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今天——8月21日
【党史上的今天——8月21日】1935年8月21日 红军长征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开始向草地进军。部队离开毛儿盖以后,向北行走40里就进入了草地。草地的情景,令人怵目惊心,举目望去,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淤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找不到道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红军指战员们踩着草墩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越是往草地中心走,困难就越严重。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衣服被雨雪打湿了,只能靠体温暖干。 红军指战员们踩着草墩一步一步地探索前进。越是往草地中心走,困难就越严重。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衣服被雨雪打湿了,只能靠体温暖干。夜晚露营时,更是寒冷难忍,大家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草地里没有清水,只能喝带草味的苦水。 经过几天的行军,粮食吃光了,战士们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饥,有时甚至嚼草根、吃牛皮。但是,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每天按计划的路程前进。 经过7天的艰苦努力,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战胜了严寒饥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于8月27日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左路军也同时到达阿坝地区。两天后右路军发起包座战斗,歼灭了企图堵截红军的胡宗南部第49师,攻占了包座,打开了通向陕西、甘肃的大门,为实现党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红军长征中一段最艰难的历程。 1972年8月2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1972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征询对三支两军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附《关于三支两军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草案中规定,在已建立党委的地方和单位,撤销三支两军的机构和人员。 1972年8月2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钢铁公司建设进口的一米七轧机 1972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武汉钢铁公司建设从联邦德国、日本进口的一米七轧机,这是当时最大的引进项目之一,具有20世纪70年代先进水平。连铸和冷轧设备是从联邦德国引进,热轧和硅钢片设备是从日本引进。 工程从1975年6月正式施工,到1978年12月基本建成。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 邓小平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邓小平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就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指出: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还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但不是他一个人的创造,包括老一辈革命家都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建立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回答毛泽东的错误同林彪、“四人帮”的区别问题时,邓小平说:毛主席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渐露头,主要是一些“左”的思想。错误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的,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以致最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1982年8月21日“四人帮”上海余党被判刑 1982年8月21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江青反革命集团在上海的重要案犯徐景贤、王秀珍和陈阿大、叶昌明、黄金海、戴立清、马振龙、朱永嘉进行公开审理,作出判决。徐景贤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王秀珍有期徒刑17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陈阿大、马振龙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叶昌明、黄金海、戴立清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朱永嘉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地位仅次于张春桥、姚文元的马天水因精神病,未定刑。 1982年8月21日 邓小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 1982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谈到: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第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 1985年8月21日 邓小平谈中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和政策 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谈到中国改革的性质、方向和政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问题是怎么坚持。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还是在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搞活、开放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但有办法解决,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当然,不是把它搬给别国。我们的原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6年8月21日至23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6年8月21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新世纪新阶段的外事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有利外部条件,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党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