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北京学生“移民”河北读高中

纵览新闻

关注

本报驻京记者程福俊

虽然新学期已经开学半个月了,但三河燕郊高级中学招生办公室的电话依然异常繁忙,值班的老师无可奈何地说:打电话的几乎都是北京中考学生要求到这里借读上高中的。目前,三河燕郊高级中学已录取2003年高中新生1900多名,其中仅北京学生就多达425名。去年,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还稍显“富裕”,但今年北京学生的大量涌入,使这种“富裕”已经不存在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三河燕郊高级中学被迫提前结束了今年的录取工作。

1500名学生来自北京

近几年,每年中考结束后,不少外地学校就到北京招收考生。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教学质量高的省份几乎每年都来。而河北近邻北京,北京学生到河北上学的人数最多,他们不仅大批集中在三河、香河、涿州等北京近地,定州、保定、固安、廊坊甚至石家庄也有借读的北京学生。

据三河燕郊高级中学的张伟老师介绍:北京市去年来该校借读的高中新生只有200多名,虽然学校估计到今年来的北京学生可能要略多于去年,但没想到竟是去年的两倍多,要不是学校从8月16日起适时停止了录取工作,北京学生的人数可能会突破600名。

和燕郊高级中学一样,三河一中、香河一中、涿州中学都存在这种现象。截至记者发稿时,三河燕郊高级中学已录取北京学生425名,三河一中录取450名;香河一中录取250名;涿州中学也录取78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北京进入河北的高一新生多达1500人,要不是学校适时停止招生,今年来河北上学的学生估计会超过2000人。

只为接受良好教育

从北京市区到三河市的燕郊,由大旺路发出的930路公交车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到达,到三河市区也只有1个小时的车程。同样,北京到香河市也只有30多公里,由北京站始发的938路公交车40分钟就可抵达。即使是最远的涿州市离北京也只有60多公里,从天桥发出的917路公交车,10分钟一趟,不走高速公路也只需要1个小时就可到达。如此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北京学生愿意到河北读书的原因之一。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教学质量。燕郊高级中学近几年有42名学生被清华和北大录取。涿州中学今年的高考成绩也相当好,重点大学上线率超过11%,清华、北大都在涿州中学录取了学生。有着60年历史的香河一中,重点大学升学率达到30%,成绩名列廊坊市重点和本科升学率两项第一名。北京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是通过这些刚性数字作出了异地求学的选择。

在燕郊高级中学,记者采访了来自北京的学生高磊。高磊说,他今年中考成绩不是很理想,原计划在北京上所市属重点高中,但是分数不够,上一所区属重点又不甘心,所以选择到燕郊来上高中。因为燕郊高级中学是河北省重点中学,相比北京区属重点,这里的教学水平肯定要高一些。

和高磊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学生家长。

家住西四的王先生是位职业经理人,他的儿子就在涿州中学上学。谈到儿子到河北读高中,王先生说,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儿子不是特别勤奋,中考只考了272分,这个成绩在北京上不了好高中,因此就想把他送到河北去读重点高中。一方面,这里的教学质量高,高考升学率也高,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里农村孩子多,他们大都爱学习,耳濡目染那些希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儿子的帮助肯定很大。而这一切,在北京上学是无法感受到的。

河北录取也要择优

记者从北京市有关方面了解到,今年北京参加中考的学生有18.5万人,能够进入市、区属重点高中读书的学生只有3万人,只占考生总数的16%,10万人只能进入非重点高中就读,剩下的一部分学生有的进入职业高中,有的上了私立学校和其他学校。

据记者了解,到河北上高中的北京学生大概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平时成绩不错,但中考成绩不理想,上北京市属重点高中分数不够,上区属重点又不甘心的学生;二是平时成绩一般,中考时无法达到重点分数线,想利用三年的时间到河北省级重点高中“恶补”的学生;三是平时成绩就差,但父母望子成龙,所以选择到河北上重点高中的学生。

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涿州中学校长高伯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涿州中学在接受北京学生时也有一定的限制,对于今年中考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和成绩一般但面试不能过关的学生,涿州中学一律拒收。

据悉,燕郊高级中学在接受北京学生时也有一套明确的规定:第一是看?锌汲杉ǎ坏诙强囱刂省V挥姓饬礁龇矫娲锏搅搜5穆既”曜迹趴梢园炖碜⒉幔裨蚪欢嗌俳瓒练岩膊挥杞幽伞J率瞪希嘟几呒吨醒按锉辍币丫簧俚谋本┭苤磐饬恕1暇梗5拿冉瓒练迅匾?

香河一中副校长路宝全告诉记者,香河一中今年是第一次面向北京招收高一新生,但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北京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这将给三年的高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毕竟,北京学生到香河上学,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学校也希望北京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回北京高考时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三方共同努力。

学生、学校“双赢”

据记者了解,今年香河一中、燕郊高级中学和三河一中收取北京新生借读费为每人3万元,仅此一项,各校收入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如此庞大的资金注入,对于一所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教育设施的布置和教师待遇的提高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谈到这一现象时,北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工作者分析说,北京学生到河北借读已成为一种现象,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其合理性。在北京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河北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并加以利用,在首先满足自身计划招生的前提下吸纳北京学生,这是很正常的。这样做的结果,既满足了北京学生希望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学校也因此获得了为数不少的收入,并利用这些资金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另外,就北京学生到河北上高中一事,记者专门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负责人介绍,北京高考录取分数低于河北,北京学生不可能在河北参加高考,不会存在高考移民的问题。因此,北京学生到河北上高中只能算是借读。目前,教育部还没有任何规定不允许学生异地求学的,所以,只要河北方面有条件有能力,接受北京学生上高中完全没有问题。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