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往事:千亿神州数码被郭为私有化

原标题:联想往事:千亿神州数码被郭为私有化 来源:锋雳

  近日,证监会公布了浙江洪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洪波科技”)的反馈意见。根据招股书,洪波股份此次公开发行2,3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25.01%,拟募集资金7.17亿,拟登录沪市主板。

  2000年,“为顺应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原联想集团一分为二,柳传志将联想系的大旗交给一个弟子杨元庆,将神州系的大旗交给了另一个弟子,郭为。

  神州数码,虽然没有联想公司那么耀眼,但现在营收也超过了1100亿,不折不扣的信息产业巨头。

  公开资料显示,神州数码系拥有五大业务集团,分别是面向智慧城市的“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服务集团”、面向大行业和农业信息化的“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神州数码集团、供应链服务本部和金融服务集团。

  2001年,神州数码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861.HK)。目前,神州系的主要平台是港交所上市的神州控股(HK.00861)和深交所上市的神州数码(SZ.000034)。

  2020年,神州数码和神州控股营收合计超过1100亿人民币。

  业务壮大的背后,联想系在港股神州控股的股权比例却不断弱化,出自联想的高管郭为,最终成为实际控制人。

  千亿的巨头,如何从联想旗下剥离,最终被私有化,这一过程着实值得回味。

  与杨元庆齐名的接班人

  1988年,郭为研究生毕业,到联想应聘,接待他的正是柳传志。

  1991年以前,郭为在联想担任过公关部经理、办公室主任、集团公司业务二部的经理,随后,又被提升为集团公司的企划部总经理,进入联想集团高管层。

  1997年起,郭为任命为联想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当时在联想内部,郭为与杨元庆一起,被视为柳传志的接班人。

  2000年,联想集团分家,联想科技、联想系统集成和联想网络公司从联想集团剥离出来,组成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郭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由此诞生。

  分家之后的神州控股,股权上逐步去联想化。另一方面,到2015年前后,郭为个人通过持股6.6%,一度成为神州控股的最大个人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神州控股当时已经有了庞大的业务版图,以及两家上市子公司:深交所上市的神州信息,和港股上市的慧聪网。而郭为自己则另外持有深交所上市公司深信泰丰的控股权。

  在此背景下,郭为展开了频繁的资本运作,把神州控股的分销业务卖给了自己个人控股的A股公司深信泰丰,并将之改名为神州数码(000034.SZ)。随着000034的营收不断上升,神州系原来的旗舰平台港股神州控股,总营收和市值不断削弱。

  就是那个时间点上,神州控股埋下一场22亿的理财大雷。

  消失的副总裁

  2021年初,多个信源确认,某互联网巨头公司高管王新辉已在去年下半年被控制。与王新辉相关联的,是一场22亿的理财损失,和高达5.5亿的封口和解费。

  2017年,神州数码控股(00861.hk,以下简称:神州控股)发布了一份董事变更的公告。公司宣布,原执行董事兼总裁王新辉“因本集团的其他工作安排而辞任”。

  王新辉并未得到神州控股的“其他安排”。一直到2019年5月,王新辉才再次回到舆论视野中。当时,“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王新辉以某互联网巨头公司政务云副总裁、关联子公司数字GD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接受了专访。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新辉获评2019数字ZF十大创新人物,并陆续赴各地调研“数字ZF”改革建设工作,接受各种媒体专访。然而,2020年10月19日,王新辉却突然退出了数字GD的高管人员名单。更加蹊跷的是,目前数字GD官网上已没有任何关于他的信息,仿佛他从未在这家公司任职一样。

  多个独立信源确认,王新辉已在任上被“扣押”,事涉他在担任神州控股总裁期间,神州控股以22亿元人民币参与的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信信诚”)理财产品爆雷一事。

  公开履历显示,现年47岁的王新辉是神州控股创始团队成员。他1998年本科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后即加入联想集团。2000年,联想集团分家,王新辉追随郭为加入了新成立的神州控股,历任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副总裁、财经办主任及神舟数码金融服务战略本部总裁。

  左一为王新辉,中为郭为

  2016年底,王新辉表示,“作为湖南人,不管走到哪里,心里总是牵挂着家乡”。2017年9月,衡阳举行“衡州经济发展论坛”,已经卸任的王新辉仍以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的身份参加了这场会议。正是他心里牵挂着的家乡,成为了职业生涯溃败的开始。

  22亿理财爆雷

  多份材料显示,香港上市的神州控股购买的理财产品,是一款FOF型产品。其全名为“晨曦3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晨曦3号”),该产品又认购了“金丰1号资产并购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下称“金丰1号”),并通过金丰1号进行了一系列投资。

  上述产品成立于2015年4月,计划存续期为5年,募集规模为22.01亿元,资金投向主要分为3个部分:

  一是石家庄融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LP份额,对应的底层资产是廊坊市欣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名下的“廊坊新福家项目”,实际是一个家具城的建设项目,投入资金为4.01亿元。

  二是王新辉家乡湖南衡阳的“衡州大市场”、“盛世豪庭住宅”以及“万居市场”。涉及的底层资产包括湖南衡阳永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兴集团”)90%的股权、衡阳市永兴家居广场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衡阳永鑫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永鑫旺地产”)95%的股权、衡阳市衡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7月已更名为“衡阳市衡州市场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衡州市场”)100%股权。上述股权出资额总计8652万元;以及通过招商银行委托贷款形式向永兴集团发放的6.0348亿元贷款,永鑫旺地产1.41亿元委托贷款、衡州市场1.7亿元委托贷款,通过长安信托向衡州市场发放的单一资金信托贷款4.78亿元。上述股权出资及贷款总计达14.79亿元。

  三是投资于中信信诚新锐一号新三板股权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金额为1.17亿元,底层是四家新三板公司股权。

  从底层资产的性质来看,神州控股的22亿理财资金,实际是充当定向接盘的水源。

  2017年4月后,除新三板项目外,另外两个所投项目先后出现了风险事件。中信信诚因此向神州控股关联方――晨曦3号的实际委托人天津神州数码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神码租赁”)出具了《风险告知函》,披露了底层资产及风险情况。

  2017年5月,神州控股要求中信信诚刚性兑付上述项目,遭到了中信信诚的否决。

  不过,上述情况并未被神州控股披露。直到2018年,该公司发布2017年年报,才第一次公告了22亿元理财无法兑付的情况。之后,中信信诚与神州控股就此事陷入僵持。

  这一局面直到2018年中才有所改变。当年6月28日,中信信诚、神码租赁、衡州市场(实际为神码租赁关联方)、中信锦绣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锦绣”)共同订立了一份《晨曦系列3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处置协议》。

  这份《协议》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中信信诚的兄弟机构中信锦绣,出资5.5亿元,受让神码租赁所持有的“晨曦3号”部分份额。作为交换,神州控股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及方式向中信方面主张任何赔偿、补偿等责任;不能以任何事由及任何方式向监管/监察/主管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

  同时,神州控股承诺对外发布公告时不披露中信信诚及中信锦绣,“不提及任何使社会公众可以识别或认为资产管理人(及理财计划或理财产品发行人)、交易对手为‘中信’或其相关方之称呼或指代”。

  这份《协议》签署的当日,神州控股发布了公告,宣布通过转让的方式收回了5.5亿元理财本金,且如实履行了《协议》约定的条件,不仅没有披露中信信诚,而且连22亿元理财的底层也没有披露。

  5.5亿封口费?

  虽然双方都小心地履行了《协议》的约定,但在此之前已在公开信息中留下了蛛丝马迹。

  2018年6月4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一个民事裁定。这个民事裁定的原被告双方正是神码租赁与中信锦绣。在这份案卷号为“(2018)津02民辖终338号”的文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涉案标的额应依据《承诺确认书》中案涉的资管计划份额价款即人民币22亿元确定,并据此确定本案的级别管辖”。

  有知情人称,神州控股与中信信诚5.5亿元的赔偿协议是通过中信集团高层协商调解后才达成的。虽然资金投向了中信信诚的理财产品,但实际负责运作的却是神州控股原总裁王新辉,因此中信信诚认为这是一笔通道业务。此外,双发事后发现,各自保留的合同印鉴不一致,“存在假公章行为”。

  项目出现风险后,“神州控股方面就发觉王新辉有重大违法嫌疑,但为了避免内部人狗咬狗,仅对其辞职了事,不敢多加声张。同时,中信方面认赔5.5亿元后,开始并没有对任何个人予以责任追究。但中信集团公司在2020年更换了主要管理团队后,开始审计发现此案,并获得内部人受贿证据,目前中信方面已有2人被拘押”。

  上述信息可以与事件过程中的诸多细节一一印证。例如晨曦3号无法兑付,中信信诚向神州控股发函告知后,王新辉迅速被解除了职务。但仍有一些疑点无法消除。

  首先是中信信诚收取的管理费。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截止到2018年6月28日,晨曦3号已实际运行3年时间,而中信信诚总计向神州控股收取了8465万元的管理费,以22亿元本金计算,其费率高达1.28%,要远远超过通道业务的费率。

  其次是中信信诚投资永兴集团的时间远远早于神州控股认购晨曦3号。作为委托贷款中的受托人,招商银行衡阳分行曾因为对债权金额和受偿顺位不满向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份案卷号为(2019)湘04民初1号的文书披露:

  “2014年5月10日,永兴集团召开股东会,李汶格、李和平、李隆辉作为公司股东通过《关于公司与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融资合作的议案》。2014年5月27日,永兴集团与中信信诚签订《关于实施‘中信信诚-永兴集团股权与债权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合作协议》,双方确定融资事宜以及委托招商银行进行贷款事宜。2014年6月3日,永兴集团的股东变更为中信信诚、李汶格、李和平、李隆辉”。

  而晨曦3号与金丰1号成立的时间均为2015年4月,由此可知,神州控股认购的理财其实是一款借新还旧的产品。

  2020年7月21日,也就是王新辉被解职的第三年时,中信信诚向神州控股发送了《金丰1号资产并购投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2020年第二季度报告》,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金丰1号对永兴集团及其关联企业投资回款仅8657万元,未收回投资数额仍高达13.9243亿元。中信信诚方面给出的判断是“底层资产均存在兑付困难”。

  5.5亿元的封口费背后,神州控股22亿的资金最终流向了何方?神州方面为何会甘心吞下大雷?

  股权腾挪,腾笼换鸟

  2016年3月,广东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广电运通突然宣布收购香港上市公司神州控股5.52%的股权。这被当时媒体称为宝能举牌万科之争的翻版。此后广电运通不断在二级市场增持。面对实力雄厚的对手,郭为方面则左支右拙。

  到2019年中,广电运通对神州控股的持股比例达到16.10%,而神州控股第一大股东为广州城投甲子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为23.12%。其背后股权可以穿透到广州市财政局。郭为方面明面持有的神州控股股权则不到10%。

  神州控股的股权变换背后,经历了从联想系剥离,到自组神州系,再逐步从港股上市公司剥离资产的漫长路径。目前很明显,郭为在神州控股的资本运作已经走向尾声。

  但另一方面,通过不断的资产腾挪,A股上市的神州数码2020年营收高达920亿元,在神州系的平台中成为绝对的重心。港股神州控股2020年的营收不到A股神州数码的四分之一,作用正在弱化。

  而22亿理财爆雷案的发生,恰是神州控股当年进行密集资产腾挪的时期。这样一大笔资金,究竟最终作了什么用途?

  而从资本运作和最终控股权的结果看,很有趣的一个问题是――联想集团柳老当初的两个接班人,最终把分家后原属于国资的两块资产,各自带向了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