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牛虻》为爱 为信仰
电视剧《牛虻》为爱 为信仰
男主角尘埃落定主创赴乌克兰筹拍导演吴天明发言
电视剧《牛虻》的男主角近日敲定,乌克兰演员萨沙最终赢得了这个角色。据导演吴天明介绍,目前该剧的大部分演员都已选好,他们主要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国家话剧院,其中有不少都是功勋演员(当地对演员的一种等级分类,功勋演员是最高级),此外,几年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扮演保尔的男演员,这回也将在剧中扮演一个单恋女主角的重要角色。现在唯一还没确定的就是女主角,吴天明对女主角的要求是首先要在外形上像一个英国人,而且由于出身的需求,演员必须具备高贵的气质……
吴天明一行昨日已飞往乌克兰,开始了《牛虻》开机前的最后准备工作。连日来一直担心因“非典”影响签证的情况终于没有发生,但即便如此,吴天明在临行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是念念不忘地从“非典”谈起,他认为,此时此刻最有必要阐述的就是:“现如今我们为什么要拍《牛虻》?”《牛虻》的基础是信仰
吴天明随后的陈述没给记者一刻思维“喘息”,他说:“现在是一个信仰和道德缺失的时代,就说眼下的‘非典’,通过这件事,人们至少可以从中养成像讲卫生这样的生活习惯,而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就是人类道德规范中的一种表现。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出租车司机破口大骂前边那个加塞儿的车如何如何没有道德、如何如何素质低劣,可他自己却说着说着摇下窗户向外‘噗噗’地吐痰。有些大款包的那些二奶,甚至可以花几千块钱去听一堂怎样待人接物的课,像这样的人生活中充满着空虚,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他们没有一点信仰,的确穷得只剩下钱。还有,在以往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往往是受政治的压力,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否则就要被批判,但是到了现在,物质影响力极大。为了钱,很多人不择手段,什么都不顾了,还是这非典,居然还有人卖假消毒水、伪劣口罩,甚至骗学校的钱。鲁迅先生当年指出的种种现象,现在依然存在!再看现在的电视剧,有些剧在那里一遍又一遍反复重播,我看了以后就不明白,从精神境界上,从道德观念上,从文化传统上,它宣传和传递出的信息究竟是什么?它想告诉人们的到底是什么?要知道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和江湖义气,玩弄权术、耍阴谋诡计,这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几千年了,有些糟粕至今还在被我们宣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用现代人的全新的带有批判性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一下那个时代、那种思想、那种文化呢?雍正、康熙等等这些人作为一个个封建统治者,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一味地去颂扬他们!可我们现在的一些片子写的就是一堆怎么样往上爬,怎么样把对方搞倒的东西……那么人们的尊严呢?人格呢?价值呢?”
“所以说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总要给人们一点信仰,一种提倡。《牛虻》中,牛虻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且不说他革命的性质,也不说这里面存在的宗教差异,单就他具备自己的信仰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肯定。若为自由故,生命与爱情皆可抛,这其中的‘自由’指的就是‘信仰’。尽管这种信仰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应该批判的,但牛虻在坚定地为信仰而战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己人格的塑造。坚持信仰就是在坚持人格,坚持一种人生的价值。剧中的这些人包括牛虻的生父蒙泰尼里,也因此变得都是可敬的。”《牛虻》感情第一,革命第二
除了对信仰的坚持外,吴天明认为在如今拍摄《牛虻》的另一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对暴力的批判与对爱的宣扬。他指出:“《牛虻》中通过暴力手段的革命方式是应该对其进行历史的批判的。前苏联有个作家曾经在一部作品中写道:‘解决人类问题的根本在于怜悯和爱。’暴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吴天明举例说:“所以你看,伊拉克打科威特、美国打伊拉克……一系列的战争都表明———有人真是疯了!人类社会一定要照此逻辑发展下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这种种暴力方式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批判呢?我很赞成甘地的观点,就是不要再打了,大家都用爱来温暖这个世界。正是基于此点,《牛虻》中,我们把情感戏提到了整个剧的‘前台’来,包括父与子的感情、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等等,而把革命的线索放在背景上,这绝对是区别于以往人们对《牛虻》的认知,也不同于过去其它有关《牛虻》的影视作品的地方。”
其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治“人”的根本方法一直是个深刻而艰难的问题。尽管记者不能完全同意吴天明的“和平论”,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部20集的《牛虻》如果真如吴天明所说信仰为大、情为首的话,那倒真是一部可以与原著对话的现代版《牛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