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罕见的汉代建筑遗迹惊现内黄首次发现保存完整的汉代木结构建筑瓦屋顶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茁)全国罕见的汉代木结构建筑遗迹日前在内黄县黄河故道内被发现。7月24日,来自全省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古建筑研究学界的专家学者来到遗迹发掘清理现场,对这批建筑遗迹的年代、功能及学术价值进行了综合考证。专家一致认为,这是国内发现的惟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汉代木结构建筑实物,对研究两汉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揭开中国建筑工程技术史中无数谜团都具有重大意义。今年6月24日,在距内黄县三杨庄村北500米的“引黄入内干渠”河道内,施工人员发现了位于地表下5米左右的一处房屋遗址。省文物局得到消息后,立即指派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进驻工地,开始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已经发掘清理出400平方米面积,发现了古代建筑遗迹的院落基础、房基、瓦屋顶、夯土墙、拌泥池、灰坑、陶器残片等,其中两部分保存完整的瓦屋顶仍呈原坡状,板瓦与筒瓦的结构清晰,盖合仍多保持原貌。由于历史上我国建筑的特点,汉代木结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存的大量汉代建筑遗址大都是汉阙等石结构建筑以及房基地下建筑遗址,像这样保存完整的地面部分建筑遗迹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据了解,在该遗迹上、下河道内,还发现了另外两处同时期的建筑遗迹。
据专家介绍,我国现存的最早木结构建筑为唐代所建,在此发现之前,考古学界、史学界仅从文献资料中了解汉代建筑,但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汉代建筑是什么样子。内黄县这处遗迹的发掘,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汉代木结构建筑的实物。这将对研究两汉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房屋的建制和规范来看,虽不是皇家建筑,但也绝非普通百姓民居,主人身份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国家文物局古建工程专业技术评审会委员杜启明认为,在对保存完整的瓦屋顶进一步研究后,可以了解到汉代建筑在房屋设计、建造、防水、材料使用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将揭开中国建筑工程技术史上许多不解之谜。②7河南日报2003-07-2600:00:00责任编辑:郭俊华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