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采用“慢冻快融”法,使冷冻卵子的存活率达到96%,复苏后“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的受精率达到77%。“而过去,储存卵子的存活率、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都非常低。文献显示在20%-80%之间浮动,没有突破。现在从我的感觉来说国内的冻卵技术真的已经比较成熟了,不像过去总是零星的成功受孕分娩的案例,不能大范围普及。”李晓红说。
同时,李晓红也向《青年参考》澄清:“此前媒体报道的‘国内首个卵子库已经在北大第一医院建立’的说法有点超前。必须要等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后,我们才可以考虑大范围的临床应用。”
“我们还是在等待相关的法规出台,因为这是关系到生殖细胞的受精和一个个生命诞生的大问题,也和很多人相关,需要用法规来防止违反道德伦理的事情出现。包括通过这种方式出生的孩子的权益的维护,和接受别人赠卵受孕生育的夫妇对后代应尽的责任,都应该有法规来规范。”李晓红说。
据了解,成都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已经公开征集女性志愿者,并对首例申请冷冻卵子的女性实行减免相关费用的优惠。该所密切关注北京冷冻卵子试管婴儿的动态,按照国家有关条文,做好准备迎接第一位敢于“吃螃蟹”的中国女性。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