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评论

200万在大陆的台湾人,是遏制台独的重要力量

新浪新闻

关注

原标题:台湾青年来大陆谋发展,洪秀柱来大陆求生存 | 冰川观察

作者:任大刚 来源:公号“冰川思想库”

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于10月30日抵达南京,对大陆进行为期数天的访问。其中在11月2日,将先与台商、台生座谈,然后再参加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分组讨论。

数据显示,目前台商、台生在大陆工作、学习、生活的人数达到200多万,单上海就有50多万。

尽管有人诟病“他们有一些人,一边在那边喊着说是要台独,另一边他们又舍不得放弃人民币,然后要过来圈钱”,但总体来说,目前在大陆居留的台湾人,是最容易为国民党争取的票仓,虽然其中不少人对国民党深表失望,转而支持民进党。

不过台湾最新的民调显示,支持独立的数字由七成下滑到六成。跌到谷底的国民党是否能抓住民意反转的机会2020年重新掌权,涉及很多事务,但如果能够抓住青年问题,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民党不管是丢掉大陆的政权,还是丢掉台湾的执政权,起因大半都是由于失去青年的支持所引起。

台湾青年的22K魔咒

台湾经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2000年,年均增长率为8.6%,不仅成为名震全球的亚洲“四小龙”之首,而且社会贫富悬殊很小,收入最高的10%人口,财富拥有量大致是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4~6倍。

同一时期,台湾GDP总量占中国大陆的比重,在1980年为13.7%;1990年达到最高点,为43.8%;此后逐渐下降,到2000年,仍高达29.7%。

但是从2000年开始,台湾经济严重失速,降为3.7%左右。到2015年,台湾的GDP已经降到只占大陆的4.7%,在全国各省份中,只能排名第六,前面五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逼近台湾的还有四川、河北、湖北等六个省。

不可否认,GDP这种数据,统计水分大小和其本身质量高低,皆不可一概而论。但具体到个人收入,则可实实在在比较一番。

在台湾,关于收入,流传最广的是所谓“22K”,也就是说,刚入职的大学生,工资收入每个月为2.2万元新台币,在今天,折合人民币4700多元。问题的糟糕之处在于,这个起薪,已经维持了将近20年不变。

如果起薪不能反映全貌,那么入职之后的工资增长幅度更能说明问题。2014年,台湾经济景气回升,其中,2014年1—11月,员工年平均实质薪资为新台币45550元(合人民币9700元),年平均实质经常性薪资和人民币7800多元。

对台湾经济的停滞不前,有人认为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是必然,但同为四小龙的韩国和新加坡,似乎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都已经把曾经居首位的台湾远远抛在背后。

起薪不变,工作若干年之后,工资上涨幅度也很有限,加之整个经济体都处于不景气状态,那么这样的职业前景无疑是黯淡的。

大陆是不是台湾青年的选项

然而台湾毕竟有过40年高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截至2016年3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6036个,实际利用台资金额632.9亿美元。

大陆是台湾的主要投资地区,2011年曾有高达79.5%对外投资集中于大陆,2015年降至50.5%,但与之相比,第2至5名国家,占比合计仅26.9%。大陆仍是台商投资的首选。

这么多的台资企业,需要相当数量的“台干”,这是台湾青年进入大陆工作的便利通道。事实上,个案显示,工作三五年之后,在台湾的薪水能够涨到月薪4万元新台币左右,而在大陆,则可以开到7万多元新台币。

这种金钱上的诱惑,是无论如何抵挡不住的。台湾1111人力银行公关总监何启圣称,有七成四的西进人才,年薪平均比在台湾增加新台币37万元(合人民币近8万元),因此有五成七的人赴大陆工作后,无意再回台湾。

2015年有报道称,三分之一的台湾青年想西进大陆发展。

不过,到大陆发展的“西进运动”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深度影响。根据上海台协统计,今年暑期,上海台资企业提供给台湾学生实习后留任的工作机会,是去年上半年的两倍,去年下半年的三倍,规模创新高。但台湾大学生实习期满,愿意留任在大陆工作的只有两成,跌到最低,相比历次总有过半,甚至高达七成的留任意愿,明显看出热情冷却。上海台商协会认为,这反映台生及家长们对目前两岸关系发展存在担忧。

有台湾人力资源专家鼓励台湾青年参与“新南向运动”,往东南亚和澳洲发展。问题是,进入东南亚,门槛显然比大陆要高,首先是语言与文化不同,增加沟通成本,其次市场成熟度也是问题。

而另外有人则认为,当你在大陆当地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履历表上就可以写:曾在中国大陆负责某某工作。对你的下一份工作来说,不论是留在大陆、回台湾,或是亚洲的其他地区,这份在大陆工作的经验都会为你加分,因为这是所有厂商都想去的市场。澳洲打工的经验没有这种效果。

大陆留不留得住台湾青年

上述何启圣认为,比起台湾就业环境,大陆就业环境更好的主要原因,是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大、人脉拓展广、薪资成长性佳。但要在大陆工作也必须具备专业能力、适应当地风俗民情,以及在当地拥有业界人脉。

他举了一个很夸张的例子,一个来自甘肃兰州在上海工作的女生,拥有美国注册会计师(CPA)金融证照,一般人要10年才能拿到,这名女生2年就拿到了。但她到上海工作发现,随便和一个人擦肩相撞,那位路人就拥有CPA证照,可见到大陆工作拥有专业证照是必备的条件。这个说法非常天方夜谭,但他可能是希望借此告诫台湾学生,大陆的职场竞争是很激烈的,相比台湾,大陆每年毕业好几百万大学生,其就业本身也是难题,台湾学生的优势在哪里?

不过他所谈到的适应当地风俗民情,倒是点中要害。2014年的大陆《台湾研究集刊》第五期有一篇论文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台湾青年反映,如果时间较短,他们会选择在大陆生活,但从长远角度看,除非有非常合适的工作,否则他们还是倾向于回台湾生活。

不少台湾青年发现台湾社会的规范性、舒适度和便利度是大陆近期内无法企及的。这使得不少台湾青年产生“大陆匆匆过客”的心理。当问及“觉得对哪边的生活比较习惯”时,高达75.82%的人认为在台湾生活比较习惯,认为比较习惯大陆生活方式的比例仅为3.29%。当进一步问到“传统节日更希望在哪边度过”时,75.69%的受调查者希望在台湾度过,希望在大陆过传统节日的仅为6.96%。

也有主动了解和适应大陆风土人情的案例。有一个叫田临斌的台湾作家撰文称,在大陆工作那几年,利用周末,大量阅读大陆1949年之后的书,藉此了解台湾写的反共救国历史,跟大陆是如何度过大饥荒,文革等故事。同时也看了改革开放30年相关书籍,了解现在耳熟能详的大陆企业,如联想、海尔等公司发展的脉络。他在大陆工作经常引用很本地的材料,例如三个代表、学雷锋、农业学大寨等等,让大陆人觉得倍感亲切。如果跟他不熟,甚至不会发现他从台湾来。

“西进运动”的两难

不可否认,中国大陆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尽管两岸存在政治阻隔,但是却不能阻断两岸在经济上的深度交流,在今天,台湾经济怎么发展,成效如何,更是越来越依赖于大陆经济状况。长期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进入大陆学习、工作。

两岸越来越多的人员,特别是青年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他们相互之间的了解、学习和融合总归是好事,也是抑制台独倾向的根本之一。但同时,就目前来看,大陆对台湾的吸引,主要是经济方面,而不是生活方式,因此大陆必须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在可见的未来,对台湾青年形成更大吸引力。但目前大陆经济存在下行可能,哪怕对遏制台独而言,也值得警惕。

此外,两百万在大陆的台湾人,是遏制台独的具体力量。但也要看到,参与“西进运动”的,目前为止也只占全部台湾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数台湾人仍需在台湾本地谋生活、谋发展。因此,无论如何体贴入微地关心两百万在大陆的台湾人,对一个已经依靠选票决定政治走向的政治体,效果虽然很大,但仍然是有限的。

解决之道,短期来看,还是解决如何走出22K的问题。吸引台湾青年到大陆拿到更高的收入突破22K魔咒,是方法之一;但如能把巨量经济体的辐射能力扩散到台湾,使一般台湾青年也能从中获益,那么台独的空间必定被压缩。国民党如能在这方面出力,相信选民一定记得它的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