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者之一克里克病逝

新华网

  新华网洛杉矶7月29日电(记者司久岳)半个世纪前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打开人类生命之迷大门的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28日在美国圣迭戈市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8岁。

  1953年,克里克与美国科学家詹姆士·沃森在英国剑桥的一家实验室合作,揭示了DNA的基本结构为双螺旋结构,为后来科学家解开遗传基因密码,绘制生命蓝图,搭建了一个出发的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科学家们研究出基因疗法、转基因作物、生物克隆技术和DNA鉴定技术,掀起了一场将从各方面改变人类生活的生物技术革命。

  克里克和沃森因其具有历史意义的发现,分享了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

  1976年,克里克到圣迭戈索尔克生物研究院担任教授。位于美国西部的海滨城市圣迭戈是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中心之一,被称为美国的生物滩,与北面的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中心硅谷构成美国西部两大高科技中心。

  该院院长里查德·墨菲说,历史将证明克里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生物学家之一。(完):新闻背景:克里克和他的DNA双螺旋结构[组图]

  弗朗西斯·克里克(左)与詹姆斯·沃森一起揭开了生物遗传的秘密

  新闻背景:克里克和他的DNA双螺旋结构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于当地时间28日在美国去世,克里克等人提出DNA双螺旋结构,被普遍看作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初,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专家们已经知道了DNA是一种细长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一系列核苷酸链构成,核苷酸由核苷与磷酸缩合而成等等。可以说DNA“拼图”的所有“板块”基本都已找到,但人们还不知道各个“板块”应该在什么位置。

  克里克和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用碱基配对技术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英国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和莫里斯·威尔金斯通过X射线衍射获得DNA晶体结构照片,提供了很大帮助。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合作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短文。此后研究证实,他们对DNA结构的描述恰当,令人难以置信。那篇短文被认为是“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1962年,克里克、沃森和威尔金斯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50年来,在研究DNA过程中涌现出的基因克隆、基因组测序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直接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转基因农作物产品,已经走上了餐桌。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还使当代医学受益良多。分子生物学使科学家能更深入研究基因等遗传因素在疾病发作中的作用,为设计药物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也催生了基因诊断以及基于DNA技术的治疗新方法,还促进了法医鉴定技术的提高。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的干扰素、胰岛素和抗体等,成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型治疗手段。(完)

  英国科学家高度评价DNA结构发现者之一克里克

  新华网伦敦7月29日电(记者曹丽君)29日,在获悉DNA结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去世的消息后,英国科学家纷纷表示遗憾,并称克里克的离世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

  1953年,时年36岁的克里克与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实验室共同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成为现代遗传学研究和基因理论的“开拓者”,他们因此荣获了1962年的诺贝尔奖。

  在得到克里克因直肠癌在美国去世的消息后,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说,“弗朗西斯·克里克对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发现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黄金时代。他的离去是科学界的一大损失。”

  英国国家医学研究学会发育遗传学研究负责人罗宾·巴杰说,“克里克有超群的智慧,他在许多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上发挥了作用。他不仅发现了DNA的结构,而且在机体如何使用DNA中的信息来构建蛋白质、人类意识本质等问题的研究中作出了关键贡献。”

  牛津大学的理查德·加德纳教授曾与克里克在剑桥大学共事。他说,“在我看来,克里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与其说他是一位实验主义者,不如说他是一位理论家。他有超常的洞察力,能直接深入到问题核心。”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传学家史蒂夫·琼斯称克里克是“20世纪的达尔文”。

  克里克1916年出生在英国,父亲是一位鞋厂老板。因为他幼时总是问许多科学问题,父母便给他买了一本百科全书。他曾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物理,二战期间为英国政府制造水雷。二战后,他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很感兴趣,因此自学生物学和化学。1977年,他从剑桥大学辞职后一直在美国的索尔克研究所工作。克里克28日在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逝世,享年88岁。(完)(图片来源:国际在线)