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

新华网刊文:《长城》影评人不应刻意唱反调

新华网

关注

原标题:《长城》带热贺岁档大盘 “毒舌影评”刻意唱反调不可取

作者:孙博宁

张艺谋执导的首部奇幻大片《长城》,上映3天就已斩获近5亿元票房,但仍遭遇了严重的口碑危机——多位影评“大V”给出了措辞严厉的差评,有人甚至抛出了“张艺谋已死”的论断;豆瓣网页面从首映日零点开始就被很多人狂刷“一星”,目前的评分仅为5.4分。

那些拥有巨大粉丝量和话语权的影评人,在客观上制造了一个“沉默的螺旋”——很多看过《长城》的人觉得它并不像影评文章说的那样差劲,但迫于舆论压力不敢公开表达对影片的肯定;他们甚至会加入调侃、嘲弄导演、主演的队伍,最终导致差评的声音越来越大。

社会观念多元、审美偏好各异,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可能得到所有的好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有批评,才有更多改进空间。但不太正常的,是媒体人杨时旸在一篇文章中概括的一种现象——“嘲讽张艺谋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嘲讽中国式大片,更加安全无虞”。

影评人对电影的评判标准高于普通人,视角更有批判性,这都没问题。但影评人的专业性,非要通过与普通观众唱反调来体现?观众说某部影片画面精美,影评人就骂它是“加长版MV”;观众说某部电影故事精彩,影评人就说导演已放弃艺术追求;但如果观众说某部电影晦涩难懂,一定有影评人摆出“看不懂说明你没文化”的姿态……

如果要对《长城》评分,7到8分应该是比较公允的。“士兵打怪兽”的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对一部试图打入欧美主流电影市场的大片来说,这是最便于海外观众理解剧情的策略;色彩、中国元素的运用虽然“很张艺谋”,但工业光魔和维塔(代表作《魔戒》《阿凡达》《金刚》)联手呈现的特效,却是标准的好莱坞水准;即使很多人吐槽的“鲜肉”主演,在《长城》中的表现确有瑕疵,但也有明显进步。

但在一些影评人的意识中,给这样一部“爆米花电影”点赞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写稿时一定要“端着”,要时刻注意和普通观众拉开档次。甚至有些影评人,为显示自己的“逼格”,竟堂而皇之地在影评中说,《长城》不用看也知道一定是烂片——连电影都没看就能洋洋洒洒写出几千字的差评,也算是一个专业影评人的“基本修养”?

一些影评人故意与观众“唱反调”的现象,前些年就已有端倪,但在微信公号时代表现得更明显。很多人都已注意到,微信公号的舆论生态很诡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文章总能轻松获得“10万+”阅读,但正经文章常常无人问津。一些影评人无疑也掌握了其中奥秘,动辄通过炮轰大片来体现自己的批评精神,以骗取更多点击和打赏。

影评人不待见《长城》这样的片子,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们想籍此标榜自己的独立性,宣示自己不是片方的“水军”。问题是,有些“交口称赞”的影评确有“枪稿”之嫌,但那些刻意地为骂而骂的“毒舌影评”,就一定代表独立吗?更何况,如今影视行业硝烟弥漫,有些看似独立的“差评”文章,完全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暗中安排的“黑水”。

在《长城》上映之后,外媒对其有赞有弹,有很多专业媒体都把这部电影看成是中美电影界开创式的革命性尝试,期待看到一种能同时在中国和西方电影市场取得成功的全新电影制作模式。一个多月后,《长城》还将史无前例地在全球多个国家大规模上映——这或许是海外观众自《英雄》以来,最能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一次契机。

文艺批评也是正能量,《长城》并非不能批评。尤其对于张艺谋这样的名导、1.5亿美元投入的大制作,大家的期望值相对会更高。但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影评人,早该放下“商业片比艺术片低一级”的陈见,也没必要通过刻意地标新立异、故作姿态来“刷存在感”。

这年头,要把《长城》这种具有探索意义的电影的口碑搞臭并不难。但一些影评人可能都没意识到,那些“毒舌影评”对中国电影的杀伤力可能非常巨大——如果连《长城》这种各方面表现尚可的片子都得不到认可,电影工作者、投资者以后的选择会更谨慎,中国电影“走出去”步子会更艰难,中国电影以后真要一直“自娱自乐”吗?

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第一波差评逐渐退潮后,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对《长城》的评价,已从“真有影评人说的那么差吗”,变成了“其实还是值得一看”。在更方便观众购票观影的猫眼、格瓦拉,观众分别给了《长城》8.4分、8.0分的高分;而在豆瓣网上,《长城》上映第4日的评分也比前一日增加了0.1分,未来不排除口碑会有缓慢回升的可能。即使有被诬为“水军”的风险,我还是要说一句:电影好不好,谁看谁知道。

热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老崔小胖 111
这也要国社发文章?不觉得尴尬吗?
上海
回复TA
1093878643 92
豆瓣评分低的原因:1国人对国产片的要求更苛刻,评分普遍低于外语片;2影评人被好莱坞惯坏了,不同类型的华语片被称胡编乱拍,相似类型的华语片被称山寨抄袭;3经常因不喜欢某个导演或演员(比如本片的张艺谋和景甜)怒刷一星,即使看都没看;4有些大V为了标新立异和彰显存在感,恶意发差评,沦为“黑水”。大家可以到各个购票APP上看一下,《长城》的评分均在8分以上,这才是普通观众的真实感受,这才是靠谱的评分。
江苏南京
回复TA
喜欢蘭的笑容胜过一切 84
如果给一部电影差评就被认为会“让中国电影走出去更艰难”,这也未免太上纲上线了。而且这本身也是一种很不合理的说法,电影能不能走出去,要看它的质量,好电影不会被几篇差评阻碍的。不反省一下自己的质量,反而上来给影评人扣帽子,实在是本末倒置。
上海
回复TA

众多新闻客户端用户正在参与精彩热评,快快加入吧!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505条评论
神二十乘组亮相441万
白宫宣称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进展顺利427万
男子被女友逼写百万借条未还被起诉425万
女子上厕所时遭男子闯入反锁385万
马龙乒协副主席349万
王励勤说不一定成绩差就一无是处337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