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美考察队:纳粹最大战舰俾斯麦号并非被击沉

新华网

关注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对英国海上生命线构成严重威 胁。英国人调集了盟军几乎所有的海军力量对付"俾斯麦"号。1941年5月27日,盟军舰队终于在北大西洋将"俾斯麦 "号团团围住,随后盟军飞机投掷的鱼雷、炸弹和舰上重炮的轰击最终将这艘海上巨无霸送入海底。舰上官兵2200人中, 只有115人生还。此战是英国皇家海军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但是近年来一些美国专家经过研究称,“俾斯麦”号并非被 盟军火力击沉,而是被陷入绝境的舰上官兵"俾斯麦"号被凿沉的。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俾斯麦”号幸存者曾回忆道,舰上官兵在舰体开始下沉前30分钟引爆了龙骨附近的炸 药,这是该舰沉没的真正原因。英国海军部的战时报告认为德国人的炸药只是加速了已遭重创的“俾斯麦”号沉没的速度。战 后美国海洋探险队屡次造访“俾斯麦”号遗骸,并为德国人的说法找到了新证据。

“泰坦尼克”号发现者:“俾斯麦”号整体完好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发现者巴拉德于1989年发现了“俾斯麦”号残骸。该舰沿着一个海底山脉下滑了将近一英 里。巴拉德在1990年出版的《发现“俾斯麦”号》中写道,虽然历经炮火洗礼和与海底碰撞时的巨大冲击力,“俾斯麦” 号看起来仍然惊人地完好;褪色的纳粹万字党徽记号依然清晰可见;司令塔厚重的装甲好像仍然可以抵挡敌人的猛烈火力。虽 然巴拉德等人操纵的线控机器人不能全面观测舰体两侧的情况,但他认同德舰被凿沉的说法。

德舰“皮糙肉厚”护身装甲未受重创

  2001年6月,专家们首次潜入海底实地观测“俾斯麦”号。美国探险家乘坐两艘俄罗斯微型潜艇从近处观察舰身 两侧。探险队的美国海军专家麦克拉伦等人通过舷窗观察“俾斯麦”号。他们只能对暴露于淤泥以外的舰身进行观察。但可见 部分没有遭到炮火的严重破坏的迹象。一名专家说:军舰的上层建筑和甲板上有许多弹坑,但两侧和水线下部分也没有弹坑。 更重要的是,水线上下环绕舰身的13英寸厚装甲带并没有严重受损。麦克拉伦说,装甲带被鱼雷击中后只会留下无关紧要的 弹痕。麦克拉伦称证据表明英国海军不可能击沉了"俾斯麦号。

舰体上的裂缝是否是鱼雷击中所至?

  美国人的结论自然让英国人不服。2001年7月,英国探险队在在英国电视台资助和国防部支持下也来到“俾斯麦 ”号沉船处,并在该舰装甲带以下发现了一些裂缝。美国人认为裂缝是“俾斯麦”号下沉时猛烈撞击山脉所至。但是英国探险 队队长默恩斯认为,裂缝是被鱼雷炸开的,是德舰遭重创的证据。默恩斯对鱼雷可以被装甲带弹开的说法嗤之以鼻,但不得不 承认他没有发现装甲带上有被鱼雷击中的痕迹。

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解释

  一九九七年以《泰坦尼克号》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于今年5月和6月率领 美国和加拿大专家对“俾斯麦”号进行了更仔细的观察。他们采用《泰坦尼克的号》类似的拍摄手法,租用俄罗斯微型潜艇,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拍摄了《詹姆斯科麦隆探险:俾斯麦号》电视纪录片,让世人一窥这艘曾被喻为世上最大战舰之一的残骸。

  从卡梅隆探险队潜艇放出的线控机器人对残骸内外都进行了观测,结果在舰身水线以上部分发现一些弹洞,但是水线 下确没有。装甲带上也没有出现鱼雷攻击造成的破坏。卡梅隆在舰身下部的发现最令人吃惊,它为舰体上裂缝的成因提供了新 的解释。

  卡梅隆说,战舰碰撞海底时巨大的内部压力使舰身向外膨胀,而环绕舰身的装甲带却整体保持完好,因此舰体某些部 位尤其是底部发生断裂。机器人在穿过裂缝到达军舰内部后在狭长裂缝的尽头碰到过被鱼雷炸出的洞,但卡梅隆发现鱼雷的爆 炸根本没有击碎内部装甲墙,被摧毁的只是由储水舱和燃料舱组成的外部“牺牲区域”,它们吸收了鱼雷的爆炸冲击力。德舰 装甲也经受住了考验,命中目标的鱼雷没有造成舰体严重进水。

  “俾斯麦”号1939年下水,其长度几乎等同于“泰坦尼克”号,但由于身披重甲并装备大量重炮,它的重量是“ 泰坦尼克”号的两倍。1941年5月,“俾斯麦”号击沉英国海军的骄傲--“胡德”号后,英首相丘吉尔发誓不惜一切代 价除掉“俾斯麦”号。击沉“俾斯麦”号成了英军的战争口号。英国人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一架英国飞机投掷的鱼雷不偏不 倚击中了“俾斯麦”号船舵,使其丧失行动能力并陷入英舰重围,最终于1941年5月27日走向坟墓。如今“俾斯麦”号 静静地躺在北大西洋1.6万英尺深的海底,曾经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巨炮上布满了海洋生物。(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